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仇者联盟3》强势来袭 漫威超级英雄如何炼成

2017-11-0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由迪士尼发行.漫威影业制作的<复仇者联盟3:无限战争>11日正式在中国上映.自4月底在北美上映以来,这部影片以横扫之势风靡全球.截至上周末,该片全球票房总收入高达11.64亿美元. 近日,新华社记者走访美国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市一处片场,与该片导演.编剧.道具师和服装师畅谈,倾听他们从各自角度分享拍摄体会和幕后故事. <复仇者联盟3>是"漫威电影宇宙"2008年开启以来的第19部电影,该片集结了钢铁侠.美国队长.雷神.绿巨人.蜘蛛侠.银河护卫队等几十个"漫

由迪士尼发行、漫威影业制作的《复仇者联盟3:无限战争》11日正式在中国上映。自4月底在北美上映以来,这部影片以横扫之势风靡全球。截至上周末,该片全球票房总收入高达11.64亿美元。

近日,新华社记者走访美国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市一处片场,与该片导演、编剧、道具师和服装师畅谈,倾听他们从各自角度分享拍摄体会和幕后故事。

《复仇者联盟3》是“漫威电影宇宙”2008年开启以来的第19部电影,该片集结了钢铁侠、美国队长、雷神、绿巨人、蜘蛛侠、银河护卫队等几十个“漫威电影宇宙”角色,讲述了漫威旗下复仇者联盟及其超级英雄盟友共同对抗外星邪恶力量的故事,影片延续了前18部电影的剧情,并将故事推向高潮。

该片导演罗素兄弟告诉记者,把这么多角色放在同一部电影中很不容易,更难的是平衡他们的戏份并使主线剧情顺利发展。弟弟乔说,幸运的是先前的电影已完成一部分角色的塑造,他和哥哥安东尼的任务是想办法把角色串联在一起,讲好一个故事。

安东尼说,无论是从剧情上还是叙事结构上,他们找不到多少可以借鉴的作品,所以他和乔花了大量时间从角色本身的角度进行思考和设计,以平衡支线和主线剧情。

为此,罗素兄弟在电影拍摄和制作过程中与编剧搭档克里斯托弗·马库斯和斯蒂芬·麦克菲利保持了密切沟通与合作。

两位编剧告诉记者,《复仇者联盟3》的叙事方式与美剧《权力的游戏》有些相似,不同人物在不同场景发展不同剧情,一个共同的目的使他们交会在一起。而这个共同的目的,就是对抗超级反派灭霸。

作为漫威旗下最大反派之一,佩戴“无限手套”搜集“无限宝石”的灭霸在《复仇者联盟3》中正式登场。马库斯说,灭霸是漫威宇宙中的最佳反派,因为他从不“小打小闹”,势必掀起风云。

两位编剧坦言,漫威系列电影场景设定宏大,创作这类大场面时容易迷失在对场景的构建和描写中,反而忽略了角色塑造和剧情发展,这是错误的做法,场景应该服务于这两者。

马库斯说,为了写出最理想的场景和剧情,他和麦克菲利留出了大量的试错时间,直至写到满意为止。麦克菲利说,他们每天很早就到达片场参与排练,按临场拍摄需求修改台词和场景,直至当天正式拍摄工作开始。

二人同时担任着续作《复仇者联盟4》的编剧工作。《复仇者联盟3》的剪辑制作和《复仇者联盟4》的拍摄同时进行,二人既要参加前者的后期制作,又要按照制作成果调整续作剧本,以保证这两部影片叙事连贯、逻辑合理。

在“漫威电影宇宙”里,超级英雄的道具和服装为影迷津津乐道,比如钢铁侠的金红战甲、美国队长的头盔和盾牌、雷神的斗篷和铁锤等,它们不仅被用来衬托角色的形象和性格,更成为各自角色的标志。

身为“漫威电影宇宙”半数作品的道具师,拉塞尔·博比特告诉新华社记者,道具是漫威超级英雄电影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复仇者联盟3》更是如此。他说,他制作的“无限手套”曾在《雷神》中一闪而过,当时几乎无人想到这一道具会成为《复仇者联盟3》剧情的主要线索。

《复仇者联盟3》不仅角色数量创漫威系列电影之最,道具数量更是惊人。据悉,一场50个角色同屏的戏中,要用到的道具就有好几卡车,调度和管理难度可见一斑。

电影后期技术的发展也为道具制作释放了新空间。博比特说,虽然他一直追求制作实打实的道具,但图像处理技术可以让道具呈现出更加理想的视觉效果,拓展观众的想象空间。

服装师朱迪安娜·马科夫斯基的工作难度也不遑多让。这位曾为《哈利·波特与魔法石》《饥饿游戏》等影片设计服装的资深设计师告诉记者,对她而言,为超级英雄影片设计和制作服装是所有电影类型中最有挑战性的。

前18部漫威系列电影服装风格多样,比如,背景取材自北欧神话的《雷神》三部曲服装魔幻复古,而由罗素兄弟执导的《美国队长2》和《美国队长3》更突出现代感,两部《银河护卫队》的服装则混搭了太空牛仔、未来科技等元素。

《复仇者联盟3》汇总了来自这些支线电影的角色,这意味着不同风格、不同色调的服装将被糅合出现在同一部电影中。马科夫斯基说,如何让这些服装互相协调、不显突兀是她工作中最困难也最有趣的一点。

马科夫斯基还表示,罗素兄弟要求《复仇者联盟3》中超级英雄角色的服装更贴近现实世界,所以她试着让这些服装看起来更加低调,因而减少了一些漫画元素。她也认同,服装在电影中应该服务于角色和剧情,不能“喧宾夺主”。(记者 孙丁 郭一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