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秀与慧能 神秀故事之二:神秀与惠能

2017-10-1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大唐龙朔元年时,湖北黄梅东山寺那位佛教禅宗的第五代继承人弘忍大师已老态龙钟了.他要在弟子中挑选第六代继承人.要求弟子们写出一偈(jì

    大唐龙朔元年时,湖北黄梅东山寺那位佛教禅宗的第五代继承人弘忍大师已老态龙钟了。他要在弟子中挑选第六代继承人。要求弟子们写出一偈(jì,佛经中的唱词),三天后交偈验证。但三天后只有一位弟子神秀交偈,其偈是这样写的: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染尘埃。

    在堂下众僧叫好不迭的氛围中弘忍大师却惋惜哀叹不已。他对自己最得意的门徒大失所望!因此神秀还是在佛学的大门前,未能登堂入室。心想本门禅宗的真谛将面临失传的命运,怎不令人心灰意冷呢!但他不动声色地又问还有哪位吗?

    这时从堂外进来了一位未剃度的寺役惠能说:“弟子有一偈。”众僧回头看了“轰”的一声大笑起来!“是打油诗吗?”不知哪个谁谁嘲笑道。

    “弟子不识字,连打油诗也不会,只是听了师兄的偈,临时脱口而出的。”这时弘忍大师止住众僧,眼含鼓励地说:“你念吧。”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语音一落,大堂上鸦雀无声,众僧大吃一惊!连弘忍大师也为这一震,心中悲喜交集:“本门心法总算后继有人了。”但是他说:“三日后再议,今日就散了吧。”

    当夜,大师着人召来惠能,让他说说两首偈在理念上的差异。惠能想都没想,便说到:“我佛主张佛法以无念为宗旨,无相为主体,无住为根本。所谓无相,应是既看到事物的相状,又不拘泥留恋于它。所谓无念,就是既看到事物的相状,又不以之为心念。所谓无住,乃是人的本性,任何心念都不可能停留静止,一切心念都是循环延续的,都不应该被外境所沾染和影响。神秀师兄所作正是局限于没能参透佛学要旨,不但留恋于事物的相状,还把它具体化了,这就违背了无相无念的最高境界。弟子认为心静一切才能静,心空是一切才能空,心明一切自己明,本来是明亮的心境,何来的尘埃呢?”

    “阿弥陀佛,本门有你这样的继承人真乃佛门幸事,本门发扬光大有望矣!为师这就把本门顿悟之法和衣钵传授给你。”大师听罢后起身合掌说,“你心地忠厚,不知自古以来,大凡传位都会有一番龙争虎斗。你必须立即离开本寺,远走南方,待危险过后,方可下场持我衣钵出世。切记切记!”说罢就把传位衣钵及本门必学《金刚经》传经惠能。并叫另一弟子惠顺送他到九江搭渡。

    惠能躲过了无数次的追杀。后来在曹溪创立南禅宗说法传教,成为禅宗的一代宗师。而神秀大师后来也公开承认惠能是真正嫡传禅宗六祖,高寿101岁坐化于京。但他所创的北宗传了不久法脉失传。惠能大师寿76岁,圆寂于新州国恩寺,临终留下一偈: 一朵鲜花开五叶,依地种花方能生。 种花虽说因田地,因缘不合不能生。 我本有意来下种,无意邻土鲜花生。 心地念情又有种,佛法雨露花便生。 自悟本心情与种,菩提硕果自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