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健先生 专访倪健:中日友好的种子在生根、开花甚至结果
中日友好的种子在生根、开花甚至结果
团中央国际联络部部长、全国青联主席助理倪健接受新华网。李非 摄
主持人:我听您反复提到了1984年和1985年,我记得有一篇稿件里写着“3000名日本青年访华应该说是开创了两国交流史上空前的创举”,是不是也可以理解为当年种下的种子,播下的种子现在已经对整个的两国国民感情的提升,对于两国青年感情的提升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呢?
倪健:是的,时隔24年了,1984年的中国政府邀请三千名日本青年访华。应该说在这20多年当中,尤其是在中日关系面临困难的时候,我们经常能够感受到当时来中国参加中日交流的三千名日本青年,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为日本对中国的了解,在中日关系困难的时候敢于站出来呼吁中日友好,来强调与中国保持接触和交流,他们发出的呼声往往是最多的。我也多次听我们驻日本的前任大使,驻日本的一些外交官,包括接触一些我们到日本进行交流的团组,回来经常和我说,在日本,无论是在东京、大阪这样的大城市,或者到地方,甚至到一些农村,时时能感受到对中国很友好的一股力量,而他们正是1984年应中国政府邀请到中国访问的那批人。所以我觉得那次中国政府对他们的邀请,以及他们在中国的访问尤其是交流是成功的,他们确实为中日友好的交往撒下了种子,在20多年过程中种子在日本生根、开花甚至结果了。
主持人:倪部长,现在我们了解日本的渠道很多了,包括像一些年轻人看日剧,包括通过其他媒体的介绍,他可能从方方面面会去了解日本,这次去的年轻团员中,当他们真正到了日本,看到了一个真实的日本之后,他们是一个什么样的感受?他们对两国之间未来关系的发展做了一个怎么样的评价呢?
倪健:应该说我们很多青年代表到日本之后有一个很大的感受就是去和不去大不一样。以前有的团员没有去过日本,往往是通过媒体,通过个人的想象,通过一些其他的渠道来了解日本,然后去了之后回想一下,确实对日本的认知认识还是比较肤浅的,应该说中日两国之间,随着这几年关系的发展,尤其是人员交流数量已经不少了,应该说在国别之间、双边之间交流、人员往来之间中日之间是最多的,我记得是500多万。但是与此同时,伴随着中日两国都在发生着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仅是指经济的变化,还包括社会等综合的、多方面的变化。我个人总觉得这种交往,尤其是人员往来,包括旅游等,确实不少了,但是交流得还不够。因此,对日本人来说,包括观光客来说,对中国的长城,对我们的故宫等观光地了解很多,但是对中国的老百姓在想什么,具体在过什么样的日子,怎么样生活和学习的这种具体事情了解得并不多。
主持人:咱们也一样。
倪健:对,反过来也一样。我们中国人真正到日本去的,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人员也不少,但是真正日本人到底在想什么?日本人是怎么回事?了解也还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