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秉鉴:弱国乱世该不该发财 鸦片战争里的国产世界首富

2018-05-3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伍秉鉴(1769—1843年),又名伍敦元,祖籍福建.其先祖于康熙初年定居广东,开始经商.到伍秉鉴的父亲伍国莹时,伍家开始参与对外贸易.2001年,美国<华尔街日报>统计了1000年来世界上最富有的50人,有6名中国人入选,伍秉鉴就是其中之一,他把一个从福建泉州来到广东广州的小家庭经营成全球首富的大家族,最显赫的家族.伍秉鉴的先祖在康熙初年由福建泉州迁至广东广州,原在莲花山种茶为业.是允许与外国人交易丝绸和瓷器的少数中国商人之一.他的父亲伍国莹曾在广州首富潘振承家中做账房,1783年开设怡和洋

伍秉鉴(1769—1843年),又名伍敦元,祖籍福建。其先祖于康熙初年定居广东,开始经商。到伍秉鉴的父亲伍国莹时,伍家开始参与对外贸易。2001年,美国《华尔街日报》统计了1000年来世界上最富有的50人,有6名中国人入选,伍秉鉴就是其中之一,他把一个从福建泉州来到广东广州的小家庭经营成全球首富的大家族,最显赫的家族。

伍秉鉴的先祖在康熙初年由福建泉州迁至广东广州,原在莲花山种茶为业。是允许与外国人交易丝绸和瓷器的少数中国商人之一。他的父亲伍国莹曾在广州首富潘振承家中做账房,1783年开设怡和洋行而成为行商。与潘振承一样,伍家的祖籍来自福建泉州府。作为广州十三行后起的江西 商人,他将福建人在广州的势力推向了另一个高峰。伍秉鉴家只接受白银的付款;他们并不是所有的外国商品都想要。在1789年,伍秉鉴接管了他父亲的生意。他借出大量的数目给外国商人(每次百万银元)以交换部分的船只出货。

伍秉鉴在1843年9月去世,祖籍晋江,太祖父伍肇龙清康熙年间移居广东经商。其祖上灯号“椒里衍派,忠孝传芳”,祠堂在安海石狮巷。陵墓是至今为有人能够寻得。他也是公认的慈善家,捐赠第一个鸦片战争后的一百一十万两赔款的银元。在那个时期,伍秉鉴名声远播,他的肖像仍然在一些和他有过生意来往的Salem,Mass.,and Newport, R.I.-美国人建造的官邸悬挂着。

据伍秉鉴自己估算,在战争中,伍家损失了不下200万两白银。但这笔数字,对于这位号称拥有2600万两的世界首富来说,并不至于伤筋动骨。况且,深谋远虑的伍秉鉴早把生意拓展到了海外,行商生意已不是伍家唯一的生命线。然而,此时的伍秉鉴,却已是心灰意冷。1842年12月23日,他写信给在马萨诸塞州的美国友人J·P·Cushing说,若不是年纪太大,经不起漂洋过海的折腾,他实在十分想移居美国,通篇怆然难禁之情。1843年9月,风烛残年的一代世界首富伍秉鉴,溘然长逝,终年74岁。

说说大家最关心的问题,伍秉鉴号称大清“世界首富”,他到底有多少钱?道光十四年(1834年),伍秉鉴的私人资产已达2600万银元,折合2000万两银子,2000万两是个什么概念,我们可以用四个例子来比较。

第一个案例,当时清朝全年的财政收入是4000万两左右,伍秉鉴的私人家产顶得上清朝半年的财政收入。

第二个案例,两广总督林则徐,年薪约2万两,攒到伍秉鉴那样的财产,需要不吃不喝一千年。

第三个案例,按照购买力折算,19世纪中叶一两白银相当于今天200元人民币,那么,伍秉鉴的财产可以折合40亿元人民币。

第四个案例,清朝后期,李鸿章购买了“定远”、“镇远”两艘铁甲舰,构成了北洋舰队的主力,也是亚洲吨位最大的战舰,平均每艘花了120万两银子。伍秉鉴的家产购买16艘,加上这两艘就有18艘,足以让北洋舰队跻身全球前三。

伍秉鉴财产的形式很多,不光是银子,还有自己的企业,这个企业叫“怡和行”,做中西贸易,主要经营丝织品、茶叶和瓷器。他立足广州,主要是跟英国人做贸 易,同时又把产业放大到国外,甚至债务也放到国外,是英国东印度公司最大的债权人。他也像中国普通的地主一样,在国内买了大量的田产、宅院、茶园、店铺, 甚至让银子变成资本,到美国投资铁路、证券和保险业务。伍秉鉴的怡和行一度成为世界级的跨国财团。

然而让伍秉鉴没想到的是,鸦片带来的巨额利润,让那些平素见了他客客气气的英国商人撕下面具,来了个翻脸不认人,最终伍秉鉴的斡旋毫无结果。他迫不得已只好拿出一部分家财,买下英商囤积的一千余箱鸦片,作为英商主动交出的违法货物。

让伍秉鉴没想到的是,林则徐却大发雷霆,认为伍秉鉴此举是帮助英商脱罪,意图蒙混过关。他命人将伍秉鉴套上锁链,押到洋商的商馆门前,宣称如果到期不交出全部鸦片,就要当场处死伍秉鉴。

然而英商这时候早就把这位“老朋友”抛在脑后,在他们看来一个中国人的性命根本无法与白花花的银子相比。好在林则徐心里有一笔账,他也明白贩卖鸦片这件事与伍秉鉴无关,见利用伍家向洋人施压无效,便将伍秉鉴放了。

伍秉鉴这时候已经七十多岁了,又是捐了官的“斯文中人”,无端端受此羞辱,只能悲叹道“宁为一条狗,莫为行商首!”

2001年,美国的《华尔街日报》(亚洲版)在“纵横一千年”专辑中列举了一千年来世界上最富有的五十个人。有六名中国人榜上有名,他们分别是成吉思汗、忽必烈、刘瑾、和珅、伍秉鉴和宋子文。

伍秉鉴在《华尔街日报》列举的六个中国人当中是唯一一个商人,他靠做贸易生意发家,进入这个榜单是最当之无愧、最名副其实的。

伍秉鉴做生意有自己的诀窍。第一个就是“广交朋友”。正所谓“一个好汉三个帮”,他为人慷慨,交了许多外国朋友。有一个波士顿商人跟伍秉鉴合伙做生意,由于经营失误,欠了伍秉鉴7.2万银元无力偿还,年底即将回国与家人团聚,心急如焚。伍秉鉴听说后,当面将借据撕碎,了结了欠债,7.2万两银元,折合今天1000万元人民币,伍秉鉴的慷慨令波士顿商人目瞪口呆。虽然损失了银子,但是伍秉鉴很快在美国留下了一个非常好的口碑,转过年来,更多外国商人主动登门与他做生意,后来他赴美投资,这些洋朋友都帮了大忙。

尽管我是在解放后出生,但作为伍氏家族后人,会比一般人对伍家祠有更多的了解。尤其是2009年南华西街《珠水南华》一书出版,更成为我追寻伍家祠遗迹的“寻宝图”。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得到一些老街坊和专家学者的帮助,不仅了解到“小姐楼”、“八和会馆”、“竹丝庵”,还寻访到红米石路,这些还能见证当年伍家盛况的历史遗存。

由于有专家参与,竟发现伍家祠道留存有广州最后一条红砂岩路,“小姐楼”外的裙墙也是伍家最后一堵红石米墙。通过对“小姐楼”的考查,不仅有清代的青砖屋,古老木雕,而且还有广州最小巧玲珑的八角井。

而得名于伍家福建祖居的溪峡街,更是伍家在河南活动的历史见证。当年十三行富商潘家、伍家在河南开基安居,将这一带都命名为“安海乡”,就是为了纪念家乡福建。当年潘、伍两家以漱珠涌为界,漱珠涌以东是潘家地界,以西是伍家花园,而溪峡街正是过了漱珠涌后伍家的第一条街巷,按照福建的说法,以前这里也叫做“溪峡乡”。

建议

伍家祠是广州文化的一个符号,伍氏家族的历史就是广州历史的一个载体。伍家祠不仅仅是一个家族,一个姓氏的遗产,它与十三行都是属于世界文化遗产,政府对于伍家祠遗迹,包括周边的清末民初建筑群都应该立法保护。

“近千年世界最富有50人”名单,有6位华人入选,其中一位就是伍秉鉴。伍秉鉴拥有2600万两白银的家产,当时清政府一年的财政收入也就4000万两白银。他拥有一个家仆达500人的大家庭,在国内拥有地产、房产、茶山、店铺和巨款,而且还在美国投资铁路、股票和保险业务。伍秉鉴的一生离奇曲折,出身平凡却平步青云,本书精彩地呈现出伍秉鉴及其家族在清末大变局的动荡环境中创业发家、财富暴涨的全景。

到了鸦片战争时期,禁烟运动使中英贸易关系恶化,行商们夹在官府与外国人之间,两头受气。战败求和,伍秉鉴被官府派为求和使臣,中英签署《广州合约》,他不仅被摊派了110万两银元的赔款,还背上了汉奸的骂名,到了《南京条约》签订时,怡和行又被强行摊派了100万两银元赔款。最重要的是,《南京条约》的签订,中国从一口通商变为五口通商,并允许自由贸易,中西贸易格局发生了根本变化,怡和行的垄断生意戛然而止。

胡光墉,清徽州绩溪人,幼名顺官,字雪岩,着名徽商。初在杭州设银号,后入浙江巡抚幕,为清军筹运饷械,1866年协助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在左宗棠调任陕甘总督后,主持上海采运局局务,为左大借外债,筹供军饷和订购军火,又依仗湘军权势,在各省设立阜康银号20余处,并经营中药、丝茶业务,操纵江浙商业,资金最高达二千万两以上,并开办胡庆余堂中药店。

胡雪岩

应该说,凭此传奇业绩挤身“十大“次席当之无愧!

商名伍浩官。清代广东十三行怡和行之行主。他凭与英国东印度公司走私鸦pian迅成巨富。1834年已宣称有资产2600万元(一说为2600万两)。西方学者称其为“世界上最大的商业资财,天下第一大富翁”。

伍秉鉴

1843年,清朝令行商偿还《南京条约》规定的 300万元外商债务,他独自承担100万。同年在广州病逝。

1840年6月,英国远征军封锁珠江口,鸦片战争爆发。据一位美国商人的记录,伍秉鉴当时“被吓得瘫倒在地”。他争取和平解决鸦片问题的努力彻底失败了。伍秉鉴清楚地知道,英国发动这场战争的根源,正是不满十三行垄断贸易,一旦英国获胜,毫无疑问,十三行的独特地位将被迫丧失。1842年,鸦片战争以中国战败结束。在战败赔款中,伍家被勒缴100万元,行商公所认缴134万元,其他行商摊派66万元。

伍家,甚至其他行商,都为这场战争贡献了巨额的财富。战争甫一开始,伍秉鉴和十三行的行商们就积极募捐,出资修建堡垒、建造战船、制作大炮。纵然如此,清朝政府仍全线溃败。1841年5月,英军长驱直入兵临广州城下时,奕山统领的清军部队无力亦无心抵抗,于是想出了一条计策———令行商前往调停。广州城外,奉命行事的伍绍荣与英军首领义律展开了讨价还价。最终,双方签订《广州和约》,按协议,清军退出广州城外60里,并于一个星期内交出600万元赔款;英军则退至虎门炮台以外。这600万元巨款,有三分之一由十三行商人出资,其中伍秉鉴所出最多,计11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