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看点在哪里
![](https://pic.bilezu.com/upload/e/14/e14f3bcf0f6db4b25cd5aeaf24ba2252_thumb.jpg)
我们都知道,电影被称之为“24帧的艺术”。此前“技术流”的电影《霍比特人3》已经使用了48帧,在电影放映领域算是一次尝试。但48这个数字并不具有“技术革新”的属性。颠覆这一数字的导演是李安。
![](https://pic.bilezu.com/upload/2/95/295b42c5d64866eaeb0dd07bf1368a76_thumb.jpg)
那么将48帧提高到120帧又是什么体验?在这次首映中,当电影的第一个高清镜头——主角比利从床上起身接电话的镜头出现的时候,观众席里发出了一阵此起彼伏的惊叹声,因为太清晰了。李安说:“《中场战事》是开始,我给技术一个机会。”
![](https://pic.bilezu.com/upload/3/d9/3d90cdb0c4c6376bd40c469d400c8755_thumb.jpg)
之前有记者采访李安时,他曾说因为120帧与4K的缘故,你会更清晰地看到演员的脸,所以他们没法化妆。这对很多明星是很大的挑战。同时,表演的方式也与以往不同,因为画面太清楚,太夸张的表演就会让人觉得别扭,所以要尽量试着不被察觉的表演。
![](https://pic.bilezu.com/upload/3/ed/3ed70a5a298f51c0483d2ca666d2aec4_thumb.jpg)
看过电影的观众认为,电影一个出彩的环节是演员。从未有过大银幕表演经历的英国演员乔·阿尔文把角色拿捏得非常到位,颇有分寸感。在这部片里,也许没有经验倒成了最大的优势,因为在120帧3D的高清摄像机前,从前的表演方式会显得“做作”。
![](https://pic.bilezu.com/upload/9/22/922c9701030d093027d9c8b5fa78b534_thumb.jpg)
李安认为,战争带来真相。比利·林恩从他所在的小分队里的每个人身上都看到了真实,他们也一起见证了真实。就这一层意义而言,用120帧诠释这种“真实”,也未曾不是一种以技术服务故事的可取的尝试。
![](https://pic.bilezu.com/upload/e/e5/ee5f0d60acb7c280953ff33c60d34ce7_thumb.jpg)
李安说,原著比较偏政治,但他展现得比较多的是对比利·林恩的同情。战争没有什么好说的,它就像全球气候变暖,是显而易见的糟糕的问题。而这种“同情”,会因影片带给你“设身处地”的感觉而得以增强。
![](https://pic.bilezu.com/upload/5/e7/5e7b9d3f4a23e0fc2157ff0eaea21d2e_thumb.jpg)
占电影极大比重的对话场景中,传统的正反打几乎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演员正对镜头的大特写。这种大特写对话的3D效果冲击力极强,甚至超过了大场面对人的震撼力。“这是一部实验片。”李安在电影放映前说。
![](https://pic.bilezu.com/upload/8/c0/8c00c48499d1832fcb6408afd29c93cd_thumb.jpg)
总体来讲,这部电影的摄影力图贴近演员拍摄,试图传达给观众一种亲密无距离的感觉。整部电影几乎很少出现中景,除了大远景就是大特写,演员在前景中的位置被放大了。电影还在很多地方实验性地用一些主观镜头来表现比利·林恩内心的感觉,这也是李安电影先锋实验的一部分。
![](https://pic.bilezu.com/upload/5/0d/50d69fe0eefcc420335d0551d6467df5_thumb.jpg)
对于很多人来说,包括小编,李安这个名字就是号召力,就是电影质量的保证。李安在拍完《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之后,原本筹划的是一部拳击片,因为野心巨大,资金迟迟没有到位。公司让他先看看《比利·林恩漫长的中场休息》这本书,看到三分之二,李安就很确定自己要接这个项目。
![](https://pic.bilezu.com/upload/c/50/c5080dc69a03a0bef3bc442c68beb2a3_thumb.jpg)
这个故事一下子就吸引了他,他相信自己的直觉。那个时候,李安的脑子里已经有了这个新技术,只不过他还不确定最终能做成什么样,但他很清楚,这个故事,非常适合运用这种新技术,它会因此而呈现得更加视觉化,所以,他想试试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