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战争十大军事武器畅想 太阳武器太可怕了
人类的想象是无穷无尽的,然而很多想象并不是毫无根据的。许多我们以前不敢想象的事物,如今却成了现实,这就是科技进步的魅力。而如果未来发生战争,战场上将会有什么样的武器呢?科学家和军事家们早就做个畅想,接下来就让我们来感受下这些可怕的尖端武器吧。
激光武器是当前所谓新概念武器中理论最成熟、发展最迅速、最具实战价值的前卫武器。它以无后坐、无污染、直接命中等诸多优点成为发达国家研制中的未来重点武器。激光武器主要将用于对付高速小型目标;同时还将广泛用于破坏敌方光学系统和摧毁红外制导系统;另外利用卫星可以有选择地用激光束击中任何人和目标,如果使辐射的频率达到必要程度,可以致人于死地。
激光击毁目标有两个方面:一是穿孔,二是层裂。所谓穿孔,就是高功率密度的激光束使靶材表面急剧熔化,进而汽化蒸发,汽化物质向外喷射,反冲力形成冲击波,在靶材上穿一个孔。所谓层裂,就是靶材表面吸收激光能量后,原子被电离,形成等离体“云”。“云”向外膨胀喷射形成应力波向深处传播。应力波的反射造成靶材被拉断,形成“层裂”破坏。除此以外,等离子体“云”还能辐射紫外线或X光,破坏目标结构和电子元件。
激光武器的缺点是不能全天候作战,受限于大雾、大雪、大雨,而且激光发射系统属精密光学系统,在战场上的生存能力有待考验。
芯片是构成计算机系统的最小器件单元,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部件。芯片武器是在计算机中央处理器做手脚,使对手的指挥系统受制于人。它的主要特点是隐蔽性、信息性和广泛性。如果把中央处理器CPU比喻为整个电脑系统的心脏,那么主板上的芯片组就是整个身体的躯干。对于主板而言,芯片组几乎决定了这块主板的功能,进而影响到整个电脑系统性能的发挥,芯片组是主板的灵魂。
其主要特点有:一是隐蔽性。芯片武器犹如人体心脏、军队指挥中心、但在世界武器和高技术产品贸易中,要发现这些暗藏的“组件”非常困难。战时,发现何时这些部件被启动更加困难。二是信息性。通过与芯片武器的信息沟通,窃取情报,从“软杀伤”角度影响对手信息系统的安全和稳定,从而为实施“硬杀伤”奠定基础。三是广泛性。在未来战争中,芯片武器攻击将不只是战略系统,对战役、战术系统的攻击程度也会急剧增加。由于芯片武器可避免大规模的伤亡,为最后取得胜利创造有利条件,因而在未来战场中将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
基因武器,它运用先进的遗传工程这一新技术,用类似工程设计的办法,按人们的需要通过基因重组,在一些致病细菌或病毒中接入能对抗普通疫苗或药物的基因,或者在一些本来不会致病的微生物体内接入致病基因而制造成生物武器,尤其合成生物学的发展,可实现人工设计与合成自然界并不存在的生物或病毒等。它能改变非致病微生物的遗传物质,使其产生具有显著抗药性的致病菌,利用人种生化特征上的差异,使这种致病菌只对特定遗传特征的人们产生致病作用,从而有选择地消灭敌方有生力量。比如说,用基因武器可以只杀红褐色头发的人,也可以只杀矮个子或高个子、蓝眼睛或黑眼睛的人。
基因武器的威力表现在如下几方面:1.有精确的敌我分辨能力,只攻击敌方特定人种。2.难以防治,有抗药性,有传染性。秘密施放,难以察觉;若已察觉,也很难破译其遗传密码并进行有效治疗。只在所攻击的同类人种中有传染性。3.杀伤力大,成本低廉,运用遗传工程技术可以大量生产。4.对敌方有强烈的心理威慑作用。
纳米武器是武器系统超微型化的集成,使目前车载机载的电子战系统浓缩至可单兵携带,隐蔽性更好,安全性更高。其次,纳米武器实现了武器系统高智能化,使武器装备控制系统信息获取速度大大加快,侦察监视精度大大提高。再次,纳米武器实现了武器系统集成化生产,使武器装备成本降低、可靠性提高,同时使武器装备研制、生产周期缩短。
未来,“纳米卫星”将布满天空。这种卫星比麻雀略大,重量不足0.1千克,各种部件全部用纳米材料制造,采用最先进的微机电一体化集成技术整合,具有可重组性和再生性,成本低,质量好,可靠性强;“蚊子导弹”将具有神奇的战斗效能。利用纳米技术制造的形如蚊子的微型导弹,可以神不知鬼不觉地潜入目标内部,其威力足以炸毁敌方火炮、坦克、飞机、指挥部和弹药库等;“袖珍飞机”将无所不在。这是一种如同苍蝇般大小的袖珍飞 行器,可携带各种探测设备,具有信息处理、导航和通信能力。其主要功能是秘密部署到敌方信息系统和武器系统的内部或附近,监视敌方情况;“蚂蚁士兵”将大显神通。这是一种通过声波控制的微型机器人。这些机器人比蚂蚁还要小,但具有惊人的破坏力。它们可以通过各种途径钻进敌方武器装备中,长期潜伏下来。
所有这些纳米武器组配起来,就建成了一支独具一格的“微型军团”。
粒子束武器是利用加速器把质子和中子等粒子加速到数万—20万km/s的高速,并通过电极或磁集束形成非常细的粒子束流发射出去,用于轰击目标。按粒子是否带电可分为带电粒子束武器和中性粒子束武器。粒子束武器在太空可以破坏数十公里以外的目标;但在大气中威力衰减,只能攻击数公里以外的目标。
粒子束武器发射出高能定向强流、接近光速的亚原子束(带电粒子束和中性粒子束),以巨大的动能击毁卫星和来袭的洲际弹道导弹。即使不能直接摧毁核弹头,粒子束产生的强大电磁场脉冲热也会把导弹的电子设备烧毁,或利用目标周围发生的γ射线和X射线使目标的电子设备失效或受到破坏。带电粒子束武器通常在大气层内使用。中性粒子束武器在大气层外使用,主要用于拦截助推段和中段飞行的洲际弹道导弹。
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对武器进行隐蔽,难以为敌方的侦察手段所发现,进而提高武器的突防能力和生存能力的武器。隐形武器有隐形飞机、隐形军舰、隐形坦克等。隐形武器的出现是人们千百年来不懈追求的结果。现在正在秘密研制中的隐形武器有隐形飞机、隐形导弹、隐形舰船、隐形水雷、隐形坦克等。未来隐形武器将朝着多兵种、全方位、更隐蔽的方向发展。
未来隐形武器将朝着多兵种、全方位、更隐蔽的方向发展。等离子体隐形技术是近年兴起的新技术,其优越性在于几乎不使武器装备作任何结构和性能上的改变,可通过等离子体层对雷达波具有特殊的吸收和折射特性,使其反射回雷达接收机的能量很少,因而使敌方的探测系统难以侦察和发现,从而达到武器装备的隐形目的。
所谓“气象武器”是指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人为地制造地震、海啸、暴雨、山洪、雪崩、热高温、气雾等自然灾害,改造战场环境,以实现军事目的的一系列武器的总称。随着科学和气象科学的飞速发展,利用人造自然灾害的“地球物理环境”武器技术已经得到很大提高,必将在未来战争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气象战,其实就是对局部天气施加人工影响,以便创造对己方有利、对敌方不利的战争条件,来赢得战争的胜利。人工降水、人工造雾和消雾、人工防雷电、人工影响台风等,这些技术既可以作为民用,同时也是气象战中常用的手段。在气象战的历史中,有规模地将人工影响局部天气技术用于战场,发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二战中有了较大发展。而美军钻研“呼风唤雨”术的气候实验室,迄今已有近50年的历史。
美军认为,在未来战争中,气象战仍将是重要的作战部分,随时可以影响战争的进程,甚至结局。一旦作战一方人为制造暴雨,对方地面装甲部队就可能无法行进,战机可能无法飞行,导致战局的扭转,一方就可能走向战败。据美国有关文件显示,美军曾有人提议使用原子弹进行气象战:在暴风雨催生系统或者云中引爆原子弹,以形成辐射雨,产生比正常核爆炸还要大的辐射污染区,对敌方造成更大范围的杀伤。
微波炸弹是通过把微波束转化为电磁能,毁伤对方电子设施和人员的一种新型定向能武器。该武器系统由超高功率发射机、微波辐射器、大型发射天线和其他辅助设备组成。其工作原理是:高功率微波经过天线聚集成一束很窄、很强的电磁波射向对方,依靠这束电磁波产生的高温、电离、辐射等综合效应,在目标内部的电子线路中产生很高的电压和电流,击穿或烧毁其中敏感元器件,毁损电脑中存贮的数据,从而使对方的武器和指挥系统陷于瘫痪,丧失战斗力。
按照功能的不同,微波炸弹可分为单脉冲和多脉冲两类,前者由巡航导弹、激光制导导弹或无人驾驶飞机携载和投放,后者可装载在舰艇上重复发射。当弹体接近目标时,会弹出一排天线,同时电容器开始放电,对外发射高功率微波。据测试,一枚公文包大小的微波炸弹,可产生功率达3亿瓦的脉冲波;将其多个联接后,则能成为可调整的辐射源,产生20亿瓦以上的脉冲波。这种脉冲波有点类似核爆炸时产生的电磁脉冲,可以轻易地从电力和通讯管道进入地下掩体,使其中依赖无线电、雷达、计算机、电网和电话等的现代武器系统,包括生化武器库及其生产车间在瞬间瘫痪。
高功率微波炸弹的使用,对攻击方来说,无疑可迅速增强其战斗力;但对目标方来说,防御和对抗却十分困难,即使是装备了电子对抗和隐身的高技术平台,也很难抵挡它的攻击。这种炸弹的破坏威力基本上可以达到战术核武器的水平,而且更干净、更准确,可以避免误伤平民和民用目标,也可以大大减少甚至避免攻击方自身的人身伤亡。
高技术局部战争是整体力量的对抗。
要打赢这样一场战争,不仅需要夺取制空权、制海权,而且还要争取到信息优势,将各军兵种的各类武器装备的软件硬件有机地结合起来,发挥整体优势。C4I(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情报、监视、侦察)系统就是“融合”作用的武器系统,它能将所有信息数据库和数据汇集起来,达到信息共享、共用、共调,大大提高指挥时效性和准确性。
C4ISR(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情报、监视、侦察)系统就是起“融合”作用的武器系统,它能将所有信息数据库和数据汇集起来,达到信息共享、共用、共调,从而确保各军兵种与指挥部之间交换信息和数据,大大提高指挥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从大的方面来看,信息化武器装备可以分三大类:一是综合电子信息系统(即C4ISR系统),其在功能上可分成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传输和指挥控制4个分系统;二是信息化杀伤武器,包括精确制导武器、信息战武器装备和新概念武器系统;三是信息化作战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