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三强居里 中国居里夫人何泽慧:不愿被介绍我钱三强夫人
两人的命运沉浮与共。他们在清华相识,共同学习、感知国家的危难、都前往欧洲,在那里度过了艰苦的战争岁月。两人结合后,一起从事科学研究,一起回国创业,经受了历次政治运动的风风雨雨。"文革"期间,钱三强被下放劳动,何泽慧也申请一起前往。
我记得有这样一个场景:在那片荒凉的土地上,两个人看到天上的星空,想到天空也是一个大的实验室,两个人制作简陋的仪器,观察彗星的轨道。他们都50多岁,在人生最好的年纪,没有了实验室。但我们看到了他们面对命运的坦然、平和,他们性格中的简单、纯粹。
与钱三强在中国科技史上的崇高地位相比,何泽慧的光芒是否被掩盖了呢?一次记者问她:"被介绍为钱三强夫人,你有什么想法?"她毫不客气地回答:"有人要介绍钱三强夫人我根本不去。"何泽慧一贯主张男女平等,不要怕社会上的习惯势力,为争取女性权利进行着不懈的斗争。
而在工作上,何泽慧更是严格要求自己。在法国与钱三强合作时,她就以其敏锐而细致的观察能力赢得了他的赞叹。而回国后,她始终处于科研的第一线,甚至可以说始终在关键的研究岗位上。
新中国核物理研究起步阶段,她领导了原子学研究所的实验方面工作。近代物理研究所成立初期,她负责"云室与照相板组",不久负责研究所四大方向之一的"原子核物理组",她亲手研制核乳胶。研究所重点转向原子能后,苏联援建反应堆和加速器,何泽慧在赴苏联的"热工实习团"中负责关键的加速器及反应堆上进行核物理实验研究的方面。
她领导"中子物理研究室"(二室),参与核武器研制任务。1961年后,何泽慧负责研究所四线一片中的"物理线"。1964年后担任副所长。1973年高能所成立,她任分管宇宙线的副所长,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研究所唯一能够开展实验研究的领域。
作为中国原子能物理事业的开创者,何泽慧在不同岗位上,不仅出色完成了科研任务,还发展学科,培养了大批人才。她的功绩将永远被人铭记!
在何泽慧生命的最后岁月里,时任总理温家宝每年都要拜访她。温家宝对她说:"您为国家作过贡献,国家和人民没有忘记您。这就是我每年来看您的原因!"
(作者系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副研究员,其所著《卷舒开合任天真:何泽慧传》已由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联合出版。)
何泽慧:沿着不同的道路
1911年居里夫人获得第二个诺贝尔奖,再没有别的女物理学家赢得过这样的世界性赞誉。何泽慧20世纪40年代在居里实验室工作,后来在中国成为核物理事业的一位领军人物。
在她所有的管理岗位上,何泽慧都集中精力发展其祖国的核物理研究,几乎涵盖了从创业到当前的各个阶段。例如,1956年她带领团队成功制成了接近世界最先进水平,对质子、α粒子、核裂片等灵敏的核乳胶。
1955年是一个重要年份,中国政府决定发展原子能。钱三强担负起创建核工业的主要责任,1958年,在苏联的帮助下,中国首个反应堆和加速器开始运行。何泽慧领导了近代物理研究所(后改名为原子能研究所)的中子物理研究室,对建立基础实验室设施,设计制造测量仪器,并研发各种类型的设备作出了重要贡献。
1966年前后,何泽慧因"文革"从公众视野中消失。直到1978年情况才有所改观,她作为政府代表团的成员访问了阔别30年的德国。同时,钱三强率领的中国代表团访问了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在那里超级质子同步加速器刚刚开始运转——稍后又访问了美国及其他一些国家,为提升国际科学合作而辛勤奔波。
经过不懈努力,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启动了,1988年10月16日实现首次碰撞。其间,何泽慧在高能所分管宇宙线和天体物理研究室,促进该领域的研究。在她的发起和推动下,通过国内和国际合作,高能所以前的宇宙线研究室在西藏甘巴拉山上建造了世界上海拔最高(5500米)的核乳胶室。
而且,研究室从零开始在北京附近施放越来越大的科学探空气球。与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同步,探测空间硬X射线的技术也发展起来。和以前一样,在何泽慧的主持和影响下,数代年轻的研究者很快成长并成为中国核物理和空间科学的带头人。
在钱三强逝世近20年后,何泽慧于2011年离世。直到几年前她仍坚持全天工作。她热爱她的祖国和科学,现在她已成为了二者的象征。
(本文由刘晓节译自《欧洲核子中心快报》2011年第12月期第29~3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