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可以“矫情”到底 无知大学生被困深山
登山(mountaineering):是指在特定要求下,运动员徒手或使用专门装备,从低海拔地形向高海拔山峰进行攀登的一项体育活动。登山运动可分为登山探险(也称高山探险)、竞技攀登(包括攀岩、攀冰等)和健身性登山。
登山设备要适应登山运动的环境条件,在设计、选材、用料、制作上要尽量使其轻便、坚固、高效,并能一物多用。经常出外进行登山野营活动对人体有很大的好处,从医学角度来说,它对人的视力、心肺功能、四肢协调能力、体内多余脂肪的消耗、延缓人体衰老等五个方面有直接的益处。
想在新年第一天看到最美的日出,12名没有专业装备和登山经验的大学生决定:2015年12月31日出发,登上海拔2434米的雪山赵公山顶峰。浪漫的想法很快被现实打破:预期不足、体力不支,其中8名大学生被困在海拔2100米的山上。黑夜降临,雨雪飘落,气温降到零度以下。
当晚7时许,都江堰警方接到报警求助。30余名救援人员连夜上山,在结冰路面上步行3个小时,终于在2015年12月31日23:10找到8名被困大学生。这次跨年营救总共历时12个小时,2016年1月1日7时许,这8名大学生全部被安全转移到山下。据了解,另外4名大学生已跟随专业登山者登顶。
前天上午,被救的大学生都已经安定下来了,我们随机采访其中一位女学生,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的陈静(化名)躺在宿舍的床上,彻夜未眠的疲惫包裹着这个大三女生,但是2015年12月31日夜至2016年1月1日晨的整个登山求救被救援的经历,让陈静又处在一种懊悔、焦灼和庆幸中。
陈静说:“我们这12人中,无一人提前准备了登山装备,无一人有赵公山雪线以上的登顶经验。事后想来,我们是在拿生命安全开玩笑。”“组团登上山顶,去看新一年的日出。”这个想法在2015年年底被该校一名文姓男生提出,随后共有12人报名参与,登山的地点被选在青城山的主峰——海拔2434米的赵公山。
2015年12月31日,12人从学校出发,前往青城山,这样一支毫无登山经验,没有登山装备的大学生队伍就这样出发了。下午3点,众人开始登山,越过赵公山雪线后,道路越来越不好走,众人的体力也越来越差。突然,一名女生摔倒后,重重地砸在一名男生的身上,两人都摔倒在地受了伤。
2015年12月31日晚7点30分许,体力不支的众人选择了报警。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一专业登山队路过,有4名大学生表示,愿意和登山队一起登顶并寻求救援,包括陈静在内的另8人原地等待救援力量。
2015年12月31日23:10,警方和当地的向导历经曲折,终于找到了陈静他们。陈静说,她跟在一个40多岁的王姓救援者背后,一路上不晓得哭了好多次。“又是愧疚,又是难过,又是感激,又是后怕……”陈静说,“我一辈子都会感激救命恩人。”
但是,也有知情者告诉记者,其中有的大学生有点不懂事,有一个女孩并未受伤,却路都不愿意走,由一名60多岁的向导村民背到山下,到达山下后,女孩被放下。但在过一个小桥时,女孩却对救援人员说:“你再背我过去吧。”陈静也从侧面向记者印证,是有这么一名女孩子“太矫情”,不仅被背下山,还在被救援后四处打电话给所有参与登山的人,表示不要向任何人提起自己也参与了这次登山。
而在都江堰警方这边,自当晚7时许接到这些大学生报警求助后,就立即忙碌起来。当晚8时许,包括民警、消防官兵在内的30余名救援人员到达山下,“由于山中通信条件恶劣,信号断断续续,救援人员一时无法确认被困者的方位,这给救援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
“救援的主要困难是能见度低、低温寒冷、天有雨雪、路面湿滑等,救援人员徒步行走3小时,终于在山中的密林里发现了8名大学生。”“救援人员立即提供简单的食物补给。”
23点20分,鉴于8人身体状况不佳,“救援人员决定分批转移被困人员,2名体力严重透支的大学生由救援人员背下山,其他被困人员采用搀扶的方式帮助他们下山。”据办案民警透露,被困人员一共分为4批转移,截至昨日7时17分,8名大学生全部被安全转移至山下。
通过3小时的营救,大学生终于从深山出来,相比一群无知又矫情的大学生,救援队的民警和村民就显得伟大了。一时的冲动让一群毫无准备的大学生被困深山,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雨,走出学校还有更多磨练等待你们,希望你们通过这次经历能有所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