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积锴的子女 张幼仪知道徐志摩死后怎么说的 她的命运是怎样的

2017-10-2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嗣后,她考入柏林裴斯塔洛齐学院,专攻幼儿教育学,掌握了当幼师的一技之长.1926年,张幼仪学成归国.此后,徐家二老待她胜过亲生女儿,为了表明

嗣后,她考入柏林裴斯塔洛齐学院,专攻幼儿教育学,掌握了当幼师的一技之长。

1926年,张幼仪学成归国。此后,徐家二老待她胜过亲生女儿,为了表明诚意,徐申如将家产一分为三:儿子徐志摩和陆小曼一份,孙子徐积锴和张幼仪一份,他们老两口一份。

实际上,自从幼子彼得在柏林夭折后,徐志摩也开始对这位脱胎换骨的"乡下土包子"刮目相看,他在写给陆小曼的信中提及张幼仪时有这样一句话:"C是个有志气有胆量的女子……她现在真是‘什么都不怕’。"

1953年,张幼仪在香港与相邻的中医苏纪之结婚。婚前,她写信征求二哥的意见,张君劢的回信中有六个关键字:"妹慧人,希自决。"她还写信到美国征求儿子的意见,理由很简单:"因为我是个寡妇,理应听我儿子的话。"

她儿子徐积锴是土木工程师,他的回信不仅富于辞采,而且情真意切,令人动容:"母孀居守节,逾三十年,生我抚我,鞠我育我,劬劳之恩,昊天罔极。今幸粗有树立,且能自赡。诸孙长成,全出母训。……综母生平,殊少欢愉。母职已尽,母心宜慰,谁慰母氏?谁伴母氏?母如得人,儿请父事。"

迄至暮年,张幼仪在口述自传中颇有些酸楚地说:"我不是有魅力的女人,不像别的女人那样,我做人严肃,因为我是苦过来的。"

也许正因为如此,她至死都无法原谅徐志摩的放纵风流,她评论道:"文人就是这个德性!"她也不承认林徽因和陆小曼对徐志摩的感情达到了爱的程度。"如果她林徽因爱徐志摩,为什么在他离婚后,还任他晃来晃去?那叫**吗?""人们说陆小曼爱他,可我看了她在他死后的作为(拒绝认领遗体)后,我不认为那叫爱,爱代表善尽责任,履行义务。"

结论自然而然就出来了:"在他一辈子遇到的几个女人里面,说不定我最爱他。"张幼仪的确说得起这句硬话,至少,台湾版的《徐志摩全集》就是在她的精心策划下由梁实秋主编而成的。

可悲的是,张幼仪精明干练,长年喜欢与算盘打交道,她的爱情以理智的成分居多,缺乏浪漫的诗意,所以徐志摩并不领情。

那么在徐志摩死的时候,张幼仪说了什么话吗?她的确是说了。

一九三一年十一月十九日,徐志摩因飞机失事遇难,张幼仪得知是因为要赶去北平参加林徽因的活动才如此匆忙搭机,她只轻轻地说了一句:"到头来还是为了林徽因!"

可见,她尽管已经不是徐志摩的妻子了,但心里还是恨了林徽因,一是徐志摩与她离婚就是为了林徽因,结果林徽因不告而别。二是居然徐志摩死还是为了去见林徽因,当然是气不过。这个,真没法怪林徽因或陆小曼,这就是命。

不过,张幼仪与林徽因的间隙在十几年后林徽因一场大手术之后得到化解,一九四七年林徽因刚做完手术,突然提出想看一看徐志摩与张幼仪的孩子,虽然不知原因张幼仪也不好拒绝,就带着儿子徐积锴在病床前,没人知道林徽因看着徐志摩的儿子时会想什么,但看着枯瘦如柴的林徽因躺在那里,看着她那眼神中的柔情和怜惜,那种恨也就随之消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