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昂为何被人成为诗骨 不受重用原因曝光
陈子昂,字伯玉,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陈子昂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陈子昂少年时轻财好施,慷慨任侠。中进士后,陈子昂以上书论政得到武则天重视,授麟台正字。陈子昂曾因“逆党”反对武后而株连下狱。一生中有两次从军边塞,对边防颇有些远见。后因父老解官回乡,不久父死。居丧期间,权臣武三思指使射洪县令段简罗织罪名,加以迫害,冤死狱中。其存诗共一百多首,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组诗《感遇》三十八首,《蓟丘览古》7首和《登幽州台歌》、《登泽州城北楼宴》等。
中 文 名:陈子昂
别 名:陈伯玉,陈拾遗
字 号:字伯玉
国 籍:唐朝
民 族:汉族
出 生 地:梓州射洪(今四川省射洪县)
出生日期:661年
逝世日期:702年
职 业:作家
信 仰:道教
主要成就:声讨齐梁文学绮靡文风,召唤新时代刚健文风的重要代表
诗歌成就对盛唐诗人张九龄,李白,杜甫等人产生了重要影响
代表作品:《感遇》诗38首、《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7首、《登幽州台歌》
称 号:诗骨
文学主张:恢复“诗言志”的风雅传统
遗 迹:陈子昂读书台
陈子昂的作品被大家拿去传阅的现存的共有一百多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组诗《感遇》、《蓟丘览古》和《登幽州台歌》等。他的诗没有齐梁时期以及唐代宫廷诗人的那种低迷颓废之感;也不追求华丽的辞藻,没有内容,只是简单的堆砌。
相反的,他的诗用词清丽、选词质朴却又别具一格,诗风慷慨激昂、大义凛然,将心中所想,眼前所见相结合,抒发心中的真挚情感,是对齐梁文学绮靡文风的一个重大的改革,其诗作对盛唐诗人有重要的借鉴作用,更因为诗作具有“汉魏风骨”而被称之为“诗骨”。
陈子昂是公元 661年生,死于公元702年,按照时间推算,可以知道陈子昂是唐朝年间的诗人。陈子昂在年少的时候家庭条件比较好,算在当时比较富裕,不看重钱财而且乐善好施。长大后开始努力读书,他读万卷书,特长是写作。而且他也关心时事政治,希望能在政治上能有所帮助。陈子昂中进士后升到了右拾遗,为人忠言敢于说实话。
当时正处在武则天把握权利的时候,武则天信任那些喜欢用严酷手法的官员,因此当时有一批无辜的人遭了秧。陈子昂不怕被他们迫害,多次上达天听敢于直谏。后来因为他多次劝阻武则天,但是不被采纳,后来又被扣上了逆党的称号,被关进了牢里。后来陈子昂辞官回乡给自己的父亲服丧的时候,武三思指派当地射洪的县令段简编造了一系列的罪名,陷害陈子昂,导致陈子昂最后被冤死在了监狱里。
唐朝建立以后,很多文人开始摒弃南北朝以后的华而不实的创作风格,开始创作一些贴近实际的篇章。陈子昂就是这其中的一员。陈子昂写过很多诗篇,其中最著名的诗篇是《登幽州台歌》,这首诗篇非常著名。陈子昂还写了一些反讽的诗词。陈子昂是武则天时期的人物,武则天当政时,为了平定周边的少数民族,征集四川的百姓开伐蜀山,以此去剿灭羌人。
徭役给四川的百姓带来了很多的苦难,使得四川的百姓在种地时劳动力不足,很多人家收的粮食都不够食用。陈子昂在唐朝做过官员,虽然只是小官,但是陈子昂却一心为百姓谋福祉,使得百姓们能够在他的治理下安居乐业。唐诗是我国古代文化中的瑰宝,而陈子昂这些人是开唐诗风气的人,因此对唐诗的发展有着很大的贡献。正是有了这些唐诗,我们后人才能够从唐诗中看出唐朝时期的风土人情,知道了很多古代的事情。
陈子昂一生中,被发配从军两次,感遇就是他在从军中感受的真实表达。也是他对当时的时事政治的看法,同时也是他对自己人生经历的感叹。从陈子昂代表作中可以看出,他在从军的过程,有许多关于军队的见解,但他提出来后并没有人采纳。其实这也是他的无奈。他虽然有一腔的才能,但是却没办法施展出来。在第二首诗中,他感叹秋天易到,兰花容易凋零。
其实是说,时间过得很快,自己都快老了,但是自己的政治抱负却还没能施展出来。而就其代表作第三十八首来说,它主要是反应当时朝廷建立了大批的寺庙,而建这些建筑的钱都是来自民间,所以当时老百姓的生活并不幸福。他看到这一点就直接将自己诗歌吐槽的对象指向了朝廷,表明他对此事的不满。陈子昂代表作都是表达对当时政治的不满,以及自己人生难以如愿的愤慨。
陈子昂的诗歌,在当时是进步的,诗词内容的充实,再加上好不花哨却又简谱、刚强的风格语言,在那时候,对整个唐代的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以至于在陈子昂死后,他的好朋友卢藏用也为陈子昂编写了他死后留下的十个卷宗。
陈子昂的诗苍劲有力,风骨峥嵘就如他的性格一样刚正不阿,直言劝谏。读陈子昂的诗可以看出他与之前的风格发生了很大的不同,他提倡兴寄,风骨,认为诗歌应该朴实而充满生命,将之前的纤弱之气摒弃,将风骨成为了重头戏。所以陈子昂的诗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陈子昂虽然是靠赞美武则天上位的,但是他也是一个敢于实话实说的人。武则天准备在四川开凿蜀山,用于打击生羌人,陈子昂就向武则天述说百姓的苦难,提议取消这个计划。可以看出,陈子昂是敢于为百姓说话,哪怕是违了当朝皇帝的意思。陈子昂后来去了边塞,在边塞,他了解了戍边将士的辛苦,也了解边塞的百姓一边受到朝廷的徭役之苦,一边又受到当时的游牧民族的侵扰之苦。陈子昂将自己的所有感触写在了诗中,成为著名的边塞诗人。
陈子昂在年轻的时候是一个扶危救困的人,他不爱惜钱财,将钱财送给需要救济的人,因此在当地有着很好的名声。平时喜欢打抱不平,是很受人们喜爱的侠客。陈子昂还是一个善于创新的人,在当时,南北朝的诗歌还是有很大的影响。但是陈子昂却主张写诗应该有新的特色,应该将自己的情感在诗中抒发出来,这样才可以使得诗篇更有意义。陈子昂凭借自己的创新精神,为唐诗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成为了唐诗发展的推动人。
唐朝的诗人陈子昂最著名的唐诗要属《登幽州台歌》,这是一首乐府诗。这首诗歌是收到楚辞里的远游篇的影响,用了楚辞体的手法写作,增强了艺术的感染力。此诗通过描写登楼远眺,凭今吊古所引起的无限感慨,抒发了诗人抑郁已久的悲愤之情,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中那些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遭受压抑的境遇,表达了他们在理想破灭时孤寂郁闷的心情,具有深刻的典型社会意义。
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春夜别友人二首》是唐代诗人陈子昂告别家乡四川射洪,奔赴东都洛阳,准备向朝廷上书,求取功名时所作的组诗作品。这两首诗词是描述送别场景的,但是其中也抒发了自己的情感。陈子昂所做的这两首诗非常有意境,很多后来的文人都称赞这首文章。第一首先是写酒宴的场面,接着又抒发感情,表现出依依不舍之情。第二首既写了宴会的分别场景,又写了一些自己的感悟。因为自己要去往洛阳求官,就在诗中写出了对前途的向往。
春夜别友人二首
其一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其二
紫塞白云断,青春明月初。
对此芳樽夜,离忧怅有馀。
清冷花露满,滴沥檐宇虚。
怀君欲何赠,愿上大臣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