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儿童锁车内死亡 究竟是他杀还是意外死亡
4月9日下午,合肥市新站区合白路与五卫路交口附近一窑厂发生一起“两儿童锁车内死亡”悲剧,据悉,一名4岁女孩和一名6岁男孩被发现在一辆轿车内,待群众用钥匙打开车门,两个孩子已没有了呼吸。
随后,当天晚上10时许,记者赶到现场时,事发地仍拉着警戒线,身着制服的民警正在周围维持警戒。黑色别克轿车四门敞开,不断有法医出入车内提取证物。周围村民说,两个孩子是亲兄妹,经常在附近玩耍。大概在傍晚,孩子父母在窑厂周围四处寻找,最后在轿车里发现了两兄妹。
警方调查时,死者父母就在一旁,孩子母亲眼里噙着泪,直勾勾盯着轿车的方向。她说,和窑厂里许多工人一样,自己和丈夫来自四川大凉山,前几年到这里工作,一个月3000多元,挺辛苦,但收入比老家要好。“大的6岁,在附近读幼儿园。小的4岁,还没上学……”
事发现场,一位穿红色外套的年轻人最先发现情况,他说轿车是自己叔叔家的,在厂门口停了一个多月。昨天16时许,孩子父母向大家求助,称两个孩子不见了,19时左右,他在轿车副驾驶上发现了两名小孩。“车门从外面是锁着的,我找到叔叔的钥匙才打开,奇怪的是,两个孩子怎么进去的?”据了解,目前,当地刑警已经介入调查,截至昨晚11时30分,警方仍未从现场撤离,至于是他杀?还是意外死亡?还有待警方调查。
不过,这起两儿童锁车内死亡的事故再次给家长们敲响了警钟!千万不要把孩子留在车内,以免发生不幸!据研究结果发现,当周围环境温度升至35℃以上,封闭的轿车内部温度会在15分钟内达到65℃。一般情况下,人的皮肤在接触60℃左右时,只能忍受10秒左右。所以千万不要以为你只是走开一小会而把孩子留在车上!
被锁在车内怎么办?教孩子自救和逃生方法
春去夏来,对两岁以上的儿童就应该教给孩子一些应急方法,以备不时之需也许,万一用到就可以挽救自己生命!
1、2岁以上的儿童已经可以自己打开安全带。首先你必须曾经教过孩子打开安全带。在车辆静止的状态下,在非禁鸣喇叭区域,让孩子到驾驶座来,告诉孩子,并让孩子体验如何按响喇叭,只是告诉孩子有喇叭可以按,却没有让孩子实际操作是没有用的。孩子都会对驾驶座感兴趣,也会对按响喇叭感兴趣,你只需要让TA加深印象:如果万一在车内出不去,可以通过频繁按响喇叭求救。
如果车辆并未熄火或者钥匙尚在(多见于父母认为短时间离开),则请一定确保空调是打开的,也教会孩子如何打开车门和车窗。现在很多家长认为孩子最好对车什么都不懂,教会了就会乱动车的按钮,所以禁止孩子触摸车内按钮和部件,甚至为了不让孩子打开安全带不告诉孩子安全带的打开方法,这是“愚民”做法!一旦孩子单独在车内反而更加危险,告诉孩子每个按钮的功能,并一起演示,有助于孩子了解并不慌张。
2、万一停车的周围旷阔没有人来施救,或者来的人并没有能力打开车窗或车门,则需要孩子自己通过后备箱的“逃生孔”自救,这个则适用于较大的孩子。
如何利用后备箱逃生?
SUV类型车孩子一般是可以直接钻入后备箱的,如果是轿车则需要将后排座的单靠背扳倒。这个也要提前多演练,如同地震或者火灾演习,并不是没必要。
可以在后窗玻璃下方附近找到双排椅背解锁键,并用双脚将后排座椅完全放倒。在后备箱找到尾箱锁芯堵盖,用钥匙等硬物将其撬下,顺时针方向拨动白色锁芯,尾箱盖便自动弹开。
这一系列设计都是机械装置,即使在汽车没电的情况下也可照样打开,用时也不是很长,可谓危急时刻的最好逃生通道。
大部分能将后座放倒的车辆都有这个装置,但是装置类型不尽相同,有的需要用钥匙或尖的东西才能打开,有的是拉绳的,有的是半月型开关等等。
这个装置源于汽车安全监管部门的强制性要求。为了防止有人被绑架或意外困在汽车的后备厢内部,在美国市场销售的所有车型都需要装备后备厢紧急逃生开关。当然当大人遇到紧急情况需要使用这个方法时同样适用。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个装置并不是所有车型都有,车主一定要提前和孩子一起了解车内构造,并演练多遍。如果有这个逃生装置的话则日常后备箱不要装太多东西。
温馨提示:
1、告诉孩子若当父母下车时一定发出提示:我还在车上哦,不要忘记我哦。特别是父母下车时在聊天或打电话更要及时呼叫。
2、若监护人已经下车但未关注到孩子,教孩子及时呼喊和拍打车窗。不可让孩子养成“我们马上就回来你自己在车上等一会”的习惯。
3、2岁内的幼童坐车容易睡着,而呼救能力差,最容易最遗忘,带二岁内幼童外出时尽量有人陪同,每次下车记得观看车后座,并尽量不在停车时打电话分散注意力。
4、坐是有必要的,我们遇到过小孩子调皮故意在准备下车时躲到后排座位下甚至爬去SUV的后备箱想和父母躲猫猫的情况。如果坐安全座椅则不会出现这种情况。(校车内窒息儿童有的就是儿童在下车时故意躲起来以为好玩而老师没有清点被遗忘在车内,坐校车的孩子绝对不能在车上玩躲猫猫类也是非常必要的!)
5、当夏天听到静止的汽车发出异响或频繁鸣笛去看一下是否有儿童被困!让我们共同努力,让悲剧不再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