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伯敏作品鉴 【绘画欣赏】王伯敏绘画作品
中国美术史学泰斗、中国美院博士生导师王伯敏,2013年12月29日晚7点在杭州故去,享年89岁。据其长子王大川说,父亲走得平静,去世原因是器官衰竭。 王伯敏是中国美术学院教授,美术学博士生导师、著名的美术史论家、山水画大家、诗人、当代文人画大师。
他是20世纪下半叶中国美术史学科研究领域的杰出带头人,五十余年撰有《中国绘画史》《中国美术通史》等6部美术专史,被称为“六史罕人”。在学术与艺术创作上,他皆有瞩目贡献,在2009年,王伯敏获得“首届中国美术终身成就奖”。
王伯敏曾自言:“诗、书、画是一生读书的余事……要求自己做个读书人。要做读书人,务必多读书,多行路。作为画画的人,还要师造化,不乏内营丘壑之功。
对此,我只能说自己向这方面努力。” 据了解,王伯敏告别仪式将于1月3日上午10时30分在杭州市殡仪馆举行。 得知王伯敏去世的消息后,范迪安发了一封唁电。在范迪安的心中,王伯敏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美术历史研究、书画理论研究领域的一代宗师。
范迪安说:“我们这些美术史论界的晚辈,都是受他的中国美术史和大量的书画历史研究与理论成果教育。他的去世,对美术史界是一个重大的损失。” 高士明称:“王先生是黄宾虹先生的弟子,他是中国画的实践和中国画的史学研究并行双修的一位学者。
”高士明还表示:“王伯敏的简化本史论从80年代就起到了普及教育的作用。他还主持少数民族美术史,同时也开了研究这个领域的先河。” 王伯敏,别名柏闽,笔名田宿蘩,斋号半唐斋。
男,浙江台州人,1924年生,中国著名美术史论家、画家。 1947年毕业于上海美专。后赴北平艺术专科学校研究班深造,既是徐悲鸿的研究生,又是国画大师黄宾虹的弟子。
王伯敏花五十年时间,撰写美术界所迫切需要的六部美术专史,把我国美术史的研究推进了一步。他以超前的悟性与创见,对古今书画艺术的评论,提出更新、更深层面的理解。有的编著填补了我国以至东方美术史研究的空白;有的著作被国外学者翻释,出版外文本。
王伯敏是二十世纪下半叶中国美术史学科研究领域的杰出带头人。 1988年9月,王伯敏主编的《中国美术通史》获得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颁发的“中国图书奖”。 1992年国务院授予王伯敏“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荣誉称号。
现任中国美术学院教授,美术学博士生导师,敦煌研究院兼职研究员,杭州画院名誉院长,杭州市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全国美协曾推其为“卓有成就的美术史论家”。
王伯敏是中国美术史界的优秀代表,也是中国美术史这门学科的杰出带头人。他以独具的慧眼,极高的悟性,超前的创见,开拓性地编著了《中国绘画史》、《中国版画史》、《中国美术通史》、《中国少数民族美术史》、《中国绘画通史》、《中国画构图》、《唐画诗中看》、《古肖形印臆释》、《水墨画纵横谈》、《柏闽诗选》、《黄宾虹画语录》等四十多种专著,壹千多万字,在国内外出版。
还有二百多篇论文在国内外报刊发表,并出《王伯敏美术文选》。
《中国版画史》。系统地阐述了中国版画的发展,着重介绍明代版刻绘画的辉煌成就,为我国历史上出版最早的版画专史,被日本和英国翻译出版。五十万字的《中国绘画史》。既介绍画家,品评绘画作品,又述说绘画理论的发展。
是我国于建国后率先出版的画史专著,在我国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稳定了画史的编写体系,也是在本世纪下半叶具有较大学术价值的画学史著作。该书首获国家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中国美术通史》。王伯敏主编,全书二百五十万字,既勾勒了美术演变进展的脉络,又概括了美术发展的规律,堪称中华民族上下数千年美术艺术的缩影,标志着中国美术史研究的一个里程碑。
此书荣获中国图书奖。在庆祝国庆五十周年之际,又获文化部首届文化艺术学科优秀成果奖。
王伯敏艺术史学馆于2007年12月奠基修建。由中联程泰宁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坐落于在王老家乡浙江省温岭市石夫人峰脚下的锦屏公园内,环境清幽。该馆占地1450平方米,建筑面积2700平方米,分为陈列展示区、公共服务区、藏品库房及办公区四个区域,主要陈列王伯敏先生捐赠的手稿、著作、艺术作品及其收藏品等,将成为展示王老美术史论研究及艺术创作杰出业绩的一个窗口和开展文化交流、学术研究、艺术创作等活动的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