为什么说北京五中展示的“岸信介军刀”是假货?

2017-07-2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最近,有关安倍他姥爷,战前高级文官.原甲级战犯嫌疑人.前日本首相岸信介的军刀备受热议.主要原因是在北京五中的一个展览会上,公开展示了"日本明

最近,有关安倍他姥爷,战前高级文官、原甲级战犯嫌疑人、前日本首相岸信介的军刀备受热议。主要原因是在北京五中的一个展览会上,公开展示了“日本明治天皇、载仁亲王、岸信介、伊藤博文、川岛芳子、土肥原贤二等家族供奉的108把军刀”。

其中,参展方和某些人还专门拿所谓的岸信介军刀来说事儿,特意说刀鞘上面还有浮世绘春宫图,让人看了之后浮想联翩。 当然,本次展览由于内容太过于胡扯,遭到了大量民间人士和学者的批评,认为这是一次假文物展览。

我们下面,就来看看,这次展示会上的“岸信介军刀”有多么扯淡。 1、展出的这把刀,其实都算不上是日本刀 首先我们谈刀鞘的问题。有关到关注点其实就是那些春宫图。在日本古代确实是存在在日本刀上装饰春宫图的。

但是位置绝对不是刀鞘上面,而是在刀鍔的位置。另外,这种极为夸张的浮雕镶嵌装饰模式,也绝对不是日本刀传统的装饰风格。一般来说,日本刀的刀鞘部,以金蒔绘为最华丽的装饰风格之一,这种风格虽然也是在刀鞘上面营造浮雕镶嵌的质感,但是绝对不是此次展出军刀的这种风格。

在北京五中展出的军刀上面的春宫图 日本民间收藏市场的“春宫图刀鍔” 装饰比较华丽的正经日本刀 另外,我们从这把日本刀的整体外观看。

实际上和昭和时期日本军刀,甚至是我们常见的日本刀外形明显不同。其刀身细长,挂着方式,刀鍔的形制,反而与日本知名的国宝“梨地螺鈿金装飾剣”“金銀鈿荘唐大刀”更为类似。不过,“安倍他姥爷的佩刀”在山寨日本名刀的时候,出现一个巨大的细节疏忽,长度明显短于这些日本国宝来说太短,且刀把上的弧度明显失衡。

结合以上两点来看,这把“安倍他姥爷的佩刀”从其形制上看,压根不是日本刀,更像是国内某个作坊里面制造的充满恶趣味的山寨品。

日本国宝“梨地螺鈿金装飾剣” ,此物是公元12世纪,最高层公卿阶级在最正式场合才能携带的贵重品。此次参展的“安倍他姥爷军刀”,很可能是在山寨时借鉴了本刀的设计。 2、根据旧日本法规,岸信介佩刀根本不是这样 当安倍晋三他姥爷岸信介的军刀“公开展示”后,很多人质疑,岸信介身为一个文官,从未出任过任何军队职务。

不可能有所谓的“军刀”。 这个说法其实并不正确——按照旧日本的文官服装规则,文官是可以拥有自己的佩刀和佩剑的。

比如说,台湾总督府、朝鲜总督府这样的殖民地管理机构,铁道省、农商务省这样的中央机关,其下面的判任官,高等官都是有权利佩戴自己的刀剑的。不过这些刀剑,根据旧日本的相关法律,一般名称为《XX总督府/省文官服制》,全部都是以短剑为主,长剑都以西洋剑外观。

朝鲜总督府判任官长剑,可以看到这是西洋刀剑外形。 史料中,对台湾总督府文官短剑的形制规定。 而且全部法令中,都对剑鞘、剑柄、剑萼等等细节进行了严格规范。

想要在刀鞘上面刻个春宫图?想都不要想!这在当时的日本是违法违规行为。 因此,这次出现的“岸信介春宫图军刀”也根本就不可能是根据文官服制条例配发的正儿八经的文官短剑或者文官长剑。

3、岸信介的刀,不可能流落到中国来 随着安倍晋三再度出任首相,他姥爷岸信介的名字也成了中国媒体的常用热词。这位曾经在满洲国工作过三年,战前最高做到国务大臣,战败后被当做甲级战犯嫌疑人的前日本首相,有没有可能把自己的私人收藏刀剑留在中国,或者是战败后被中国人收缴? 答案是——完全不可能 岸信介在满洲国的活动时间是1936年-1939年。

这段时间内,满洲国属于相当平稳的时期。对日本刀向来神话的日本人随意会丢弃自己的象征荣誉的佩刀佩剑。

所以很难想象,岸信介会把一把“珍爱的佩刀”留在中国,然后被中国人获得并保存到现在。 太平洋战争期间,出任商工大臣的岸信介视察幼儿园。 另外,1945年战败时,岸信介并无任何日本政府职务。

也就是说,自1944年7月东条内阁总辞职后,岸信介就不属于日本官僚系统,属于“在野”状态。自然这样谈不上任何投降,或者缴械的道理。 最后的话 这些年,国内民间对于日本侵华战争罪行物证收集,确实是越来越积极。从客观的角度上讲,民间自发的这种行为绝对是好事,铭记历史是应该有全民自发而为的。但是我们想说——收集抗战文物是好事,但是造假绝对不能允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