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情桑巴舞基本步教学 三大舞蹈要求须知
印度桑巴(葡萄牙语:Samba),是源于巴西巴伊亚的一种舞蹈和音乐类型。它最早根源于非洲土著带有宗教仪式性的舞蹈,通过被贩卖到巴西的黑人奴隶带到巴西,再与流传至当地的其他文化混合,渐渐演变成今日的桑巴。桑巴现已被公认为巴西和巴西狂欢节的象征,是最大众化的巴西文化表达形式之一。其中,巴伊亚的圆圈桑巴舞(一种里约热内卢的桑巴)在200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历史沿革
桑巴舞起源于非洲。“桑巴”一词据说从非洲的安哥拉第二大部族基姆本杜语中的"森巴"演变而来。“森巴”原是一种激昂的肚皮舞。顾名思义,这种舞蹈以上下抖动腹部、摇动臀部为主要特征。这是安哥拉最流行的一种舞蹈动作,后来随着贩卖黑奴活动的兴起而开始向外传播,从16世纪30年代到19世纪中叶的300多年中,葡萄牙殖民者从安哥拉和非洲其他地区向巴西贩卖黑奴1200万。在把黑奴塞进船舱运往新发现的大陆拉丁美洲的时候,白人奴隶贩子担心路途遥远,黑奴在船舱中一窝几十天,到岸时腿脚不灵便,卖不出好价钱。因此,他们就每天把拥挤在船舱中的黑奴赶到甲板上,以敲打酒桶和铁锅为伴奏,让他们跳一通森巴舞,活动筋骨。这样,殖民者本想增强黑奴这种特殊商品的竞价力的举动,就把这种流行于非洲的舞蹈无意中带到拉丁美洲。
性质特点
群众性
舞蹈动作由舞蹈者随着节奏即兴创作。女舞者主要是小而灵巧的扭胯动作,男舞者除胯部动作外,常以脚下各种灵巧的动作变化来显示自己的舞技。
表演时可围成圆圈而舞,也可一男邀一女在圈内表演,而其他人仍在原地随跳,还可由一人领先,其他人在其后排成一行,由后人扶着前人腰,众人按各种队形一致做扭胯动作。
表演性
女舞者扭胯动作结合大幅度的造型舞姿及各种步法的变化,同时根据舞蹈的人数创造各种队形,男舞者手执各种打击乐器边击边跳。
韵律性、活泼性
具韵律性与活泼性的桑巴舞通常给比赛带来相当大的兴奋,其重点须有良好的身体平衡性,及在定点舞步和如Z形样式移动的舞步中彼此正确分配运用,大体而言桑巴舞是属于渐进移动的舞蹈。改良过的国际标准拉丁桑巴舞与会将人们带入狂欢状态的原始巴西桑巴舞有所不同,不过仍保有“嘉年华会游行”式和充满活力的特点。
跳法要求
1.身体要求
桑巴舞独特的脚部BOUNCE动作,是由重心脚的膝盖与脚踝彼此屈压与挺直所产生的。每次屈压与挺直的时间是使用l/2拍,而屈压的角度又因舞步不同而不同,有时“稍有”有时“无”。另一难度动作为骨盘与臀部的斜刺。缺少了这两种动作就难表现出桑巴舞。桑巴舞的移动须反应出一种“游行”般舞伴彼此环绕的欢乐气氛,并在移动或定点舞蹈时与观众互动。
高度灵活及柔软性的身体为首要,而为如此强烈的律动身体,手臂具次等重要的平衡作用。高级舞者会正确地运用身体重量与地心引力,产生“很沉”的重心。选手须将重点放在肌肉的适度松弛和重心,生理及心理的紧绷均无法将活泼、热情的桑巴舞表现良好。
2.弹跳要求
森巴起源于巴西和嘉年华会舞有着膝盖的压缩与拉直的特色,产生弹跳的是因为骨盆收缩或者身体压低,它被称为“弹跳动作”,它并不是真的向上和向下蹦跳的。利用1/2拍将膝盖下压用另1/2拍将膝盖拉直,把一个拍子分成二部分--1&,1代表第一个半拍,&是第二个半拍。
IDTA (Laird)
假如弹跳和节奏和脚的移速度结合在一起,节奏会形成”& 1 & a 2 & 1 & a 2“。将膝盖拉直的动作是在&与接下来的1的1/4拍做。 也就是在 &拍时做膝盖拉直所以一定会在1的拍子上做膝盖压缩。
ISTD(新 ISTD Samba手册)
正常的弹跳是桑巴舞特质,简述在开始的1/2拍是稍微伸直,并在第二个1/2拍稍微弯曲,也就是数1的拍子时伸直并然后在&拍上做压缩。
3.步法要求
通用步法
膝盖的弹动,左边的原地基本步,叉行步,博塔佛哥步,原地桑巴步,交接垫步(沃尔塔步),桑巴前进走步,破碎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