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 世界现代建筑史/王受之著
Chapter1现代建筑思想的形成 现代主义建筑是现代主义思想和20世纪现代主义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代主义运动从20世纪开始,从意识形态的各个方面而影响到我们,四五十年代以后,完全改变了我们的意识形态思维方式,改变了我们的文学,艺术、音乐、舞蹈、哲学、美学、历史学、社会学、心理学和其它的各种人文科学的面貌,也改变了我们的价值观念,改变了我们的思维方式。
因此,现代主义是一个很大的主题,英语中狭义地称现代主义为“Modermism”,而另外一个广义的称谓却是“modernity”,如果说我希望能够对现代主义有一个比较明确的交代,也仅仅是对于前者,而对于后者,这本著作显然无法涵括。
但是,反过来看,对于现代主义的思想精髓,却应该而且必须有非常透彻的阐述,这个重点在本书的整个论述中将会逐步展开。
Chapter2世纪之交的激动 维多利亚风格是英国和美国19世纪建筑、室内设计、园林和环境艺术、家具和产品设计、平面设计上流行的一种特殊的风格。
准确地来说,它不是一种统一的风格,而是各种欧洲古代风格折衷混合的结果,折衷风格的流行,代表了新生的资产阶级企图利用繁琐、华贵的设计来炫耀自己的财富的欲望。它的实质是古典折衷主义,表现出一种高度繁琐的装饰特征。
具有明显的违反功能第一的倾向。 1.“新建筑”思想——现代主义建筑理论和思想的形成 (1)现代主义的本质内容 1)现代社会的本质特征 现代建筑发展的根据是现代化和现代社会的形成,而现代社会的形态形成则与工业革命具有因果关系。
工业革命奠定了新的经济基础,而上层建筑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从1750年英国的工业革命开始,西方国家用了一百来年的时间,完成了经济结构、社会结构、意识形态结构的全面改革,从20世纪开始时起,都先后进入资本主义成熟发展时期。
与此同时,亚洲、非洲、南美洲却依然是发达国家的剥削和奴役对象,很多国家依然维持西方殖民地状况。 2)现代社会的经济大变化 20世纪开始以来,世界的经济结构继续出现重大的改变,工业化的西方国家和没有经历工业化、没有进入现代化的不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造成西方国家的经济高速发展的主要因素很多,除了早期海外殖民地掠夺、工业资本的原始积累等之外,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也是重要的因素。
机械化、工业化、流水生产线、科学管理、标准化等等现代生产技术因素的引入和发展,直接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西方国家能够率先进入现代时期。
除了技术发展这个因素之外,企业家精神和企业管理的完善也是西方社会进入现代时期的重要原因。 西方社会从20世纪开始以来,农业逐渐在国民经济中退出举足轻重的位置,产业,特别是制造业日益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力,大部分西方国家完成了从农业国到工业国的转变,特别是德国、美国、法国、英国、荷兰、比利时、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南欧的国家和中欧、东欧国家则比较缓慢,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才真正完成这个转变。
因而,即便在西方国家中也呈现出发达和落后的情况。现代建筑的发展、自然在经济比较发达、经济形态比较先进的那些西方国家开始。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出现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
苏联企图通过工业化,来缩短从社会主义阶段到共产主义阶段的发展时间,工业化进程异常迅速。因此,现代建筑也出现在这个国家发展的早期,在1917年十月革命之后,俄国新进的建筑师们无可非议地为现代建筑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发展基础。
3)现代社会的人口大变化 现代建筑和现代城市规划的基础之一是社会人口的增加,因为人口增加,加上大部分人口迁移到城市生活和工作,造成对城市和建筑的新的功能需求,这是另外一个促进现代建筑形成和发展的基本社会条件。
世界人口从欧洲文艺复兴以来出现了持续的增长趋势。人口的增长是以几何级数的方式进行的,世界人口用了250年的时间,到1825年方才增加了一倍,从5亿达到10亿人口,而从1825年开始,仅仅用了100年又增加了一倍,到1930年世界人口达到了30亿;从那个时候开始,虽然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肆掠,而世界人口到1975年已经又翻了一倍,达到40亿,仅仅用了45年时间;人口从40亿又增加到60亿,速度越来越快。
也就是说,从欧洲文艺复兴的1600年前后到1990年为止,全世界人口增长了8倍,达到50亿以上,到2000年达到60亿,增加了近10倍。如此庞大的人口的居住、交通、工作都需要新的空间,现代建筑和城市规划因而不得不迅速发展,来满足这种巨大人口要求造成的压力。
由于大部分人口都集中在城市的制造业和服务行业中,因此,都市化也成为伴随资本主义发展和现代化的一个基本现象。
这种巨大的居住、工作、交通、运输的需求是现代建筑和城市规划发展的基础。 4)都市化——现代化的必然产物 人口增长,大量原来的农业劳动力迁移到城市,成为产业工人,这是19世纪和20世纪初期在西方国家出现的主要社会变革状况之一。
因此,都市化成为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然产物。
古代也曾经有不少庞大的城市,比如在古代的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埃及、罗马帝国都有一系列大城市,中国古代的大都会,如唐代的长安也都人口超过百万,这些城市都是政治权利中心,同时也因此吸引了手工业、贸易行业,代表了古代的文明发展水平,但是它们与现代化毫无关系。
在这些古代国家中,主要的国民依然是农业人口。自从工业革命以来,情况大不一样,城市成为大部分国民工作和生活的地方,成为一个新的具有本身运作机制的有机形态,城市的核心内容是制造业和贸易业,因此具有复杂的交通运输系统、生产和分配系统、交换和信用系统、金融和财政系统,而为了城市居民的生活,又不得不发展出生活区域,包括复杂的公寓区域,供电、供水、排水系统,垃圾收集和处理系统,生活配套设施等等。
进入20世纪以来,又出现了通讯系统。都会发展,城市化的发展,又造成人们更加频繁的交流和交往,因而货币的统一兑换、度量衡制度的标准化,交通运输的标准化、建筑和城市规划的趋同和标准化等等,都成为当务之急,同时还必须有管理城市的行政、立法、司法系统,因此都市的管理系统也开始完善。
现代西方国家,绝大部分都有接近70%的国民居住在城市之中,城市人口的比例高,是国家经济形态发展成熟的一个标注。
(2)现代建筑的产生 在上述的国际政治、经济和社会背景下,现代建筑和现代城市规划逐步在20世纪初期形成了。
它的出现和形成,完全是经济发展阶段、社会发展阶段的必然结果,而不是少数几个知识分子的个人聪明才智的偶然结晶。
现代建筑和现代设计主要是在欧洲发展起来的、它具有鲜明的民主色彩,具有比较清晰的社会主义倾向,主张设计为人民群众服务,改变了数千年来设计仅仅为少数权贵服务的基本立场,因此,它的核心内容不是简单地几何形式,而是采用简单地形式达到低造价、低成本的目的,从而使设计能够为整个社会服务。
现代建筑运动产生的主要地区是三个欧洲国家,即德国,十月革命后的俄国(苏联)和荷兰。
其中,俄国的构成主义建筑运动和设计运动,荷兰的“风格派”设计运动,德国的“包豪斯”设计学院是领导整个欧洲乃至世纪现代建筑、现代设计运动的核心,特别包豪斯是集中了欧洲现代建筑探索、现代设计探索、现代设计教育探索大成的中心,因此具有设计史上举足轻重的历史意义和作用。
针对20世纪初期面临的亟待解决的两个问题,世界各国的建筑设计和产品设计先驱们都努力地探索,为解决第一方面的问题,即现代城市和建筑设计,出现了现代设计体系;为解决第二方面的问题,即设计的社会功能问题,形成了现代主义设计思想,现代建筑思想体系。
现代设计与现代主义设计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它们有联系,同时也有区别,一个是技术层面的,一个是思想层面的,它们的结合,形成了现代设计的总体。现代主义设计,现代主义建筑,是影响人类物质文明的重要设计活动,现代主义建筑,是影响人类物质文明的重要设计活动。
它兴起于20世纪初期的欧洲,通过几十年的发展,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美国发展迅速,最后影响到世界各国。所有西方国家,可以说无一例外的都受到现代主义设计的深刻影响,对于这个设计风格的反映,又产生了当代的许许多多新的设计运动,产生出形形色色的新风格、新流派来,因而,如果没有一个对于现代主义的真正了解,想要认识现代主义以后的各种风格的发展,各种流派的产生,几乎是没有可能的。
不少设计工作者和建筑师急功近利地希望知道什么是“最新”的潮流,如果从设计史的角度来看,这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追求对内容的了解,不注意对形成内容的文脉认识的肤浅倾向,往往会流于一知半解、断章取义和形式主义,是不可取的。
现代主义建筑设计是20世纪初在欧美同时产生的最重要的运动之一。
德国、俄国和其它的几个西欧国家的建筑师为寻找代表新时代的形式,为改变设计的观念,为把在设计中民主主义的精神,或者为奠定一种新的政治制度的基础,开始从设计观念、设计风格和形式、建筑材料、建筑方式等各个方面的探索,在30年代中期以后取得惊人的成就。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使大量欧洲的设计家流亡到美国,从而把欧洲的现代主义与美国丰裕的具体市场需求结合,在战后造成空前的国际主义风格高潮。一直发展到70年代,遍及世界各地。
无论从影响的深度和广度来说,都是空前的。人类四五千年的文明史中,还没有那一个设计风格能有如此广泛和深远的影响。 “现代主义”的定义是非常复杂的。
因为,这个席卷意识形态各个方面的运动,一方面是时间的定义:这是20世纪初开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内的运动,包含范围极其广泛;同时它也是一个意识形态定义,它的革命性、民主性、个人性、主观性、形式主义性,都非常典型和鲜明。
现代主义是一个对于传统意识形态的革命,它包含的范围极为广泛,从哲学、心理学、美学、艺术、文学、舞蹈、诗歌等等几乎意识形态的所有范畴都被涉及,在每个不同的领域里,它有特别的内容和观念,因此,要对现代主义下一个确定的定义,其实是非常困难的。
我们在这里主要是介绍建筑和其他设计活动的现代主义活动,范围比较窄,因此也比较容易总结它的特征和意识形态内容。 现代主义建筑和设计的观念定义,从总的来说,可以把体现在设计和建筑上的现代主义的内容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民主主义 精英主义 理想主义和乌托邦主义 现代主义建筑是在对长期以来垄断建筑的为权贵的精英主义的一个重大的反动。
长期以来建筑设计是为极少数权贵服务的,不是为王公服务,就是为教会服务,或者为国家服务。现代主义建筑和设计则强烈反对为精英服务的设计。
现代主义设计的先驱当中,有不少人是期望能够改变设计的服务对象,为广大的劳苦大众提供基本的设计服务的。与此同时,他们当中也有不少希望利用设计来建立一个较好的社会,建立良好的社区,通过设计来改变社会的状况,利用设计来达到改良的目的,而避免流血的社会革命。
但是,这种想法显然是乌托邦式的,充满了小资产阶级的理想主义特色。 现代主义在很大程度上是反对长期以来为少数权贵的精英主义的,但是,由于这个运动是有一小批精英知识分子发动的,他们处在时代的大变革高潮当中,处在共产主义运动、资本主义的国家垄断、法西斯主义的大起大落的动荡时刻,希望能够推波助澜,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促进社会的正义,利用设计改变劳苦大众的困苦,因此,他们的设计探索具有非常强烈的知识分子理想主义成份和乌托邦主义的成份,也成为“拯救众生”的另外一种精英主义,一种虽然不是为精英服务的,但是强调精英领导的新精英主义。
所以,它具有其很大的局限性,到了六七十年代以后,开始为新一代的青年怀疑,其貌似高尚的理想主义和乌托邦色彩被质疑,它的垄断的、近乎独裁的单调风格被挑战,从而产生了种种新的设计风格,晚期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新现代主义都是这些挑战的演绎内容之一、因此,我们说现代主义是理想主义的、精英主义的,但是同时也是民主主义的。
现代主义设计是从建筑设计发展起来的,20世纪20年代前后,欧洲一批先进的设计家、建筑家形成一个强力集团,推动所谓的“新建筑”运动,这个运动的内容非常庞杂,其中包括精神上的、思想上的改革—设计的民主主义倾向和社会主义强项;也包括技术上的进步,特别是新的材料—钢筋混凝土、平板玻璃、钢材的运用,新的形式——反对任何装饰的简单几何形状,以及功能主义倾向。
从而把千年以来的设计为权贵服务的立场和原则打破了。也把几千年以来建筑完全依附于木材、石料、砖瓦的传统打破了。从建筑革命出发,影响到城市规划设计、环境设计、家具设计、工业产品设计、平面设计和传播设计等等,形成真正地完整的现代主义设计运动。
在这批建筑和设计的改革先驱中,最重要的有德国人格罗庇乌斯、密斯凡德罗,瑞士人勒柯布西耶芬兰人阿尔瓦阿尔托,美国人赖特和一些俄国和荷兰的设计先驱。
而现代主义设计运动主要集中在三个国家开始进行试验,即德国、俄国和荷兰。俄国的构成主义运动是意识形态上旗帜鲜明地提出设计为无产阶级服务的一个运动,而荷兰的“风格派”运动则是集中于新的美学原则探索的单纯美学运动,德国的现代设计运动从德意志“工作同盟”开始,到包豪斯设计学院为高潮,集欧洲各国设计运动之大成,初步完成了现代主义运动的任务,初步搭起现代主义设计的结构,战后影响到世界各地。
成为战后“国际主义设计运动”的基础。 现代主义是从建筑设计发展起来的,现代建筑在19世纪末页和20世纪初产生依赖,就坚持面向大众的基本立场。
为了改变传统的、昂贵的建筑材料和建筑方法。它毅然采用了工业建筑材料,比如水泥、玻璃、钢材等,大幅度地降低了建筑的成本。同时,还改变了建筑的基本结构和建筑方法,采用大量预制件、现场组装等方式。
为了降低成本,和达到新时代面貌,现代主义完全取消装饰。在形式上,出现了简单地立体主义外形,色彩基本是白色、黑色为重的工业化的中性色,建筑由柱支撑,全部采用所谓的幕墙结构,功能主义的基本原则,成为一种单纯到极点、“少则多”、冷漠而理性、立体主义的新建筑形式。
因此,我们可以把它的形式特点简单总结如下: 1)功能主义特征。
强调功能为设计的中心和目的。而不再是以形式为设计的出发点。讲究设计的科学性,重视设计实施时的科学性,方便性,经济效益性和效率。 2)形式上提倡非装饰的简单几何造型,受到艺术上的立体主义影响。
具体建筑有以下几个特征: 1.
六面建筑。建筑底部用柱支撑,形成完整的建筑六面形式,因此达到重空间,而不是单纯重体积的目的。也就是美国建筑家菲利普约翰逊提出的重volumn,而不是重mass的原则。
2.由此发展起来的以柱支撑整个建筑的结构特征,必然结果就是幕墙架构的产生。
由于采用新的建筑材料,玻璃幕墙成为一个普遍的方法,以至玻璃幕墙成为现代建筑的符号和标记。 3.
标准化原则。只有标准化才能批量化、才能降低生产成本,才能为广大人民大众提供他们能够支付得起的廉价建筑。标准化因此具有技术的考虑,同时也是为现代主义的意识形态服务的必要手段;因为标准化,所以建筑施工就可以采用组装的方法,组装方法也成为现代建筑的一个基本施工手段。
4.
反装饰主义立场。装饰造成不必要的开支,造成浪费,造成建筑无法为大众服务,因此,反装饰是一个意识形态的立场问题,不仅仅是装饰思想的问题,所有的现代主义大师都有明确的反装饰立场。
5.中性色彩计划。无论从造价考虑还是从反装饰立场考虑、色彩计划必然是中性色彩的。
即采用黑色白色的色彩计划,符合现代建筑的意识形态和技术要求。 3)具体设计上重视空间考虑,室内采用自由空间布局,尽量不设计分割空间的墙面,特别强调整体设计考虑,基本反对在图板上,在预想图上设计,而强调以模型为中心的设计规划。
4)重视设计对象的费用和开支,把经济问题放到设计中,作为一个重要的因素考虑,从而达到使用、经济的目的。
在以上这几位现代建筑先驱的思想影响下,年轻一代的建筑家开始成熟起来,他们肩负了完成现代建筑和现代设计体系的重任,其中最具有世界影响意义的是德国设计家、教育家格罗庇乌斯、密斯、瑞士建筑家、理论家勒柯布西耶和芬兰建筑大师阿尔托,加上美国的赖特,他们这五位大师组成了世界上最强大的设计和设计教育力量,通过建筑实践和教育实践,冲破了禁锢人们思想数千年之久的传统建筑、传统设计和传统美术教育体系、建立了崭新的体系,新建筑思想、新建筑原则、新设计教育体系终于得到确立。
chapt6国际主义风格建筑运动——1945年至70年代初期的世界建筑 在乌尔姆设计学院中形成的教育体系、教育思想、和设计观念,一直到现在为止依然是德国设计理论、教学和设计哲学的核心组成部分。
乌尔姆设计学院的最大贡献,在于它完全把现代设计—包括工业产品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平面设计等,从以前似是而非的艺术、技术之间的摆动立场,完全地、坚决地移到科学技术的基础上来,坚定地从科学技术方向来培养设计人员。
设计在这个学院内成为单纯的功课学科,因而,导致了设计的系统化、模数化、多学科交叉化的发展。
乌尔姆设计学院的目的是培养现代建筑设计师、工业产品设计师和其他现代设计师,提高联邦德国的现代建筑设计、工业产品设计、平面设计等的总体水平。它首先从建筑设计和工业产品设计上开始进行教学改革试验,并很快就扩展到平面设计和其他视觉设计范畴中。
马克思比尔本身是平面设计家,对于比较更加复杂的产品设计、建筑设计的教学感到力不从心,由于平面设计依然有相当多的因素来自艺术灵感,他对于是否应该完全放弃艺术教育是感到困惑的,因此,作为院长的比尔自从接受这个位置以来,思想上就一直在理性主义和艺术表达两种设计对立的观念之中困惑,这种困惑最后导致比尔在1957年辞职。
学院经过一段很短时间的选择,任命阿根廷出生的建筑家托马斯马尔多纳多接人院长。马尔多纳多在发展理性主义设计教育体系方面更加极端,他认为设计应该、而且必然是理性的、科学的、技术的,认为这个学院应该完全立足于科学的基础之上,目的是要培养出科学性的设计师,为联邦德国的建筑和工业发展服务。
他认为训练的基础应该是:1)市场学;2)研究能力;3)科学与技术;4)生产知识;5)美学等五大方面,目的是为工业文明服务。
他的这个努力,经过50年代和60年代的发展,逐渐形成完整的体系,学院基本抛弃艺术课程,代之以各种社会科学和技术科学课程,包括社会学、心理学、哲学、机械原理、材料学、人体工程学等等。
基础课程也着重学生的理性视觉思维培养,对于个性非常压抑,而强调设计的企业性格、工业性格、批量生产的特点。乌尔姆设计教育逐渐成为一个体系,代表了战后西德设计的最高水平,影响其他设计教育机构,也通过这个学院密切联系的布劳恩公司而成为战后西德设计的风格。
我们在这里首先讨论这个学院,是因为它具有两个方面的意义:1)它在包豪斯的基础上继续发展了德国现代建筑、现代设计以社会目的为中心的教学,而没有走美国为主的国家宜兴市教育为主的教育道路,也就延续了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而中断的社会工程式的建筑和设计教育体系的发展;2)它完全摈弃艺术为中心的建筑教育和设计教育方法,第一次把建筑教育和设计教育完全放在理工、社会科学的基础上,使建筑教育成为一个不是以艺术表达为中心的体系,而是一个严格地理性系统;3)它确定了建筑为所有设计教育的核心的模式;4)它代表了欧洲(起码是西欧国家)不跟随美国讲究流行式样的浅薄方式,讲究设计的目的和观念,讲究设计的社会影响和长远的意义,同时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但是,从现实情况来看,乌尔姆的试验其实与社会当时的具体情况之间是有很大差距的。乌尔姆所体现的是一种战后工业化时期的知识分子式的新理想主义,与战前的包豪斯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它虽然具有非常合理的内容,但是由于过于强调技术因素、工业化特征、科学的设计程序,因而没有考虑甚至是忽视人的基本心理需求,设计风格冷漠,缺乏人格,缺乏个性,单调。
虽然学院在1968年因为财政问题关闭,但是乌尔姆的影响指导目前还可以从不少德国产品、平面、建筑设计中看出来。
意大利 意大利在1944年已经基本上被盟军打败,战争结束比较早,损失比德国要轻得多。
但是意大利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落后国家,工业化程度低,因此虽然战争的损害不如德国严重,建立新的工业化经济的任务则依然非常艰巨。加之这个国家的政府不断替换,使政府无法集中精力和资源来进行大规模的城市规划和建筑规划、因此,在西德已经完成了大部分城市的重建之后,在法国和英国已经开拓了新的卫星城市之后,意大利到50年代末还在慢吞吞地在图纸上搞罗马的规划。
意大利人视设计为一种文化,哲学,而不仅仅是理论与实践。
意大利著名设计与艺术评论家乌别托埃科在1986年曾经讲:“如果其他国家把设计看作是一种理论的话,那么意大利的设计则有设计的哲学,或者设计的意识形态。
”20世纪意大利的设计是意大利文化、艺术、政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意大利时髦的家具、服装、电子产品、家用电器、办公室用品、汽车、装饰品等等,为意大利赢得世界各国的称颂。 虽然意大利和日本现在都是设计的重要国家,但是,意大利的设计发展与日本完全不同,日本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学习外国的设计,通过大量的模仿,逐渐形成自己的设计面貌;而意大利则决心不抄袭他人,一直专心地发展自己的设计体系,因而形成一个与众不同的、非常意大利化的设计体系,得到世界的首肯。
在现代建筑发展的同时,意大利还发展出世界最高水平的室内设计和家具设计来。
在不少国家里,室内设计无非是建筑的一个附庸,并没有能够成独立的气候。而意大利的室内设计、家具设计不但水平高,并且独立成为一个专业,发展迅速,令人侧目。意大利室内设计水平之高,使它的设计师们不但广泛受到国内欢迎,而且国外订货接踵而来。
这也促进了意大利室内风格在世界的流传。绝大部分意大利的室内设计家、家具设计家都是建筑师,因此他们对于室内、环境、家具与建筑的关系把握得很好。
能够通过设计传达到建筑、室内、家具的协调和统一目的。 法国建筑在战后的发展与美国、英国很大的一个不同的地方,是政府投入比较大,同时政府对于具有象征性意义的公共建筑投入也比其他西方国家大。
法国总统任期长达七年、而且连任的次数也比美国总统要多,因而不同的总统对于建筑、城市规划的热衷程度,影响了法国建筑的面貌。在密特朗总统的几任期间,大兴土木,公共建筑如雨后春笋涌现,是法国建筑前所未有的新高潮。其中巴斯蒂歌剧院、卢浮宫改造、拉德方斯商业区的兴建都是法国建筑和规划里程碑式的代表,与密特朗政府具有密切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