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恩美回中国 谭恩美小说中的中国、中国人形象

2017-06-0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在几代美籍华裔作家的努力下,美国华裔文学作品不仅获得美国读者的欢迎,也在美国主流文化中赢得一席之地.随着美国华裔文学在题材.写作特色等方面的

在几代美籍华裔作家的努力下,美国华裔文学作品不仅获得美国读者的欢迎,也在美国主流文化中赢得一席之地。随着美国华裔文学在题材、写作特色等方面的发展,作品中表现的中国形象在改变。 谭恩美是继汤亭亭之后又一位著名的华裔女性作家。

自她的第一部畅销小说《喜福会》(1989)以来,谭恩美受到了评论界的广泛关注,其作品也被多次研究、讨论,产生各种诠释、评论,可谓众说纷纭。作为亚裔文学作家,谭恩美作品中的中国因素是评论家探讨的一个重要方面,围绕其有相反的两种观点:一种观点持肯定态度,认为谭恩美对介绍中国文化做出贡献;一种观点持否定态度,认为谭恩美对中国形象的塑造不过是在延续西方人持有的固定模式,且其作品中表现的中国形象是负面的、歪曲的。

显然,以上的两种观点关注的是谭恩美作品中的族裔文化成份。与此相对且又互为补充的另一类观点关注的是谭恩美作品本身的文学审美价值,包括叙事手法——讲故事、作品主题——母女关系、姐妹关系等,这些话题不专属于个别群体,而是人类共同关注的话题、人物塑造——谭恩美的作品中涌现出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尤其是女性人物形象,如《喜福会》中的四个母亲,及谭恩美对族裔文化资源的运用——中国神话、中国神秘意象赋予其作品浓厚的文学色彩。

通过对谭恩美的三部自传体小说的分析——《喜福会》(1989)、《灶君娘娘》(1991)、《接骨师的女儿》(2001),本文试图解读谭恩美小说中的中国、中国人形象。

三部作品都涉及到跨文化交际问题、母女关系问题。作品反映的文化冲突、文化交融现象为研究跨文化交际的学者关注;作品中的女性主导地位为这三部小说冠以女性小说之名;作品对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的运用形成了这三部小说的特色。

以其家庭生活,尤其是她的母亲的人生故事为创作灵感、素材,谭恩美在这三部作品里探讨了身份认知、文化认同、母女关系、姐妹关系等话题。作为一名优秀的故事讲述者,谭恩美用母亲向女儿讲述故事的方式,通过母亲的描述向读者展示了一幅中国在20世纪前半叶的画卷。

解读谭恩美小说中的中国、中国人形象,首先,要了解其充满神秘色彩的东方故事背后的文化支撑。同时,要了解谭恩美的文化身份及其历史创作语境、现实创作语境。

因此,本文在对美籍华裔文学、谭恩美及其三部自传体小说的简要介绍之后,在第二部分从社会、风俗、人物、语言四个方面解读谭恩美小说中的中国、中国人形象;之后,在第三部分,本文指出谭恩美作品中的中国传统文化成份,并分析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的运用对其作品的意义;针对关于谭恩美中国形象塑造褒贬不一的说法,本文第四部分从三个方面分析谭恩美作品中国形象的形成,即:谭恩美创作的历史、现实语境,美国主流文化中的中国形象,谭恩美的“中美”双重文化身份。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尝试做出结论:一、尽管为战乱、贫穷、落后所困,谭恩美笔下的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的国家,谭恩美笔下的人物,以女性为主,保守、受尽压迫,但不失坚强、勇敢、真诚、善良的宝贵品质;二、谭恩美作品中的中国传统文化成份是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谭恩美对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的运用既丰富了小说的内涵,又形成了作品独特的风格;三、谭恩美笔下的中国、中国人形象是作者对中国的客观了解与主观合理想像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