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宾绘画(七):名画《伊凡雷帝杀子》
《伊凡雷帝杀子》展出于1885年,关于这幅画的构思,画家本人在回忆录中有这样一段叙述:“早在1882年,我就产生了以伊凡四世的生活悲剧为题材创作一幅画的想法。我在莫斯科听了一次李姆斯基·科萨科夫的音乐会,他的音乐三部曲《爱情、权力和复仇》,使我激动不已。于是我产生了强烈的愿望,想制作一幅可以和他的音乐相媲美的绘画。描写当代题材吗?那是还没有停止喷发的火山……只好到历史上去寻找现代的悲剧了。”后来,列宾又写道:“1881年3月1日的流血事件使所有人感到震惊,这一年相继发生了许多流血事件。”就在这一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被民粹党人暗杀,俄国的革命者遭到镇压。
音乐和现实事件,诱导和启发了《伊凡雷帝杀子》的创作。
伊凡雷帝(1533—1584年)是俄国16世纪的沙皇,他三岁即位,十七岁杀死了摄政王亲自理政,自他开始,俄国君主称为“沙皇”(皇权至高无上之意)。他生性暴戾多疑,不惜一切手段镇压人民起义和贵族反对派,所以在历史上被称为“恐怖的伊凡”。16世纪俄国政治上的矛盾和斗争,也反映到他的家庭生活中。1581年11月16日,伊凡雷帝犯了一个无法弥补的错误,他在一次盛怒之下用权杖打死了冲撞了他威严的亲生儿子。从画面上人们可以看到,伊凡雷帝已意识到亲手杀死王位继承人的恐怖和悲哀,也承担着父亲杀死儿子后的痛苦和忏悔。他用苍老的、血管突出的手,抱着奄奄一息的儿子;另一只手拼命按住那流血的伤口,企图挽回儿子的生命。而垂死的皇子,用无力的手支撑在地毯上,死亡的阴影已笼罩着他。列宾对伊凡雷帝那种近乎神经质的外形和极其复杂的感情变化,刻划得精细入微,充分揭示了这个暴君、一个杀子者的悲剧。
列宾自己讲述了作这幅画时的情景:“一开始上画布,我就充满了灵感,笔触也流畅顺利……画到得意之处,禁不住快活地颤抖起来。”为了画面能真实地表现当时的环境,列宾在家中布置了一个“沙皇的寝宫”,并为伊凡雷帝制作了服装和特殊的衣袖;皇子的衣服是粉红色的,泛着银光;还有镶花的蓝裤子,翘尖的多统棉靴……艺术家米塞耶多夫为列宾做了伊凡雷帝的模特儿;青年作家迦尔洵做了皇子的模特儿。有人曾问过列宾,为什么选中了迦尔洵?列宾说:“开始作画以后,我在迦尔洵的脸上,看到了使我震惊的、厄运即将来临的神情。他的脸是一个短命者的长相,正好是我要画的皇子形象。”果然不久以后,迦尔洵精神病突发,坠楼而死。当然前面那一段话是列宾在作家去世后说的。
列宾在回忆创作这幅画的过程时说:“那是高度紧张的几个月,我就像着了魔似的画着。有时自己也十分恐惧……有一股力量驱使我作这幅画。”还有这样的记载:有一次,列宾的女儿维拉荡秋千是不慎掉了下来,鼻子出了血,顿时慌乱一片,妈妈拿着水和毛巾跑过来,列宾却要她们等一等,他要观察鼻子流出来的血,并记下了碧血流淌的方向。他忘记了这是他急需止血的女儿,他看到的却是他画布上需要的东西。
《伊凡雷帝杀子》展出于1885年的巡回画展,这个作品几乎对每一个参观者产生了震慑的印象,任何人都不能对他无动于衷。
这幅画掀起了轩然大波。人们涌到展览会,就是要看列宾的《伊凡雷帝杀子》。展厅里人山人海,人们对列宾的艺术创造赞叹不已;但另一部分人认为它有悖于忠君思想。风声四起,传说此画激怒了当局。人们担心它会遭禁,参观者更加踊跃,列宾名声更大了。这幅作品成了当时社会的热门话题。
消息传到上层,俄国的***康斯坦丁·波贝达诺夫采夫特意前去看画,并向沙皇亚历山大三世呈奏:“近日来我从各处收到信函,报告在巡回展览会上展出一幅诋毁情操的绘画,画的是伊凡雷帝杀子。今天我亲自去看了,确实令人厌恶,不堪入目。当今的艺术着实叫人吃惊,理想的东西没有了,有的则是赤裸裸的现实主义批评、暴露的倾向。这个名叫列宾的画家过去也靠这种倾向出了名,颇令人反感。很难理解,画家如实描写这些场面的动机何在?为什么要画伊凡雷帝呢?……作品的场景和气氛纯系虚构,是违反历史真实的。”
列宾的画界同行和艺术家朋友,却高度评价了这幅作品。著名歌唱家、歌剧演员夏里亚宾当时正在李姆斯基·科萨科夫的歌剧《普斯科夫女人》中扮演伊凡雷帝的角色,他说:“扮演伊凡雷帝这样的人物,只靠***是演不了的。我得感谢伊利亚·叶菲莫维奇·列宾,我在特列恰科夫画廊看到了他的伊凡雷帝和皇子。”著名学者、艺评家兼画家格拉巴尔说:“两个人物画的无懈可击,列宾用自己的创作扩大了他从事的造型艺术的领域。他向人们表明,一向认为会员无能为力的,只有靠文学手段才能描绘的东西,造型艺术手法也能愉快地胜任。”
绘画的成功,带给列宾由衷的喜悦,同时他为创作这幅画遭受了许多磨难,耗去了许多精力,只有那张现在已镶在画框中的画布,是一切探索、发现、失败、欢乐和失望的见证。
1913年2月16日,在《伊凡雷帝杀子》展出二十八年之后再起风波:一个手持利刀的男子来到特列恰科夫画廊,在画上划了三条大口子,油画被粗野地毁坏了。犯罪者是一个年轻的旧教徒,名叫阿布拉姆·巴拉绍夫。后来一直没有查清,这个人为什么要用刀子毁掉这幅画。他没有病,不是疯子。列宾人为,巴拉绍夫是打算在罗曼诺夫王朝执政三百周年的前夕,以此向沙皇邀功请赏的。
《伊凡雷帝杀子》虽经专家精心修补,表面上看不出破绽,但画幅已受到损伤。现在,这幅名画只得用特制的镜框,固定于特列恰科夫画廊一个展厅的墙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