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线传媒被曝将再裁员10% 已连续3年进行大规模裁员

2018-04-0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最近,光线内部人士透露了一则消息,光线传媒副总裁李晓萍在上周一的全体员工例会上宣布将裁员10%.不过,已经经历过2016年突然宣布裁员20%的光线员工,已经不像去年那样反应激烈."老板一直觉得底下不干事的人太多了.这次裁员不针对任何部门,全公司范围裁.其实去年除去先看网络大规模裁员,其他部门也都有裁员名额,按照上一年的绩效考核,比如参与的项目,平时表现是否积极等,实施末位淘汰.只是去年很多校招生吃亏了,刚进公司没多久没什么业绩,自然就被刷下去了."一名光线内部员工表示."目前

最近,光线内部人士透露了一则消息,光线传媒副总裁李晓萍在上周一的全体员工例会上宣布将裁员10%。

不过,已经经历过2016年突然宣布裁员20%的光线员工,已经不像去年那样反应激烈。

“老板一直觉得底下不干事的人太多了。这次裁员不针对任何部门,全公司范围裁。其实去年除去先看网络大规模裁员,其他部门也都有裁员名额,按照上一年的绩效考核,比如参与的项目,平时表现是否积极等,实施末位淘汰。只是去年很多校招生吃亏了,刚进公司没多久没什么业绩,自然就被刷下去了。”一名光线内部员工表示。

“目前还没有听说有人被约谈,不过应该会跟去年一样,慢慢地一个个走掉。”另一名光线员工表示。

事实上,从2015年开始,这已是光线传媒连续三年大规模裁员。如果说2015年裁员是需要解散重组电视事业部,2016年裁员20%主要解决先看网络的战略调整。

光线传媒2016年年报显示,其员工人数已从2015年的342人锐减至272人。

目前,光线方面并未就数娱梦工厂的相关问题作出回复。

不过数娱梦工厂发现,光线最近也在招新,包括传统的二三四线城市的发行人员,常规的新媒体运营、文案、平面设计师以及目前正在扩张的电商业务等岗位。

连续三年大规模裁员

事实上,光线此前曾考虑成立包括小成本电影业务的新部门,还曾发起过内部竞选,让员工提交提案来竞选新部门的领导,然而至今没有什么动静,员工反而先等来了裁员的消息。

2015年年中,光线解散重组了曾经引以为豪但当时日渐式微的电视事业部,部分员工被分配至光线影业、光线与360合资的视频网站先看网等其他业务条线。

但随着2015年11月360的撤出,光线在通过启用全新团队独立研发新产品,并试图让先看网承载光线自制网剧业务的努力失败后,2016年9月,光线迅速将先看网市场部以及运营部整体裁撤,员工也从100多人仅剩30余人留守。

王长田在随后接受采访时还表示,裁员是为过去的一些错误决策和判断买单,并且光线必须改掉人员过剩,人浮于事这些弊病,裁员对光线而言并不是一件负面的事。

而随着公司业务重心的调整,人才结构的调整也不可避免,原本电视人居多的光线正面临着迭代更新问题。比如光线在成立彩条屋后,曾有与光线动画业务有联系的业内人士告诉数娱梦工厂:“彩条屋不缺好项目,但缺少懂项目的人才,尤其是剧本方面,以至于一些项目停在那里没有进展。”

此次裁员为哪番?

如果说2015年和2016年的裁员更多是战略方向上的调整和转型,那么此次裁员,精简人员、控制成本以应对资本寒冬的色彩则更加浓厚。

“今年国产电影的票房表现不好,竞争激烈的情况下裁员可以压缩成本。”一位券商传媒分析师向数娱梦工厂表示。

“集中度和门槛越来越高,行业项目资金筹措变困难,政策收紧使得资本难进入。”在今年4月份的投资者交流会上,王长田一开始就如此表达了对去年以来电影行业发展趋势的看法。

事实上,光线的管理费用从2014年的5383万激增到2016年的1.5亿,增长近3倍,2016年管理费用相比2015暴增74.32%,而华谊和华策2016年的管理费用相比2015年增加了30%以上。而最新的一季度财报则显示,光线总营收为6.09亿,同比增长34.96%,净利1.85亿,同比下滑12.99%。

而在去年9月份开始的裁员20%的动荡之后,董事长王长田在去年年底的一封致全体员工的信中表示,“我们将在今年年初平均提薪15%的基础上,年内再平均提薪20%。”

这是典型的向优秀员工倾斜资源的做法,但对光线来说,成本却大大提高了。对比光线2015年和2016年年报会发现,自去年裁员20%之后,光线的员工数从342人减少为272人,其中裁撤最多的是生产人员,从百余人降至31人,而销售人员则从79人增至103人。

虽然总体人数一直在减少,但光线的人工费用却一 直在增长。2014年到2016年这三年来,其人工费用分别为1583万、2782万以及4668万,以每年70%左右的速度增长。

“公司说现在的人太多了,只想留下最优秀的员工,也是因为权衡人力成本,要给新业务的员工空出位置。”在去年裁员之时,光线传媒一位内部人士就曾表示。

光线离制片人公司还有多远?

那么,向来以“内容公司”自居的光线传媒,又是秉承怎样的“用人观”呢?

去年11月,王长田在三季报披露之际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未来光线将变成制片人公司,“这也是最好的电影公司的产业模式”。

王长田当时亦表示,未来光线将砍掉大部分的纯制作人员,建立公司内部制片人制,在人力上极大地解放。光线要培养一个强大的制片人队伍,由这些制片人内部制作电影或者和外部合作,希望每一个项目都与行业内最合适做这件事的公司进行合作。

“纯制作人员在影视公司里薪酬是相对来说比较高的,裁撤这些人员有利于降低成本。”一位影视公司从业人士如此解释。

将内容看得越来越重要的王长田,正在试图通过构建项目核心人才体系在上游掌握更多的主动权。但对于以娱乐新闻起家,以发行业务壮大的光线来说,培养独立制片人的过程也许并不容易。

2016年12月,在公开信中,王长田不忘向全体光线的员工表示,光线想成为一个伟大的电影公司,并在103年后还能存在,“我会一如既往的做这个行业里最勤奋最抠门的老板。”马云曾说过阿里巴巴要做到102年。

在那封信中,王长田同时感叹,“我们想要内部培养的20个影视剧制片人,你们现在在哪里?寥寥无几且磕磕绊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