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公河》为何对牺牲的缉毒警察不交代却给警犬立碑
国庆档虽然已经结束,但是《湄公河行动》势头强劲,目前已经突破7亿票房。在《湄公河行动》中,我们不光看到了过硬的打戏,对国家公义的追求,更被片中最大的泪点--哮天犬而感动。哮天犬殉职的一场戏中,哮天犬为张涵予跑过布满炸弹的田地,在爆炸声中穿梭飞奔,在它的世界中似乎没有生死,只有服从。最后张涵予到达安全区域之后,哮天犬的尸体横在田野之中,这一幕成为整部电影最催泪的情节。
不过,在电影上映之后,豆瓣讨论区里有人提问:队友死了好几个不交代,为什么只给狗立了个墓?确实,在围剿糯卡的枪战中,有很多队友都牺牲了,最后张涵予回到中国下飞机的时候,电影画面中还有好几副棺材。但是扫墓的时候,只有哮天犬一只狗有墓碑,墓碑旁边空空荡荡。后来有人解释了,其实,不立墓碑是毒贩跟随去祭拜的亲友进行报复。
中国警察网曾经发布的一篇文章里写到,一名跟毒贩斗争了几十年的警察,家人被毒贩报复,简直丧心病狂。可能有的朋友会觉得,这种“报复”的说法是不是有些危言耸听?当然不是!就拿《湄公河行动》中大反派原型糯康来说,糯康在泰、老、缅三国交界的“金三角”地带长期从事武装贩毒、水贼打劫、绑架撕票等活动,而且他有一个被缅甸政府承认的“合法身份”--大其力北部小镇红列镇民兵团领导人。
一个涉及到军事、政治、毒品的人就算落网,他手下也一定会有不少的残余势力,这些亡命徒能做出什么事情真的不是我们能够想到的。所以,对缉毒警察的公众暴露情况要做好周密的保护,这一点毫无疑问!而报复的来源中,贩毒分子只是一类。一些屡次被强制戒毒的,吸毒吸到家破人亡而绝望后报复社会的,也有人迁怒于缉毒干警,相对前者,后者报复目标选择更有随意性。
有人就说了,你们不是说贩毒分子没那么大狗胆么?咋又要保护的这么周全呢?因为缉毒警察面临的不仅仅是缉毒分子的仇恨,还面临着吸毒者、洗钱者等整条贩毒产业链上所有人的敌视。须知“杀人父母,断人财路”,这都是要和你拼命的,很多有利益相关贩毒产业其中的人,虽然并不是直接的贩毒分子,但其内心对缉毒警察的仇恨,也是丝毫不少的。
而对很多已经是烂命一条,人生无趣的吸毒者来说,能报复缉毒警察一下,让自己这条烂命心里的仇恨得到一些发泄,也是可以不顾及任何后果的。这样的恶性案例并不止一起,遭遇报复的也不止缉毒警察本人,还可能包括家属,朋友,邻居……总之一切可能有社会关联的人,都可能在其中。出于这种原因,对于缉毒警察本人及家属还有社会关系的保护,都是很严密的,但这种保护并不证明贩毒分子有那么大狗胆,倒是吸毒的人烂命一条很疯狂,这个是很麻烦的事情。
微博上认证为新疆喀什地区麦盖提县公安局民警的@麦盖提县小阿Sir,在看到了这个问题之后也发了条微博。曾和内地的禁毒民警聊天,他给我说过一个事:某地缉毒的兄弟,跟同事化妆侦察,被岳母跟女儿看见,只是叫了一声爸爸,三天后,全家灭口。煤气熏晕,活活烧死。他说,咱们的面孔,在对方心里是刻骨铭心的仇恨,害不到我们,会对家人动手。
还有的退役了,诈死,连葬礼都举行了,国家也给弄了新身份,开始了新生活,但是很多年后还是被找到残忍杀害的。想想这些人的牺牲,那是把全家人的性命都绑在裤腰带上的人,我们又有什么资格替他们原谅那些吸毒的人。
狡黠凶残的毒枭,深沉的午夜,子弹上膛的手枪……有这样一群缉毒警察,他们一次次与毒贩斗智斗勇,每一场行动都是生与死的较量,用智慧和生命捍卫着社会的安宁。由于工作特殊,他们的姓名和事迹很少被公开,他们的缉毒故事比电影更精彩,也远比想象更危险。
湄公河大案中的惊险细节,展现了缉毒警察的种种不易。他们身处险境,一次次遭遇生死较量;他们不惜鲜血染戟,用生命为我们抵挡黑暗。如果容忍贩毒,怎对得起无数缉毒警察的青春和热血?如果再为吸毒明星辩护,怎对得起牺牲的缉毒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