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天文夫妇昨赴嵊州拜访苏家铭的父母
陈天文和郭改然夫妇这次来杭州,心里一直揣着这样一个念头:谢谢帮助过自己的人。所以,他们特意从老家捎了些核桃,想给大家尝尝。用老陈的话说就是:“我就是觉得欠大家很多,有那么多人来帮我们……”
昨天早上,在杭州好心人帮助下,陈天文一家乘车来到了嵊州市城关镇,在这里见了苏家铭的父母。老苏一家在街上开了个母婴用品批发店,往日里见到最多的就是孩子和父母。
“现在的家庭里养一个孩子都很不容易,真的很敬佩陈郭二老,带着这么多孩子。希望他们身体健康。”苏父苏德善深有感触地说。
两个家庭有着同一种执著
一个是30多个孩子的父亲;一个是1个孩子的父亲——尽管陈天文和苏德善口音各异、身处两地,貌似毫无交集的两人身上,其实也有着一个共同点:对做事的认真执著。
从1989年捡回第一个孩子起,这些年下来,陈天文的家庭成员越来越多。本来,在他们两口子这个年纪,应该在家享享清福,带带孙子孙女。可实际上,他们却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扮演着30多个孩子“奶爸奶妈”的角色。
“只要咱有一口气在,这个家就不会垮。每一个娃都是咱的亲人,有想过放弃,但从来没后悔过。”在陈天文那厚厚的眼镜片下,透着一股子晋人的坚韧。
“儿子第一次去山西前跟我们说了缘由,我们都很平静地接受了,帮他收拾好东西送他上车。只是临走前跟他提了两个要求:一个是既然要去做,就一定要踏踏实实做好,不能半途而废;另一个是,每天必须打一个电话回家报平安。”苏德善说,苏家铭毕竟是家里的独子,去那么远他们总归是有些担心。
对儿子的选择,苏德善采取的是尊重的态度,包括毕业后找工作这件事。
“我跟儿子讲,是不是该先找份稳定的工作,这样才能有能力去帮助别人。”苏德善曾经这样跟儿子说,不过,苏家铭回答父亲的是:“给我3个月的时间,等我先把‘花房’的事情做好。”
这不禁让苏父想起了自己年轻时,在大哥的带领下,拖家带口跑到上海租田种地,存下了些钱后回老家开了个店,无论什么情况也不轻言放弃,最终开成了镇里的“老字号”。
“我的处事原则,包括教育儿子,说得最多的就是:做一件事,就一定要把它做好,不能吊儿郎当地混。”苏德善说。
在影楼照了张全家福写真
从嵊州回来后,有好心人帮着“花儿”一家联系了凤起路上的一家影楼,免费给他们拍了一辑全家福写真,让他们有个愉快的回忆。
在化妆间隙,影楼里很多来拍照的“新人”和工作人员,在听说了陈郭二人的事迹之后,也都很感动,大伙儿纷纷和两朵“小花”合影。
“我自己不久以后也会做妈妈,现在的家庭里,1个小孩子旁边有父母、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一群人围着转,很难想象大叔大妈两个人是怎样带着这么多孩子一路走过来的,他们真的是太不容易了……”来拍照的王小姐说到这儿哽咽了。
影楼的负责人给“花儿一家”选了一套中式衣服,郭大妈经过化妆后,仿佛年轻了10多岁,这让陈大叔看了后不免有些惊讶,甚至有些不好意思,“这我要配不上她了。”
而“花儿”偶偶戴上假发后,挂下来的几条小辫子,则让她显得更加俏皮可爱,吵着要大家用手机给她拍照片。
陈天文说,这是他们第一次在影楼拍照片。
在摄影棚里,在摄影师的镜头前,“花儿”一家灿烂、开心的画面被永久定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