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佛陀的西天极乐世界 圣地大雷音寺
一地石头和苍凉。这座寺庙用了200多年的时间从石头堆里演化出一个飘渺云间的佛国之都。当然这是我们东边儿人的看法。在天竺也是圣地,只不过是真是存在的,如果要有个对比的话,约莫是布达拉宫或者扎什伦布寺在西藏的地位吧。传说有个商人花500钱买下一块地,佛陀讲法三月,于是显露神迹的地方成了一个信仰之源。但事实并不是这样的,那烂陀寺也像一个虔诚卑微而坚定矢志的苦修者,用了200多年的光阴给自己加持一身佛光。
200多年后,最初的小石块早是不得见莫测梵唱入云成雷的浩大庄严。沉沉浮浮,一次次的佛光普照,一次次的沉沦凡土。如果说这一次次的轮回是佛口中的轮回,那么我是信的。它是一位修行者。这很修行不是么。
寺名之由来有二说,一说伽蓝之南庵摩罗林有池,池中有龙,名那烂陀,故取为寺名;一说如来往昔修菩萨行时,为大国王,建都此地,乐好布施,德号施无厌,故伽蓝亦以名之。同书并举出附近有如来三月说法之精舍、发爪塔、雀离浮图、观自在菩萨之立像及精舍等灵迹。
那烂陀寺规模宏大,曾有多达九百万卷的藏书,历代学者辈出,最盛时有上万僧人学者聚集于此,玄奘在此从戒贤法师学习多年,听讲《瑜伽论》、《顺正理》、《显扬》、《对法》、《因明》、《声明》、《集量》等经书,兼学婆罗门学,义净在此从宝师子学习十年,翻译《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颂》三卷,《一百五十赞佛颂》一卷;此外来此学佛的唐僧还有慧业、灵运、玄照、道希、道生、大乘灯、道琳、智弘、无行等法师。
很多人说泥菩萨之类的言辞,其实佛性是什么,就是泥菩萨也会一往无前地往江里趟。我不能解释这是什么逻辑,我也没办法描述这种姑且谓之“心态”。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也没什么好纠结的。佛学作为一种很有艺术气质的哲学体系,2500年间不断地演变,到了今天,在很多人眼里已经只有和尚和香火了。那么佛学是什么,在我看来不过就是一部那烂陀寺推演录或者纪实手札。
根据义净在七世纪末的记述,那烂陀寺宛如一座方城,四周围有长廊。寺高三层,高三到四丈,用砖建造,每层高一丈多。横梁用木板搭造,用砖平铺为房顶。每一寺的四边各有9间僧房,房呈四方形,宽约一丈多。僧房前方安有高门,开有窗洞,但不得安帘幕,以便互相瞻望,不容片刻隐私。僧房后壁乃是寺的外围墙,有窗通外。围墙高三四丈,上面排列人身大小的塑像,雕刻精细,美轮美奂。
陈腔滥调的文明技艺或者研讨什么民俗风情也就不过多讨论了。我看到的是信仰。在2500年间,在2500年后,浮现的是信仰的力量。
就是这座伟大的寺院,在公元1193年伊斯兰的大军开进的时候遭到了灭顶之灾。寺里的僧人被要求一个一个走出来,全副武装的伊斯兰的将军会问每位僧人一个相同的问题,那个问题是:你愿意放弃佛教改信伊斯兰教吗?如果你的回答是‘否’,那么就要付出生命的代价。结果全寺的僧人没有一个答案让伊斯兰将军满意,数千名僧人倒在了血泊中。杀掉所有的僧人和附近的居民之后,伊斯兰军队放火焚烧了藏书丰富的那烂陀寺。代表着印度文明和佛教文明的那烂陀寺就这样在兵火之中灰飞烟灭了……后来虽有人做过修复,但是因为那烂陀寺的规模太大了,一直没有再现当年的辉煌。伊斯兰军队毁灭性的手段,使得今天在印度这个佛教的发源地却几乎见不到佛教文化的踪迹,而创立佛教的印度人需要到中国和东南亚国家去学习佛教经典!
这里就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的最佳体现了,也很生动的说明那个道理:若真有神灵,为什么大火都烧到他的头上了,为什么不显露神迹呢。那么我可以很直接地替佛教徒们反驳。比起只见眼前的提问者,佛陀的智慧正好显露:正法时期、像法时期、末法时期,佛法分为这三个时期。佛也分为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过多的佛学也不探讨了,简单来说这都是佛陀预见的了。甚至看起来还真的非常准。对了,我们现在正是末法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