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安庆经典美食风味特色小吃盘点 你吃过吗
安庆是万里长江流经安徽省境内的第一个城市,旧称怀宁,别称宜城。从清乾隆年间一直到1949年,一直是安徽省省会。安庆人杰地灵,文学史上著名的散文流派——“桐城派”统治文坛200余年;新文化运动先驱、中国共产党的缔造者之一——陈独秀,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凤英、两弹元勋邓稼先、都诞生于此。
安庆的饮食属于徽菜系,著名风味小吃有江毛水饺、迎江寺素锅贴、韦家巷汤圆、蒋大顺粉蒸肉、肖家桥油酥饼等。安庆著名的土特产有:五香牛肉脯、五香牛肚、胡玉美蚕豆酱、虾子腐乳、麦陇香墨子酥、顶雪贡糕、桐城丝枣、天柱剑毫、雪湖贡藕、红皮板栗、长江鲥鱼、螃蟹、白鳝、甲鱼等。
清朝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胡玉美酱园采用川中辣酱风味,试制成“胡玉美蚕豆辣酱”,色泽泛红,味香细腻,微辣而甜,风味独特,一时名扬四海,远销国内外。曾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金质国际荣誉奖章,并先后在上海国际展览会、西湖博览会上,获“国光”银质奖章,被评为安徽省优质产品和轻工业部优质产品。“振风牌”胡玉美蚕豆辣酱为畅销国内外的名牌食品。
安庆市有名的风味小吃。饺馅选料是用山区的黑毛猪后腿肉,佐以虾仁、榨菜制作,用纯鸡汁或骨头汤煮饺,具有皮薄、肉嫩、汤鲜独特风味,深得人们喜爱。因其创始人江庆福颈上有一撮白毛,绰号“江毛”,故称“江毛水饺”。现被安徽省旅游局列为“地方风味小吃”。
安庆市怀宁县传统名产,色如山巅白雪故名“顶雪糕”。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参加南京地方产品会赛,名列前茅,进京深受慈禧太后的盛赞,遂称“顶雪贡糕”。此糕色泽洁白,软绵酥松、香甜可口,糕片具有厚薄均匀、搓推似牌、曲卷如纸、点火即燃之特点。曾获省优质产品和轻工业部优质产品称号。1988年获中国首届食品博览会银质奖。
桐城特产,割裂本地生枣,浸入糖水,先用铜锅煮沸,继以文火慢煮,约7小时枣熟汤尽后,取出烘干,味甘生脆,为上等丝枣。相传桐城丝枣,曾进贡清帝,定为贡品。
萧家桥油酥饼系清光绪年间,由李道隆所创,因其在萧家桥经营而得名,迄今已有百年历史,为我市著名特产,享誉长江中下游一带,曾分别荣获省、市优质产品称号。1978年《人民中国》用中日文字予以登载,进行宣传推介。该产品由富强粉、桂花、酵面、芝麻油、黑芝麻、白芝麻仁等十多种原料精制而成,分甜、咸两种,形似蟹壳,色泽金黄。现由安庆市万春餐餐饮公司西点食品厂生产经营。1921年,现代著名作家郁达夫来到安庆,执教于安庆法政专门学校。他有两大爱好,一是爱好傍晚去菱湖公园散步,二是爱吃肖家桥油酥饼,几乎每天都要买几块油酥饼当作晚点。
传说,慈禧太后小时候随父亲居住安庆,一到秋冬季节就咳嗽不止。有个地方官闻讯送来一些宿松雪枣,她吃后病也渐渐好了。后来慈禧临政掌权,就让宿松定期进贡,作为御膳点心。于是,宿松的雪枣便名播天下。其实,所谓御膳雪枣是宿松的传统特产,已有千年以上的历史。它是用上等糯米、白芋浆、白糖、花生油等为原料精心制作而成。
它外形如枣,内如瓜瓤,色如白玉,皮薄清脆,入口即化,香甜独特,易于消化,营养丰富,有防喘、止咳、化痰的功效。制作雪枣主要有两道工艺,即先做坯子,再精制成品。雪枣坯子原来必须在霜降以后才能做,而现在即使是三伏天也能生产。凉亭乡余家团峦屋制作雪枣有绝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变革,祖传手艺已经播及全县,雪枣产量逐年提高,走俏于湖北、江西、河南、山东等省市场。
桐城市风味独特的传统早点,早在明清时期就已美名远播。当时古城居民最喜爱的早点就是一碗清茶,一碟光洁晶莹的菜心粑。县城街道两旁到处开设有经营菜心粑的早点店和茶社,生意十分兴隆。桐城菜心粑的制作极为讲究,用七成籼米、三成糯米,在温水中浸泡半日,捞起沥干,再用碓春成粉,选嫩绿白菜心,微煮揉成泥状,剔除菜茎,再掺以猪油、白糖作为粑馅。蒸熟后,外形如琢玉,内心如悲翠,柔而不粘,甜而不腻。
红皮板栗产于安庆市太湖、岳西、潜山山区。鲜栗可生吃,亦可熟食,香甜可口,营养丰富。“太湖大红栗”为板栗中的佳品,栗呈红棕色,光泽鲜艳,早熟、个大、壳韧、肉丰、味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