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梦空间》影评 庄周梦蝶 盗梦归来不看片【图】

2018-04-0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盗梦空间>9月1日全面公映 五岳归来不看山,西藏归来不看天,盗梦归来不看片.陆川说中国导演应该给<阿凡达>下跪,我不觉得:但<盗梦空间>(Inception),绝对让中国导演羞愧至极,因为其表达主题是"庄周梦蝶",洋人把老祖宗的议题执行得精彩绝伦.展示得淋漓尽致.影片不仅有显而易见的"梦蝶",更有"庄周晓梦迷蝴蝶"的那个"迷"字,以及<庄子>吞食天地的气魄.简而言之,是一部&q

《盗梦空间》9月1日全面公映

五岳归来不看山,西藏归来不看天,盗梦归来不看片。

陆川说中国导演应该给《阿凡达》下跪,我不觉得;但《盗梦空间》(Inception),绝对让中国导演羞愧至极,因为其表达主题是“庄周梦蝶”,洋人把老祖宗的议题执行得精彩绝伦、展示得淋漓尽致。影片不仅有显而易见的“梦蝶”,更有“庄周晓梦迷蝴蝶”的那个“迷”字,以及《庄子》吞食天地的气魄。简而言之,是一部“剪辑术>视觉冲击力>前景故事>背景世界观>人物”的电影,官能刺激无比商业、处理手法又极端实验。

这恐怕是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有史以来在画面上最倾注心力的一次,故事的大半在梦中进行自然是主要原因。“梦”是一个多么暧昧的东西啊,无拘无束、变幻莫测,恰恰成为 “好莱坞最后的映像作者”诺兰大展身手的华丽舞台。若没有取舍当然会陷入无聊,所以诺兰让梦以“无限趋近于现实的曲线”贴向现实,而后又使“梦中人”可以控制梦,多么胆大妄为的设定!

更应酿成话题的当然是所谓的“视觉盛筵”――这个词总算是用得其所。乍看之下与现实世界毫无区别,一点也不“爱丽丝”,但应留意两处异样:1、虽然逼真,但美得简直不真实;2、结构无序,美得令人不安心。造成如此感受的原因是:梦中的空间阴晴变幻,就在你以为总算惊醒时,其实仍深陷其中,仿佛是人的表情以及现代人给自己套上的层层假面。尤其是梦境世界的崩溃:时间错乱、重力紊乱、土崩瓦解、灰飞烟灭……总之,《盗梦空间》比《2012》更从真正意义上让世界毁灭了,而且不止毁了一个世界,破坏的快感超越以往任何一部灾难大片!

诺兰为造梦而把摄影、美术、视觉特效均用到极致,唯才是用的选角也称得上成全了各位演员,但比上述构成电影的元素都要关键甚至堪称举足轻重、统帅三军的是剪辑术。梦境有着明显区别于现实的剪辑节奏,而每当突入梦境或从梦境中穿越醒来的时刻,剪辑则更冲在前面。大刀阔斧留白给观众去琢磨的空间不小,敢于故意避而不谈并坚信你可以领会的判断力才真正是犀利果敢、大巧不工。

与斯蒂文・斯皮尔伯格的那种用最简形式来说明故事的剪辑精神天差地别,《盗梦空间》的剪辑术本身,跳到了画面最前端来阐述自己的主张、表达独立的思考,这种不可思议的感触前所未有,尤其是在高潮部分的几层梦境世界相继崩溃时的剪辑,绝对的革命!相比之下,《谍影重重3》的剪辑飞跃竟沦为自以为抵达天际的孙悟空,而《盗梦空间》的剪辑思想无疑是寂静俯瞰的佛祖。

于是,这部电影必然陷入争议。……有趣么?绝对有趣!但留存于心的更多是画面,故事反成弱势群体。我理解部分观众看过之后有可能倍感虚无,没关系,《盗梦空间》的主角本不是人而是映像,人不过一颗颗棋子罢了――这种“虚无”正是庄周梦蝶之后难辨梦与现实的迷乱。所以,你越有此虚无感,越说明诺兰的成功。

以往所接触过的相当一部分电影,都能让我们在观影过程中寻求到更多的人和人性,而《盗梦空间》把注意力拴在梦与现实的交织上,脑力用尽的同时情感却相对抽离,兴奋的维度迥异。这就是“用心看”与“用脑看”的差别。留给大家的除了若没有惊人创造力与执行力根本无法呈现的“失重状态格斗”、汤姆・哈迪可爱死人的幽默演技;便是那个按两个方向都能解释、且势必导致各派支持者甚至不惜寻找“伪证”来强加于人、并终将造成大规模观众理解争端的结局,其实暗藏作者诺兰妥协于续集法则的开放式算计。可惜大家还是会乖乖上套,我打赌今后三周探讨莱昂纳多到底醒没醒的文章必如雨后春笋……

比起被“小丑”翻弄驱遣的哥谭市与《暗夜骑士》,我更爱《盗梦空间》。原因很简单,本片所呈现的“庄周梦蝶”的虚无、迷乱,其实揭示出作者的另一层深意:现实与非现实境界的边境到底分清还是分不清为好?莱昂纳多和玛丽昂到底醒来还是醒不来才好?于是牵扯到一个更哲学的议题,知者幸,无知者幸?这点,无论对经济危机下苦苦挣扎的美国观众,还是对关心身外事程度几乎降到绝对零度以下的中国观众,都有莫大的共鸣。

最后,本着不剧透的原则给大家一些很低级的小提示:由于导演刻意模糊了现实与非现实的边境,再加上看过《骇客帝国》系列的人会先入为主,所以,对一般观众来说容易陷入混乱。但前面说过了,《骇客帝国》的非现实全是虚假且无关现实,而《盗梦空间》的非现实却在角色的精心设计与控制之下且最终能反作用于现实,所以世界观根本不同。

在此基础上,《盗梦空间》的这个非现实的“文件夹”是由被盗梦的用户本人和盗梦的侵入者共有的,彼此影响的结合方式、控制与反控制的博弈、以刺激被盗梦者“自觉”为目标的终极手段等……,完全进入了荣格心理学的集体无意识理论。甚至“六人盗梦团+女主角+目标”似乎都对应着荣格的八种人格。由于大大超出了我的知识范畴,所以也热切期待有专业人士针对这一点进行答疑,不胜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