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华晨宇看,国内年轻歌手到底和欧美有多大差距?
低开高走的这一季《歌手》,到最后竟然憋了个大新闻出来。
第一个外籍歌王花落Jessie J,总决赛上,她携手第四季歌王李玟和本季菲律宾黑马KZ带来的这一版《Bang Bang》,奉上了一次值得载入《歌手》史册的表演。
KZ从初登场时的结石姐小迷妹,摇身一变成为偶像的帮唱嘉宾,简直是完成了一次迷妹的逆袭,说是追星教科书也不为过。
还有网友开玩笑说,第六个歌王一出现,前几任歌王立刻抖三抖。虽然结石姐自己很谦虚,赛后说“从来没想过要拿冠军”,还在自己的社交网站上写了小作文,表示此次中国行就是为了挑战自己,但不可否认,《歌手》如果还能继续办下去,结石姐将会成为这个节目的后来者不可逾越的标杆。
强大的机能和扎实的唱功自然不必多说,论天赋和实力,结石姐在欧美歌手中也属于第一梯队,年纪轻轻就能连续两年成为《英国好声音》的评委,更是在伦敦奥运会上独唱三首,成为英国对外的名片之一。
如果不是2015年时因病休养,被迫半隐退,复出后的结石姐也许并不会把目光投向中国。从她这次参加《歌手》也可以看出来,说是过来比赛,其实更像是《三体》里的降维打击,一个能打的也没有。
比起全程致敬欧美金曲的佛系结石姐,竞技意味更浓厚的其实是节目里的小字辈。这一季《歌手》总共有四个90后,分别是首发的张天、来自菲律宾的KZ,和大家熟悉的华晨宇、霍尊。
他们正好是两个派系。
菲律宾是亚洲知名的盛产diva之地,KZ在菲律宾以骚灵乐见长。张天生在香港,长在新加坡,妈妈是英国人。两人都算是在欧美音乐体系下成长起来的,所受的音乐教育和唱歌方式与国内截然不同。
而华晨宇和霍尊,则是典型的国产“艺术生”,从小学音乐,至少会一种乐器,有十年以上的音乐基础。霍尊还是个“乐二代”,爸爸是唱《大花轿》的火风。
看过他们在《歌手》上的表演,才能真实地感觉到中外年轻歌手的差别在哪里,不单单是技术而已。
霍尊由于补位较晚,上场次数有限,又处在赛程激烈的下半场,还来不及做一次完整的表达。张天则是进入了一个“文化的困境”。她不是完全的外国人,她有对华语音乐的认同感,但更谈不上是个中国人,唱起中文歌的口音,甚至还不如菲律宾人KZ更能让中国观众认同。
在《歌手》上,张天的vocal实力显然比不上结石姐,但对华语音乐,她又有一层天然的壁垒。以至于一整季下来,作为首发歌手,张天的存在感还没有她被结石姐撕掉的假睫毛重。
这几个90后歌手里,唯一能够相互抗衡的就是华晨宇和KZ了。
华晨宇是忠于自我表达的典范,每一期《歌手》播出之后,他都会在微博上解释自己为什么要这么改编,想要输出什么样的概念。可以说,《歌手》上他唱的每一首歌,都是他音乐人格的一个碎片。他的世界观和他当下的状态,在他的歌里被唱得淋漓尽致。
而KZ则是更注重表演本身,光是在《歌手》上,她就已经试过电音、说唱、摇滚、抒情、民谣和菲律宾的传统部落音乐,如果不是被早早淘汰,相信她还会继续给我们更多惊喜。
能支撑起如此多变曲风的,是她强大的技术功底。
纵观她在《歌手》的几次表演,除了说唱让人惊艳,唱慢歌的感染力也很惊人,要从技术层面上达到这点,低音的音色、歌者的情绪,缺一不可。很难想象,像她这样一个声带生过大病的歌手,能hold住摇滚和说唱,也能hold住抒情小调,需要背后的多少训练。
技术尚且不是她唯一的长处,KZ讨人喜欢的地方在于她的谦逊,不管是做音乐,还是做人。
突围赛上,她没有选择唱自己擅长的说唱,而是选了一首菲律宾有代表性的民谣,加入中文歌词,来表达自己对家乡、对中国的感谢和爱。这首《给孩子》,描述的是父母给孩子毫无保留的爱,选择在这个时间节点上唱这首歌,可以看出这个92年姑娘的洒脱了。
和华晨宇一样,KZ也觉得在《歌手》上,作品比名次更重要,态度比夺冠更重要。难怪他们会变成朋友,华晨宇参加节目之后唯一在微博上关注的歌手就是KZ。
华晨宇和KZ,就像是平行宇宙里两个版本的自己,同样是台下像个小孩,台上气场两米。KZ的每次改编,华晨宇都能说得头头是道,她在《歌手》唱的《Say Something》,被华晨宇评为这一季节目里最喜欢的一首歌。
KZ也能理解华晨宇,就算听不懂歌词,她能抓住华晨宇表演的核心,顺带还帮他圈了一帮菲律宾粉丝。
诚然,华语音乐与世界有很大距离,即使不提欧美乐坛,与同在亚洲的其他国家也有差距。
事实上,汉语咬字本身就对歌唱并不友好,汉语的声调和发声方式,对当前流行的音乐体系兼容度不高。我国现代声乐是借鉴美声而来,和世界公认的声音动态、音色等评价标准略有出入。
但是像华晨宇和KZ这样自带审美又肯努力的年轻歌手,无论在哪个国家的乐坛都是不可多得的宝藏。
华晨宇在节目里展现出来的那一面,除了做音乐,生活干净得仿佛一张白纸,为了保持唱歌时的音色纯净,可以连续饿上几天,相信KZ平常的刻苦不会比他少一丝一毫,参加《歌手》时,她只花一个星期学习中文,就能让观众闭上眼听不出口音,一样被她打动。这种学习能力,绝不是短时间内就能成就的。
面对差距,接受差距,才能减少差距。《歌手》做得很好,从去年的迪玛希,到今年的KZ,这些优秀的外国年轻歌手有机会在国内发光发热,是对华语乐坛的良性刺激。
从这一点上,我衷心希望《歌手》能够继续办下去,从熟面孔的大联欢,变成亚洲乃至世界范围内的音乐大party。
相信总有一天,我们也会有自己的结石姐,能够去山的那边海的那边,随随便便杀一个片甲不留,王者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