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朱先生是谁演的 历史上有原型吗

2018-01-1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朱先生是一个极富争议的人物,一方面,他代表了陈忠实对于乡土的美好愿景以及白鹿原传统的传统秩序.就连白嘉轩也认为朱先生是"圣人".但是另一方面,当现代社会汹涌而来的时候,朱先生几乎没有对话的可能--他所依靠的传统秩序瞬间崩塌,正如南帆所说的,这是一种"文化的尴尬".当朱先生以"一腔热血"去报国的时候,反而只是被利用成为了宣传工具,这本身就是可笑而尴尬的.我认为陈忠实对于白鹿原的感情是复杂的.陈忠实在谈自己的创作的时候,最常用的两个字就是"

朱先生是一个极富争议的人物,一方面,他代表了陈忠实对于乡土的美好愿景以及白鹿原传统的传统秩序。就连白嘉轩也认为朱先生是“圣人”。但是另一方面,当现代社会汹涌而来的时候,朱先生几乎没有对话的可能——他所依靠的传统秩序瞬间崩塌,正如南帆所说的,这是一种“文化的尴尬”。当朱先生以“一腔热血”去报国的时候,反而只是被利用成为了宣传工具,这本身就是可笑而尴尬的。

我认为陈忠实对于白鹿原的感情是复杂的。陈忠实在谈自己的创作的时候,最常用的两个字就是“剥离”。陈忠实创作的早期(76年以前),主要是对于政策的歌颂。而文革结束之后,陈忠实进行了初次剥离,开始了对于自己的反思。反思之后,进行了二次剥离——由简单的制度反思转向了乡土人物、文化的塑造与思考(《四妹子》、《梆子老太》)。 作为“《白鹿原》前传”的《蓝袍先生》中,陈忠实抨击了传统对于人性的压迫。但是当传统不局限于一门一户,而被置于更宽广的文学世界的时候,陈忠实变得两难。一方面:这种传统使得数千年的人们血脉相连,安安稳稳。虽然有着“剥削与压迫”,但是却得以存在鹿三与白嘉轩的超越主仆的关系;另一方面,传统在现代话语的失语是极其显然的。所以,在《白鹿原》的后半部分,陈忠实不得不使朱先生”多智而近妖“以调和这种矛盾。对于白鹿原的诸多问题,陈忠实也无力探寻解决办法,最后只有选择“下原”。

剧中朱先生的扮演者是刘佩琦。刘佩琦,1958年出生于北京市海淀区,中国国家话剧院演员,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1979年,考入解放军艺术学院表演系。1983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戏剧系,毕业后分配到新疆乌鲁木齐军区话剧团任演员。1985年,首次在电影《二子开店》中参加演出。1986年,因拍摄《无悔追踪》而走红。

1987年,调到北京军区战友话剧团。1996年,调入中央实验话剧院,国家一级演员。1997年,因在《离开雷锋的日子》中扮演了乔安山一角而获得关注。2000年,主演电视剧《大宅门》,饰演三爷 。2004年,出演袁军导演的电视连续剧《红色娘子军》,饰演反面角色。2013年,首次担任导演兼主演温情励志剧《幸福相依》。2014年,与陈道明、巩俐等主演张艺谋执导的电影《归来》。

朱先生自幼聪灵过人,十六岁应县考得中秀才,二十二岁赴省试又以精妙的文辞中了头名文举人。次年正当赴京会考之际,父亲病逝,陕西巡抚方生厚爱其才更钦佩其孝道,奏明朝廷力主推荐,皇帝竟然破例批准了省试的结果。巡抚方生多次委以重任,都被朱先生谢绝,自己住进了白鹿书院。

朱先生初来时院子里长满了荒草,蝙蝠在大梁上像蒜瓣一样结串儿垂吊下来。朱先生用方巡抚批给他的甚为丰裕的银饷招来工匠彻底修缮了房屋,把一副由方巡抚书写的“白鹿书院”匾牌架到原先挂着“四吕庵”的大门首上。朱先生亲自推倒了四位神像,随口说:“不读圣贤书,只知点蜡烧香,怕是越磕头头越昏了”。

朱先生的名言之一:“房是招牌地是累,攒下银钱是催命鬼”。

朱先生一身布衣,青衫青裤青袍黑鞋布袜,皆出自贤妻的双手,棉花自种自纺自织自裁自缝,从头到脚不见一根洋线一缕丝绸。

朱先生对南方讲学时有人把他带去烟花楼,他不齿地说:“君子慎独。此乃学人修身之基本。表里不一,岂能正人正世!”。他憋着一肚子败兴气儿回到关中,一气登上华山顶峰,那一口气才吁将出来,这才叫山哪!随即吟出一首七绝来:“踏破白云千万重,仰天池上水溶溶。横空大气排山去,砥柱人间是此峰。”

白嘉轩娶了第七个媳妇,也带来了罂粟种子,一时白鹿原种植罂粟成风。朱先生来到白家,二话不说,要白嘉轩把门楼上自己题写的“耕读传家”牌匾用黑布蒙上,然后套好两套梨具,带着白嘉轩毁了自家的罂粟地,顷刻震动四方,不出十日,原上盛开的罂粟全部犁毁,一时传为佳话。白鹿村修学堂请朱先生推荐教书先生,朱先生竟对妻弟白嘉轩作揖跪地,称功德无量。

朱先生在解决白嘉轩和鹿子霖为购买李寡妇地而闹矛盾时,分别给两人写了内容相同的信:“倚势恃强压对方,打斗诉讼两败伤。为富思仁兼重义,谦让一步宽十丈”。

朱先生是白嘉轩姐夫,书中最具智慧的人。自幼苦读,昼夜吟诵,孤守书案,饱学儒雅,淡泊名利,慧眼看世。每次众人遇事疑难不能决,朱先生只几句就能点醒。

朱先生结局死了。死之前,让他妻子给他剃头,朱先生意味深长地说:"剃完了我就该走了。"朱先生在庭院里的那把破旧藤椅靠背上,两臂搭倚在藤椅两边的扶拦上,刚刚剃光的脑袋倚枕在藤椅靠背上,面对白鹿原坡。

事实上,小说《白鹿原》中的朱先生是有原型的,那就是关学最后一位传人、关中才子——牛兆濂。

关于牛才子,“百度百科”中有个极其简单的介绍:牛兆濂(1867年~1937年),字梦周,号蓝川。西安市蓝田县人,清末关中大儒。幼年过目成诵,后拜三原著名理学大师贺瑞麟门下,光绪十年(1884年)肄业于关中书院,光绪十二年(1886年)补廪膳生员,并被聘为塾师。曾讲学于蓝田芸阁书院、三原清麓书院,后人尊称蓝川先生。辛亥革命后以遗民自居。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不久病逝。牛兆濂著有《吕氏遗书辑略》4卷、《芸阁礼记传》16卷、《近思录类编》14卷等,又曾主纂《续修蓝田县志》。从这样简单的文字介绍来看,牛才子是个学者,是个老师,在关中大地上,他颇有名气,学界称他是关学最后一位传人,民间有人甚至称他为“半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