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十种风味小吃的传说 你知道哪些
在中国最不缺的就是美食啦,各地的风味小吃更是深受人们的喜爱。关于风味小吃的传说大家知道多少呢?大家知道我们经常吃的风味小吃都是什么出现的吗?有兴趣的朋友就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一些关于中国的风味小吃的故事吧。
腊八粥
传说一:朱元璋早年曾讨过饭,有一年腊月初八,他已经几天没吃饭了,饥寒交迫,忽然他看见一只老鼠钻进了洞,他想抓老鼠吃,就挖开了鼠洞,在里边却掏到一些米豆杂粮,于是他熬了一锅粥吃,免于冻饿而死。当了皇帝后,每到腊月初八这一天,他就要熬粥吃,以作纪念,也含有忆苦思甜之意。
传说二:岳飞遭奸臣陷害,被扣军粮,百姓闻讯,户户送去粥饭,岳军混合而食。这天正好是腊月初八,以后这个日子,百姓们都要煮腊八粥,怀念岳飞和岳家军。宋代最盛行喝腊八粥,无论宫廷、官府,还是寺院、百姓家,都争相煮腊八粥。《武林旧事》载:“十二月八日,即寺院与人家用胡桃、松子、乳蕈、柿、栗之类作粥,谓之‘腊八粥’。”亦叫“五味粥”或“八宝粥”。
天津“狗不理”包子
据传“狗不理”包子店开业于清同治年间,店主姓高名贵友,乳名叫“狗仔”。据传,高贵友小时候的脾气很倔强,倔起来连小狗来逗都不理睬。因此,街坊邻居都取笑他,叫他做“狗不理”。后来,高贵友去学厨艺。他制作的包子不仅选料十分讲究,而且技艺十分独到;味道更是十分鲜美,具有鲜明的特色,因而深受广大食客赞扬与青睐。慈禧太后慕名品尝后,“龙颜大悦”,不禁也大加赞赏。从此,这种包子“一登龙门,声价十倍”,也就闻名遐迩,生意越来越红火,慕名前来品尝包子的顾客与日俱增,纷至沓来,常常令高贵友忙不过来。
后来高贵友突然急中生智,想出了一个经营新点子:即使店内桌上放上几大箩洗干净的筷子,顾客们想买包子,他要求先把零钱放进碗内,然后他便照碗里的钱多少按价给包子。顾客们吃完包子,放下碗筷就离店,而高贵友忙得自始至终不发一言。于是街坊邻里们都取笑他说:“狗仔卖包子,一概不理睬”。后来,好事的街坊们就把他的包子店取名“狗不理”;把他制作的包子叫做“狗不理包子”,而高贵友也不表示异议。此店名一经传开,远近闻名,一直传至今天,可谓久盛不衰。
京菜“叫化鸡”
京菜中有一道名菜,其菜名很有趣,叫“叫化鸡”又叫“富贵鸡”,用截然不同的贫富两极词汇来命名这道菜是有来由的:“叫化鸡”原出于浙江杭州,是一些穷苦难民即“叫化子”或偷或讨来的鸡,经过烧热的土句熟而成,本是不登大雅之堂街头菜。当年乾隆皇帝微服出访江南,不小心弄得破衣烂衫流落街头。
其中一个叫化子头看他可怜,便把自认为美食的“叫化鸡”送给他吃,乾隆困饿交加,当然觉得这鸡异常好吃,急问其名,叫化头不好意思说这鸡叫“叫化鸡”,便胡吹这鸡叫“富贵鸡”。乾隆就说这“富贵鸡”好吃。事后才知道这个流浪汉就是当今皇上。这“叫化鸡”也因为皇上金口一开成了“富贵鸡”,成为名菜。
云南过桥米线
过桥米线,是云南著名的风味小吃。米线即米粉条,这是选用优质大米,经发酵、磨浆、滤条、蒸粉、压榨等工序制成的线状食品。过桥米线主要以汤、肉片、米线再加作料做成。关于过桥米线的由来,老百姓更相信一个民间故事中所说的原由:从前,云南蒙自的一位秀才为了应考,他把自己关在南湖中的小岛上,日夜攻读。妻子每天给他送饭,因路远饭菜常常凉了,秀才便不爱吃。怎么办呢?一天妻子炖了一只肥母鸡,她用土罐盛了鸡汤,带上秀才爱吃的米线和佐料,用竹篮装了送去,当她端汤罐时,手被烫得缩了回来。原来,鸡汤上飘浮着一层厚厚的鸡油,保持了温度。
于是,她把佐料放入汤内涮烫,再放入米线。秀才吃得热乎乎的,味道也觉着格外鲜美,大加赞赏。因为妻子送饭必须经过一桥,秀才便笑着对妻于说:“就把你今儿做的美餐叫做过桥米线吧。”从此,过桥米线便在民间传开了。
陕西岐山臊子面
相传周朝时,文王姬昌带人出外狩猎,在渭河畔遇见一条蛟龙从水中腾空而起,张牙舞爪,残害无辜。周文王令将士一齐射箭,一时空中箭鸣不止。顷刻之间长五丈重千斤的蛟龙眼瞎喉断,从空中跌落下来。由于蛟龙肉食后有延年益寿和驱恶除邪的作用,文王让厨师将蛟龙剁成厘米见方肉丁,加上佐料烂成臊子,把煮好的面条捞在碗里浇上汤和蛟龙臊子。
只吃面,不喝汤,再把汤倒进汤锅,如此循环不但将士们吃上了蛟龙面,就连当地乡亲也沾了光,品尝了鲜美的蛟龙面。从此,岐山人仿效这种吃法,将猪肉烂成臊子,浇汤而食,这就是世代流传千百年至今的臊子面。
河间驴肉火烧
河间驴肉火烧据说起源于明初。燕王朱棣起兵谋反,杀到保定府徐水县漕河,打了一场败仗。在饿得饥肠辘辘之时,有士兵出主意要他效仿古人杀马吃。而马肉纤维比较粗,不是特别好吃,但是饥不择食,就把马肉煮熟了夹着当地做的火烧吃了。哪知味道还很不错。于是后来当地老百姓也开始杀马做“马肉火烧”。
而且马肉火烧因为曾经被皇上吃过而声名大振。但是好景不长,没过多久,因为和蒙古人打仗需要马。马成了战略物资,当然就不能由着老百姓夹火烧吃了。于是就出现了替代品——驴肉。驴肉纤维比马肉细腻,而且纯瘦不肥。河间驴肉火烧就在种种际会之下诞生了!
狮子头
“狮子头”现已成为寻常百姓家的家常菜,这看似寻常的一道菜却有一个有趣的传说。当年隋炀帝下江南,饱览了扬州万松山、金钱墩、象牙林、葵花岗四大名景。在观光游览之余,他命御厨以四大名景为题,做出四道菜来。在当地名厨指点下,御厨终于烹制出松鼠桂鱼、金钱虾饼、象牙鸡条和葵花斩肉这四道菜,其中葵花斩肉即现在所说的“狮子头”。隋炀帝品尝后龙颜大悦,赐宴群臣,一时四大名菜倾倒朝野。
到了唐代,由于经济繁荣,权贵们饮宴成风,竞相请客。一次国公韦陟宴客,也上了这四道名菜,当“葵花斩肉”上桌时,只见那用硕大的肉丸子做成的葵花心,状若雄狮之首。有的宾客为取悦主人,趁机劝说道:“国公半生戎马,战功彪炳史册,应佩狮子印。不如将此菜更名为‘狮子头’。”国公大喜,欣然采纳,从此“狮子头”风靡大江南北,并流传下来。
武汉红菜薹炒腊肉
红菜薹炒腊肉是湖北地区的一道具有独特风味的佳肴,尤以武昌洪山区的红菜薹炒腊肉最为正宗和美味。关于红菜薹炒腊肉这道菜,有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传说在很早以前,有一孤身妇人因家境贫穷,四处逃荒要饭,勉强度日。一天,她来到武昌洪山区的一个破庙前,遇见一个名叫薹子的孤儿躺在地上可怜地哭叫,那妇人很怜惜这个孤儿,便将他带在身边一起要饭度日。
二人相依为命地走了一会儿,来到一间破草房的门前,他们看见屋内有位老奶奶上气不接下气地咳个不停,便进屋去问那老奶奶有何不舒服,老人说:“我快不行了,门后边有块腊肉,你们拿去吃了吧!”那妇人不忍心将老奶奶的腊肉白白拿走。于是她爬到洪山上去采摘野菜,她发现有一种野菜长着长长的嫩薹,紫红的颜色,开着黄花。她将这种野菜摘回,与腊肉同炒,谁知吃起来味道好极了。真可谓天无绝人之路。那老奶奶吃了这腊肉炒菜后精神也好多了。打这以后,那妇人每天都到山上去采这种野菜,除了她们三人同食充饥外,还拿到街上去卖,久而久之,她们就以那孤儿的名字给这种菜取了个名字—红菜薹子。红菜薹炒腊肉这道菜也渐渐传开了。
成都夫妻肺片
话说上世纪三十年代,成都皇城附近,是成都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人们只食用牛羊肉,忌食内脏,于是把所有内脏都扔掉了。那时有一对年轻的夫妇,男的叫郭朝华,女的叫张田正,他们看到这些废弃的内脏都被扔掉,觉得很可惜,小两口反正也还没有事做,正耽于生计,于是就清晨到屠场,在堆积的内脏堆中翻翻捡捡,挑选自己觉得还有吃相的打理干净上锅煮熟,反复试验,终于做到了牛肚白嫩如纸,牛舌淡红如桦,牛头皮透明微黄。此后再配以夫妻精心搭配的红油、花椒、芝麻、香油、味精、上等的酱油和鲜嫩的芹菜等各色调料,而炮制出这后世传诵的美食来。
因起始卖的原料是用牛肉、牛心、牛舌和头皮等切成片杂烩在一起,称“荟片”,因“荟”与“肺”的音相近,传开后便叫“肺片”。因调制得法,香味浓郁,被称赞为“车行半边路,肉香一条街”。听说有名客商品尝过郭氏夫妻制作的肺片,赞叹不已,送上一个金字牌匾,上书“夫妻肺片”四个大字。从此,“夫妻肺片”这一小吃更有名了。为了适应顾客的口味和要求,夫妻二人在用料和制作方法上不断改进,并逐步使用牛肉、羊杂代替牛肺。虽然菜中没有了牛肺,但人们依然喜欢用“夫妻肺片”这个名字来称这道菜,所以一直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