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匡时期的香港谈判 二战时期中英谈判香港问题纪实 国军已到香港
为了表明英国不会把香港归还中国的决心,从1943年2月起,英国政府指示他们在华的公司一律要在香港注册,而不能到其他英国殖民地注册。
1943年11月下旬,开罗会议召开了。蒋介石考虑再三,向美国总统罗斯福提出了中国收回香港、“新界”的问题。
罗斯福私下向蒋介石建议:“我同意战后由中国收回香港,但是收回之后,你们能不能宣布它为国际自由港?”
“可以,完全可以!”蒋介石回答得十分爽快。紧接着,他请求说:“总统阁下,此事能不能先与英国当局讨论一下?”
“可以,我看是可以讨论的。”罗斯福总统的回答也十分爽快。
交谈完毕,蒋介石十分高兴。有了美国人的“撑腰”,他似乎“勇敢”了许多。
11月23日,蒋介石与罗斯福就战后问题作了一次更详尽的讨论,其中在关于领土问题上,中美双方同意,东北四省及台湾、澎湖列岛归还中国。对琉球群岛,蒋介石提出由国际机构委托中美共管。
对于香港的归属问题,罗斯福提议由中国先行收回,然后即宣布与九龙合并,成为全世界的自由港。罗斯福还提到香港和租界的归还,应以与中共合作为条件。蒋介石希望美国从中疏通,使中国至少能收回“新界”,但这个计划后来被丘吉尔断然拒绝。
1943年12月13日,英国战时内阁正式通过决议,宣布英国战后不打算放弃任何领土。
形势朝着极其严峻的方向逆转。随着欧洲战局有利于同盟国的变化,英国政府对香港问题的关注与日俱增。
1944年5月1日,前英国驻华领事默思提出了五种解决香港的方案:1、战胜日本后恢复香港的英国“直辖殖民地”地位;2、大大改善英国在华商业及其他条件的情况下归还香港;3、拒绝外国干预把问题拖到战后;4、承认中国为头等大国归还香港;5、战后由盟国共管香港。
这五种方案中,默思倾向于第一种。他写道:“哪怕是有一点点放弃香港的想法,也是最愚蠢的。因为那样英国将退回到鸦片战争以前的同样地位。”
1944年6月6日英美联军诺曼底登陆的当天,英国议员阿斯特公然宣称:“香港毫无疑问属于英国”,并建议英国政府发表一项宣言,“明确表示战后英国要重新占领香港”。7月12日,英国政府最终确定了“用武力重占香港”的方针。
1945年2月,美、英、苏雅尔塔三国首脑会议召开了。丘吉尔冲着美国人,大声嚷道:“请你们记住,英国殖民地不受《大西洋宪章》的约束,我决不会放弃大英帝国旗帜下的每一寸领土!”
1945年7月,英国工党在大选中获胜。工党上台后,全盘继承了丘吉尔内阁对香港的方针,在重新占领香港问题上,英国政府不光有言更有行。为了达到他们的既定目标,他们早就进行了全面、周密的准备,并在日本投降后立即付诸行动。 很快,美国总统罗斯福病逝,美国对香港的态度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7月23日,英国外交、陆军、殖民地部和“香港计划小组”举行了联合会议,建议英国政府在征得继任的美国总统杜鲁门同意后,要求重庆国民政府允许在准备进攻香港的中国正规军中派驻一个“英国民政小组”,以便由英国接管香港。
在此期间,远东形势发生了剧烈变化——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
次日,一名日本军官在香港市区宣读了天皇的“终战诏敕”。当天,詹逊就会见了赤柱集中营的日本司令官,强调他以香港政府行政长官的身份召见日军司令,他将接管香港的行政。
与此同时,英国在军事上也为重占香港积极行动起来。当时,距香港最近的英军,是停泊在菲律宾苏比克湾的英国太平洋舰队。英国政府为了抢先到达香港,夺取胜利果实,一听到日本投降,就命令该舰队的海军少将夏悫:立即率领皇家海军特遣舰队,开赴香港!
当时,距香港最近的英军,是停泊在菲律宾苏比克湾的英国太平洋舰队。8月30日,英国皇家海军特遣舰队,浩浩荡荡地在扫雷舰的引导和航空母舰上起飞的海军飞机的掩护下,驶进了维多利亚海港,从日军手上逐步接收了香港。
9月1日,海军少将夏悫又以香港总司令的身份,宣布成立军政府,詹逊的临时政府才被取代。
在实施军事行动的同时,英国在外交上也采取了相应对策。日本投降后第二天,英国驻重庆使馆将一份备忘录交给中国政府,单方面宣布:英国正派遣军队去重新占领香港,并恢复香港政府。
1946年5月1日,香港沦陷后那个打着白旗、自动钻进日寇狗洞长达三年零八个月的“投降港督”杨慕琦,返港重任总督,从军政府手中恬不知耻地又接管了行政权,恢复了文官政府。
至此,英国恢复对香港殖民统治的计划宣告完成。
眼睁睁地看着香港岛上又插满了米字旗
日本的失败就在眼前了,无数的炎黄子孙欢喜雀跃:香港为中国战区,中国肯定会派军队接收香港进而与英国重开谈判。收回香港的大好时机来到了! 但是令人困惑不解的是,国民党政府这时却对这么大的问题不作考虑,而是把防止中共的势力进一步扩大,进而消灭中共,作为“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
1945年5月,蒋介石在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声嘶力竭地叫喊着:“今后的中心工作,在于消灭共产党。日本是我们国外的敌人,中共是我们国内的敌人,只有消灭中共才能达成我们的任务。”
然而,与中国当局相反,英国为了抢先接收香港进行的准备却是十分周密!
8月18日,丘吉尔密电杜鲁门,宣称香港是英国领土,英国不能同意中国对8月15日“第一号命令”所作的“香港在中国境内”的解释,请求他指示麦克阿瑟,命令日本大本营在港的日军,在英国海军到达时,必须向英军司令官投降。
同时,英国驻重庆大使薛穆也照会吴国桢转致蒋介石,坚持英国要在“香港这个英国本国国土上,接受日本投降”。8月19日,薛穆再次将一份备忘录交给吴国桢,重弹“香港不在中国境内”等等陈词滥调。
同时通知他,杜鲁门已致电丘吉尔,同意英国接收香港日军投降。英国政府希望身为军人的蒋主席,理解英国的处境,英国曾在香港受辱于日军,必须直接从日军手中把香港接收回来,才能“洗清耻辱”。英国欢迎蒋介石“以中国战区总司令”的身份,派代表参加英方在香港接受日军投降的仪式。
蒋介石得知此事后,十分气恼。当天,中国当局重申中国对香港享有主权,有权收复该地,并由蒋介石派代表赴香港受降。
8月21日,蒋介石第二次致电杜鲁门,要求美国澄清立场,希望并修改盟军统帅命令。为了表达自己的诚意,蒋介石还提出了另一个方案,即:驻港日军向他的代表投降,而他以中国战区总司令的身份要求美英代表出席受降仪式。仪式之后,他再授权英国派兵进驻香港。
然而,这回连一向支持他的美国也不“赏脸”了。杜鲁门收到急件后,立即回电蒋介石,说他已于3天前通知英方,同意英国在香港受降,并完全站在英国殖民主义的立场上宣称,英国在香港的主权“不容置疑”。
8月23日,蒋介石第3次致电杜鲁门,同意让步,不再坚持由他派代表去香港受降。他提出愿以中国战区最高统帅的名义,“授权一名英国军官”作为他的“代表”去香港受降,同时指定一名中国军官和一名美国军官作为他的代表前往参加受降式。 但是,即使蒋介石把话说到了这个程度,英国却仍然不领情。
8月27日,蒋介石第4次致电杜鲁门,乞求美国出面调解,让英国人给他一点面子。蒋介石说,这是他所作出的“最后让步”,无论如何希望杜鲁门总统“给予支持”。
英国外交部见蒋介石坚持不让,而英国的实际目的也已经达到,于是决定稍作形式上的妥协,提出由夏悫代表英国政府和另一名英国军官代表中国战区最高统帅受降。蒋介石仍不同意,予以拒绝。英方又接着建议夏悫以同时代表英国政府和中国战区最高统帅的双重身份受降,蒋介石这才勉强表示同意。
受降权上的中英争端总算了结了,不用说,这种了结方式对中国是有名无实,英国人开始正式受降——
8月30日,夏悫少将率领特遣舰队,乘坐巡洋舰“史维苏尔”号,在海军航空兵的掩护下,由两艘驱逐舰和两艘潜水艇护航,浩浩荡荡开进了维多利亚港。
8月31日,英国政府单方面宣布,由夏悫少将主持驻港日军投降,他将同时代表英国政府和中国战区总司令蒋介石,在日军投降书上签字。
面对既成事实,蒋介石只好退而求其次,派代表与夏悫达成协议:中国政府同意英国方面接收驻港日军的正式投降,中国方面协助英军办理受降事宜;英国政府则同意:1、自成立协议之日起,到1947年8月15日止,国民党军队可以从广州进入香港,由香港登船北上到内战前线打中国共产党;2、九龙塘的部分民房可以租给国民党政府,作为过港北上的国民党部队的临时兵营;3、与此同时,驻港日军的武器装备,也将全部移交给国民党军队。
在这些问题上,英国总算给了蒋介石一点“回扣”,希望蒋介石吃了这些“回扣”也能因此消消气。
9月16日,驻港日军司令正式在港督府向夏悫投降。签字之后,冈田梅吉少将取下了佩刀,以示日军被英、中、美、加四国解除了武装。全部仪式共15分钟。仪式完毕后,夏悫发表宣言,表示将致力于香港的复兴工作。
然后举行升旗仪式。令人感慨不已的是, 在受降仪式上,对击败日本出力很少的英国,居然成了解放者,表现得神气活现;而浴血奋战达8年之久的中国代表.则形同虚设,冷落在一边。
更令人扼腕长叹的是,在当时的形势下,国民党军队已有3个军集结九龙,要收复香港易如反掌。收回香港的大好契机,就这样被蒋介石稀里糊涂地弄“丢”了。 眼睁睁地看着米字旗又一次插满了香港岛,使作为主要战胜国的中国又一次蒙受了新的耻辱。
至此,在港九抗战中并没有出过多少力的英国人,却完全接管了香港。(记者 路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