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女汪伊美的成长故事(图)
9月17日晚,残奥会闭幕式上,用手语与圣火对话的女童汪伊美一边手语,一边清晰地朗读:“圣火啊,你听见了吗?我在为你歌唱;圣火啊,你看到了吗?我在为你燃烧……”
汪伊美是位极重度听力受损的聋女,但她能读懂唇语,能熟练与人交谈,也会说话!
进入中国残疾人艺术团之前,汪伊美在山西太原生活了十年。
四个月时的一次高烧,将汪伊美抛入无声世界,妈妈十年不辍,让女儿像正常孩子一样学会了说话,背起书包走进了校园。
爱创造的奇迹中,蕴含着妈妈泣血的艰辛与不屈的奋斗。9月22日,记者赴京专访了汪伊美的妈妈李苏琴,了解了汪伊美这位圣火天使令人感动的成长故事。
9月22日下午,记者在中国残疾人艺术团驻地见到了汪伊美的妈妈李苏琴,她今年40岁,长得很端庄,是艺术团的一名工作人员。
残奥会闭幕后第二天,汪伊美随团赴日本演出。“生下伊美后,我从没离开她一天。”李苏琴禁不住思念之情。
1997年深秋,家住太原市杏花岭区的李苏琴初为人母。漂亮的女婴带给小家庭无尽的欢乐。当时,伊拉克与美国关系纷争不断,给女儿上户口时,爸爸汪清说,“就叫伊美吧,长大后给爸爸当个和平使者。”汪伊美,成了夫妻俩的心肝宝贝。
伊美四个月大的一天,突然开始发烧,没有育儿经验的妈妈没有发觉。两三天后,伊美的姨妈来访,发现她浑身发烫。经诊治,伊美病愈。然而,她的听力却渐渐消失了。
伊美十个月的一天清晨,李苏琴发现女儿睡醒了,在她身后叫她的名字,没有反应;拿着小盆敲打,还是没有反应;用木棒敲,依然如故……“我耐心地等,伊美扭过头来,发现我在,眨着大眼睛对我笑。”夫妻俩抱着一丝希望,带女儿到山西省儿童医院进行听力检查。当医生将听筒调整到90分贝时,小伊美依然听不到一丝声音!
天塌了!夫妻俩“当时死的心都有”。
接下来,俩人带着女儿全国各地看病,均被判了“死刑”。在北京同仁医院,伊美最终的测试结果得出:110分贝!极重度耳聋!妈妈至今记得那老大夫说的话:“给孩子吃点好的,喝点好的吧。”他甚至不建议伊美带助听器,“没啥用!”
无计可施,回到家,李苏琴天天以泪洗面。几个月过后,李苏琴得知聋儿声带越早训练,对成功发声越有益。她开始面对现实,振作起来,辞职回家,决定教女儿说话。“伊美只是听不到了,声带健康。我已经对不起她了,就一定要教会她说话。”李苏琴搬了家,将以前的联系电话全部断掉,推掉所有的工作邀请,将一切精力放在教女儿学说话上。
首先要让伊美感受声音,知道声音是什么,夫妻俩花3000元买回一个大功率的助听器。助听器就是声音放大器,李苏琴想体会女儿的感受,自己先戴上。“那声音太大了,隔壁邻居说话听得清清楚楚。”然而,即便如此,伊美戴上后没有任何反应,依然什么也听不到。
不久,他们从北京给女儿配了一个国内最高级的大功率助听器,花了三万元。即便如此,巨大的声响,在伊美听来,还是极其微弱。
只要伊美醒来,李苏琴就敲敲打打,制造各种声音让女儿听、感受。慢慢地,伊美对声音有了感觉。李苏琴开始不停地大声跟女儿说话,让她读自己的唇语。为了让伊美分辨口型,她说话时,总是很夸张,声音也特别大。“你无法想像我每天要直起嗓子说多少话!”这种浑身使劲的说话方法,经常让李苏琴的嗓子又肿又疼。
李苏琴没有受过专业训练,但她很快发现,聋儿听见声音后,却听不懂。他们需要从庞杂的自然声音中切分出一个个音节。听懂一个音节,必须数万次地重复。“听懂之后想说出来,必须数万次地重复!根本没有捷径。”
从拼音开始学习,有震动的音节,李苏琴就让女儿摸着她的喉咙感觉发音点,看着唇形;没有震动的,嘴前放张纸,看着气流轨迹;有鼻音的,女儿就来摁着妈妈的鼻子。李苏琴用各种自己琢磨出来的方法,教女儿发音。
女儿说出的第一个字是“妈”,至于重复了多少遍,李苏琴停顿片刻,想了想说:“根本无法统计。”那是女儿快两岁时,突然说对了的。欣喜若狂的李苏琴抱紧女儿,告诉她:“记住,就是这个音,这就是在叫妈妈,你一定要记住!”懂事的小伊美点点头,开始不停地重复地说着“妈……”“妈……”。
伊美上幼儿园时,每天回到家,母女俩从6点半一直要学到9点半。李苏琴执著地坚持着,从不间断。在妈妈的带领下,伊美终于走出无声世界。3岁时,伊美终于能读准大部分拼音。上小学前,她已经认识200多个汉字,能背出四五十首儿歌、诗歌,能说出别人听得懂的句子。“你不知道我当时有多么兴奋,不再羡慕那些背着书包走进校园的孩子了,我的孩子也能上学了。”
2006年除夕,汪伊美得知《千手观音》中的邰丽华与自己同是聋人时,激动地告诉妈妈,“我也要学跳舞。我也要跳《千手观音》”。李苏琴毫不犹豫给女儿报了舞蹈班。伊美很有舞蹈天赋,经过一年练习,她打下了异常扎实的舞蹈基本功。
十年来,李苏琴不工作,当全职妈妈在家陪着女儿。丈夫一个人担起生活的重担。小家庭几乎所有的钱都花在对女儿的教育上。
夫妻俩也攒钱,那是为给女儿买助听器,“再好的助听器,四年就得更换。”去年8月19日,李苏琴带着女儿前往北京重新配助听器。约好的专家就在中国残疾人艺术团楼上办公。母女俩那天去晚了,大功率的助听器没货,“这就意味着至少要在北京呆一周后才能再次约到专家。”妈妈在楼道里发愁,女儿在楼道里玩。
这时,一个高个女子远远地一直注视着汪伊美,不一会儿,径直走来。“小朋友,你会跳舞吗?”“会!”“那你给老师跳一个。”汪伊美爽快地跳了一段。她又让伊美下腰、劈叉,看了看她的基本功。随后,她带了许多人在排练厅再次认真观看了汪伊美的舞蹈。
这位老师就是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副团长王晶。看着可爱的小伊美,大家问她:“想在这里跳舞吗?”伊美看着大厅里挂着的图片,立即明白这就是演《千手观音》的艺术团,认真地点了点头。当下,艺术团正式通知伊美9月3日前往报到,于是她成为中国残疾人艺术团最年轻的小演员。走出来,伊美高兴得抱着妈妈欢呼:“妈妈,这么容易就考上了,我能见到邰丽华姐姐了”
入团后,小伊美好学、坚强的品质感动着大家。别人压腿疼得哭,她不,她开心大笑。笑过之后,她总要悄悄去趟厕所,洗洗脸,再回来接着练。“我知道,她肯定在厕所里面偷偷哭呢。”女儿的一切,逃不出妈妈的视线。
不久,邰丽华手把手地教她跳《雀之灵》。她让妈妈用手机将邰丽华的动作拍下来,回到宿舍,自己一遍遍地看,一遍遍地练。有一次正在排练,张继钢来了,一眼就看到跳错了的汪伊美,把她叫出来单独跳。没想到,小伊美跳过之后,张继钢很惊讶,“这小姑娘的舞蹈感觉这么好!
再来一遍。”就这样,汪伊美当着大家的面,连跳好几遍,越跳越好。张继钢拉着小伊美对大家说,这小姑娘是大家中跳得最好的。这次,小伊美的不怯场、极高的表演天分,让大家记忆深刻。
今年前半年,小伊美被选中参加残奥会开幕式上《永不停跳的舞步》的演出。这个以臂代腿的舞蹈,大多数动作均是跪地完成的。小伊美怕选不上,每天排练完后还要再关起门来练,膝盖上全是黑青。有一次在国家大剧院表演拉丁舞时,化妆师不得不给她膝盖上打上厚厚的粉底霜。
残奥会圣火引燃仪式上,小伊美崭露头角。她单膝半跪,将引火棒递给姜馨田的画面,引得众多媒体的关注。
残奥会期间,中国残疾人艺术团为世界奉献出一台大型歌舞表演《我的梦》。其中,汪伊美是拉丁舞的手语主持。天使般的女孩很快吸引大家眼球,北京电视台特意为她做了一期专访。不久,张继钢看到了这个节目。
9月12日,残奥会编导组决定将圣火熄灭方案改为手语对话。闭幕式后,张继钢在各种场合说:“方案定了后,我立即想到汪伊美,非她莫属。”
此后两日,伊美忙着演出《我的梦》,每天三场,没有时间练习。15日两场演完后,已经深夜11点多了。小伊美被直接带到“鸟巢”,放在高台,开始彩排。全部结束,到第二天早上六点多。
16日晚上,下着大雨,张继钢、张艺谋来到艺术团排练厅看伊美表演。张继钢对伊美说:“小伊美,你昨天演得太好了,你把好几个编导组的叔叔阿姨都弄哭了。”当晚,导演组决定闭幕式上,小伊美不化妆,而是素面朝天,边打手语边说内容,导演们追求一种朴实的美。“闭幕式那天,伊美累坏了,一直在我怀里睡到备场才醒来。”接下来,大家就看到伊美大大方方地站在高台上与圣火对话,将这一环节演绎得诗意般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