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工艺美术品种(十一)
佛像雕塑是以宗教神佛为主要题材,采用雕刻、泥塑、脱胎、彩塑等工艺技法创作的立体人物塑像,属立体雕塑类工艺。一般用于庙宇寺院、名胜古迹等处。温州历史上佛教文化传播广泛,民间宗教信仰盛行,唐代已有佛像雕塑出现,宋时的彩塑佛像已融木雕、彩绘、贴箔技艺为一体。
佛像雕塑工艺在长期发展和演变中,形成了独特的地方艺术特色,在民间以师带徒、父传子的传统方式得以传承。主要产地有永嘉、乐清、平阳、温州市区(鹿城区)等。其中以永嘉的佛像木雕最具著名,是温州市人民政府于2006年首批认定的传统工艺美术品种和技艺之一。
永嘉佛像木雕原料有黄杨木、梨木、椴木、樟木、印度檀香木、加拿大桧木等;其选材严谨,多根据佛像柔美与粗犷来选择纹理细腻或粗放的木材雕刻;工艺可分本色雕刻和施彩雕刻两种,本色雕刻是以保持木材的原质为主,施彩雕刻品种丰富,有浓彩与淡彩、贴金与切金、描金与描彩之分。根据材料和工艺可分木雕佛像、泥塑佛像、脱胎佛像等大类。
20世纪60年代初,永嘉雕塑艺人陈定松创办了“永嘉县仁溪木雕小组”成员有金元星、陈显云等。后又发展为“仁溪艺雕厂”。主要生产黄杨木、梨木的八仙、福禄寿三星等民间传说人物和历史人物。1978年,从业艺人发展到100多人,已形成一定的生产规模,并将产品打入国际市场。
80年代后,佛像木雕发展较快,1977年,永嘉工艺雕刻厂成立。1983年,仁溪工艺美术雕刻厂成立,此后又有罗溪艺术雕刻厂等企业建立,兴盛时生产佛像木雕的企业有16家,从事木雕的艺人达3000多人,享有声誉的陈定松佛像木雕世家已传至笫四代以上。
近20年来,佛像木雕产品远销东南亚、欧美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出口日本的佛像木雕艺术品就有30多万尊,分布于日本各地的名刹寺院。日本著名的工艺美术生产企业“翠云堂”,就有相当部分的木雕佛像在永嘉批量加工生产。
随着永嘉佛像木雕发展,涌现出不少的优秀人物与代表作品。夏瑞分系温州市工艺美术大师、永嘉工艺术美术公司经理兼永嘉艺雕厂厂长。从小师从陈定松学习佛像雕塑技艺,作品多次获奖并被选送参加新加坡、韩国、日本等国展览,代表作有《达摩》、《力士》、《文殊菩萨》《观音》等。
叶伟琨系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叶润周之子,1971年曾作为温州的黄杨木雕技师支援江西省,创办了江西上犹县工艺美术厂,并担任厂长。1979年返回永嘉工艺雕刻厂,培养了叶小鹏等一批学徒。
进入90年代,年轻企业家的队伍不断扩大,其生产的佛像雕塑工艺品远销台湾、日本及东南亚诸国。叶小鹏系叶氏黄杨木雕的笫六代传人,永嘉县华艺雕刻厂厂长。以生产传统黄杨木雕佛像、历史题材木雕工艺品为主,作品《观音》、《关公》《追日》、《借东风》等作品先后获得金银各奖项。
高中达系中艺雕刻***董事长,企业拥有员工150多人,年产值达到1000多万元,产品销往东南亚各国。高生顺系温州市工艺美术大师,1993年创办永嘉县瓯北顺艺雕刻厂,2003年又创办瓯越工艺品***。其代表作《螺祖养蚕》、《昆沙门天》等多次获奖。
汪庆升于1993年创办了永嘉县艺海佛像雕刻研制所,其《大日如来》、《敦煌》等多件作品获奖。叶春定是永嘉县乌牛亚泰艺雕厂厂长。也以生产佛像木雕为主,先后获得温州市“质量信得过企业”、“优秀企业”、“最佳出口工艺品”等荣誉称号。
其代表作有《观音》、《释迦如来》等。此外,夏永福、历奇兄、柯鸿显、高仁荣等在永嘉佛像木雕界也颇有知名度,其生产的佛像木雕工艺品多出口东南亚各国为主。
温州艺术雕刻厂于70年代中期,曾为日本西康富株式会社生产大批量的木雕佛象系列产品。1989年6月,分厂后的温州艺雕二厂与日本春日井佛具株式会社合资,成立“温州市春日井工艺品***”,主要生产的木雕佛像、塑料贴金佛座系列工艺品,全部由日方包销运往日本市场,是温州市工艺品出口创汇和盈利大户。
此外,叶萌春创办的双屿工艺美术厂,也生产黄杨木雕佛像,以出口日本和开拓国内市场为主。张宣娒的“鹿城特艺精品工作室”,也每年定向日本市场提供上千件黄杨木雕佛像。
与批量规模生产不同的是,民间著名佛像雕塑老艺人周如章、徐道兰仍以传统的方式,带领着众多学生,在国内各大著名寺院、古刹塑造大型佛像,名扬浙江、江西、广东、福建、台湾、日本等地。周如章,乐清人,少年随父周守业学艺。
1958年保送浙江美术院学习,师从周轻鼎、陈岳亭、王凤祚等专家教授,具有深厚的木雕技艺功底,曾多次获得浙江省工艺美术创新奖,作品还远销日本、台湾及东南亚各国。晚年尤精于彩塑佛像工艺,其改革传统夹纻法,使塑造的人物更为动感传神。
成立清风斋雕塑研究室,培养了孙力群、金煜平等学生。代表作有:脱胎雕塑《观音》、《佛驮》、《弥勒》、《观音三十二影身》等;日本彩塑《祈年殿佛像》等。徐道兰,平阳人,从小得于家传,尤擅长佛像雕塑,以人物面容庄重慈善,衣饰纹理清晰见长。
几十年来,采用脱胎、泥塑、木雕、彩塑等造像工艺,创作了大量佛像作品。其代表作有浙江横店影视城大智禅寺的坐式《释迦牟尼佛像》(高28.88米,与其子徐盛合作);温州妙果寺宽20多米,高1.9米的组雕《五百罗汉》;21米长的脱胎佛像获“99 浙江中国民间艺术展”金奖,木雕《八锤大闹朱仙镇》获浙江杭州市艺术回顾展百花奖
温州古建木雕,民间俗称“花板雕刻”,系采用木雕中的各种技法加工而成的,具有装饰性的建筑物构件,属木雕类工艺品。温州建筑,自古讲究装饰,明清时期已很盛行,尤以木雕最为普遍。一般用于寺院、宗祠、戏台、牌坊、民居等建筑,在其大殿、正堂、梁架、斗拱、檐条、牛腿、门窗、栏板、栏杆等处均可见到精美的木刻雕饰。
永嘉、泰顺、平阳、瑞安、龙湾、乐清等县(市、区)至今仍遗留不少明清时期的古建木雕。如:明洪武元年(1368)平阳钱仓京城城隍庙的戏台、明弘治七年(1494)苍南莒溪镇南山的刘基庙木构建筑、清乾嘉年间(1736—1820)平阳顺溪古宅,以及泰顺的董家大院、雪溪胡宅,平阳青街池氏大院,文成岭后乡雅庄宅院以及永嘉的古戏台都有非常典型、精美的木雕装饰。
古建木雕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观赏性,是温州市人民政府于2006年首批认定的传统工艺美术品种和技艺之一。
温州古建木雕题材丰富,有山水景物、飞禽走兽、戏剧人物、民间传说人物和历史人物等。常用的艺术造型有八仙过海、刘海戏金蟾、梅兰松竹、琴棋书画、松鹤延年等等,具有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并集结了多种木雕技法,讲究设计和谐,雕工精美,有圆木雕、花版雕、方木雕。
采用的木材有杉木、楠木、樟木、椴木等。其工艺一般根据业主的喜好要求设计出草图,并依图案下料,制作成各种格式花纹部件,再加工雕刻,按图拼样,经上架、打磨后,最后油漆烘干等。温州现代有名的花板雕刻老艺人有张忠清、张作浩、诸正畴、仇宝发、蒋定藩、胡遇绸、张锦达、郑国铭、潘海明、傅治忠等。
随着经济和旅游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现代古建木雕在温州城乡各地应用更加广泛,大致可分两类,一为现代仿古建筑和园林、宅第、会馆、店铺的木雕装饰。最典型的是花格门窗以其古朴典雅的艺术特色,成为现代建筑的大酒店、茶楼、家居、公园等的装饰艺术品。
现代花格门窗继承了明清时的艺术风格,工艺雕法更突出其装饰性。外型有长方形、正方形、圆形、扇形、棱形等。其次为瑞安、乐清、苍南、平阳、泰顺等地乡镇盛行的古建筑工程,如寺院佛殿、宗庙祠堂、名胜古迹的兴建,都为古建木雕艺人的创作提供了的平台。
颇为知名的艺人有温州工艺美术大师舒策班,其为泰顺人,1995年创办泰顺云海艺雕厂,现迁入鹿城区经营生产花格门窗等工艺品,代表作为《百鸟朝凤》、《古廊桥》、《达摩》等带有浙南窗雕工艺风格的浮雕扁额。
在苍南一带,相传古建木雕已有百多年的历史,最早的老艺人为徐阿汤,由其传至林新飞,林秉成、林秉岩、陈庭裕等人。2004年完工的苍南炎亭东沙天后宫,全长17.5米,高6.5米、共有五幢组成,分上、中、下三个层面。
由苍南雕刻艺人陈庭裕等20位木雕工匠完成。其顶板的花果、屋脊的飞龙、立柱的盘龙、斗拱的人物、门楣的图案等,分别用镂刻、圆雕、浮雕等技艺雕刻,精雕细琢,工艺精湛。下层的72宕栏杆、82个栏杆头上的戏曲人物、飞禽走兽,则采用浮雕、透雕、圆雕技法交替使用,形象逼真、惟妙惟肖,是一座典型的仿古建筑群。
陈庭裕还大胆创新,将古建木雕发展为木雕壁挂工艺品,代表作为杉木雕《盘龙·万众一心》,曾参加第七届中国艺术节“温州民间艺术精品展”,获得“迈斯杯·观众最喜爱的民间十佳艺术品”奖。
平阳萧江鲍氏祠堂于2003年4月开始修建,由瑞安古建雕刻艺人刘维双等人完成。其仿古建筑以椴木结构为主,大殿栋梁、牛腿藻井雕刻有各种人物、动物及各种花卉飞禽,题材有水浒传人物、神话人物和民间文化中的福禄寿三星等。
构图饱满,线条流畅。其雕刻工艺集圆雕、镂刻、透雕、沉刻、浮雕为一体。雕刻工艺繁复讲究,十分注重装饰性、艺术性,基本保持了传统的创作题材与传统技艺,但题材更为丰富,表现形式呈多元化,善于借鉴、参考现代美术创作的诸要素,注重写实,讲究精致,适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和访古怀旧的情结。
木偶头雕刻系在雕刻好的木偶头坯上,采用细雕、磨光、粉彩、描绘等技法来制作木偶头形象,属专为木偶戏表演服务的雕塑类工艺。我国木偶戏始于汉代,盛于宋代,随着宋室南迁,木偶戏由杭州、福建等传入温州,明清时期已普及。
木偶戏在泰顺、平阳、苍南、瑞安一带比较流行。根据在泰顺乡间发现的古代木偶头实物考证,确定为明朝初期传入泰顺。木偶戏的兴旺促成了木偶头雕刻工艺的发展。其中尤以泰顺木偶头雕刻最为有名,是温州市人民政府于2006年首批认定的传统工艺美术品种和技艺之一。
泰顺素有“木偶之乡”之称,其木偶多系提线木偶。木偶头采用黄梨木、香樟木等木材雕成,头像每件高30-50厘米。木偶角色分生、旦、净、末、丑五个行当和王乞老等,10多件木偶为一组,经常更换服饰,脸谱,可以变化出近百种角色。
泰顺木偶头是雕和绘完美结合的工艺品,创作时注重雕工精细、线条清楚、表情丰富;脸谱描绘简洁朴素,粉彩工艺讲究精细。其人物造型特点为,旦角温存秀美,小生文静大方,武生粗犷威严。近现代木偶头雕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更讲求舞台艺术效果,对特制木偶头,内设机关,通过丝线控制,能使眼、鼻、口、舌活动,表现出喜、怒、哀、乐的各种表情。
其工艺流程是,首先打粗坯,即根据木偶头的长短需要取材,劈四方,定中心,找三角,修圆形,再修饰细坯,进行磨光、打底、刷底色。
粉彩的最后一道工艺是上蜡,又称刷蜡、上光。上光后,给木偶头上彩化妆。最后开相,开相就是在上过彩的木偶头上用上等的松烟墨研磨画双眼和两道眉毛,达到眉目传神的艺术效果。20世纪50年代后期,木偶头的化妆、上彩,大部份改用油漆材料。之后,又对漆料进行特殊的配制,使化妆更适应现代舞台灯光效果。
1950年,泰顺全县有木偶剧团30个,至1956年,浙江省文化厅曲艺处派员到泰顺调查,发现泰顺木偶戏很兴旺,据说有100多个班。表演的主要剧目有《三打白骨精》、《水漫金山》、《花灯缘》、《徐策跑城》、《火焰山》、《追鱼》等。
2007年,泰顺县关心下一代委员会、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等单位联合举办的泰顺木偶艺术进校园活动,精心编排创作了《真假牛魔王》、《狮子舞》等20多个小朋友喜闻乐见的作品,大大促进了泰顺木偶头雕刻工艺的传播和传承。
泰顺木偶头雕刻近代有林圣传、林匡猛、季桂芳、林直周、季桂月、陈维充、吴维鹏等代表人物,分布在泰顺雅阳、三魁、柳峰、筱村。季桂芳为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在继承传统木偶头雕刻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形成了具有个人风格和地方特色的木偶造型艺术。
他雕刻的木偶头像,线条明快洗练,舞台形象俊美,人物性格鲜明。且木偶眼睛能上下闭合,又能左顾右盼,具有夸张、变形卡通人物的艺术效果,主要作品有《白蛇传》、《东海小哨兵》等几十部传统与现代戏的全套木偶造型和木偶雕刻。
曾先后为泰顺、平阳、苍南、文成、云和、温岭、霞浦、福鼎、景宁等地的木偶剧团制作木偶数以千计,作品多次获得各种奖项和被收藏。还对传统的粉彩技艺进行创新,使木偶头的化妆效果更好,粉彩木偶头可百年不变色,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2006年,其制作的12个提线木偶参加第二届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作品特展,后被浙江省博物馆收藏。其女儿季天渊、儿子季海波继承了季家的木偶头雕刻技艺,创作了大量的木偶头雕刻作品。季天渊2006年创作的木偶《戏剧人物造型》获得中国木雕创作大奖赛银奖;季海波创作的《戏剧脸谱》也获奖并受到好评。
林直周是林圣传之孙、林匡猛之子,祖孙三代都精于雕刻木偶。林圣传和林匡猛父子是泰顺清未民初著名木偶头雕刻艺人,他们还兼木偶的表演。是前台(提线)或后台(吹打乐队)的好手。1979年,林家人雕刻的一担木偶价值一万左右,在泰顺、文成、平阳、苍南、福鼎、霞浦、寿宁一带很有名望。
季桂月是季桂芳的弟弟,以雕刻制作木偶头、服装、头盔和戏剧脸谱为著名。他曾为13个县的木偶剧团制作木偶人物及头盔等道具,在民间享有名气。
根雕是利用多种树、竹等植物根的天然形态,加以简练雕琢创作而成的工艺品,属于立体雕塑类工艺。根雕在浙江民间流传甚久,明代主要用于家具制作,清时始出现八仙、观音、罗汉等人物根艺作品。温州根雕原料多采用黄杨木根和硬杂木根等。可分实用工艺品和陈设工艺品两种。实用工艺品主要有茶艺几案、花架、笔筒等。陈设工艺品有人物、动物、飞禽等,创作范围比较宽泛。
根雕创作重在“发现”和“巧取”,将根的自然形态美与人工点缀巧妙结合,表现其天然成趣的艺术魅力,具有古朴自然,巧夺天工的特点。当代温州根雕以乐清黄杨根雕最有特色,其“因根生意,因意而雕”的创作技法,充分利用黄杨树根的自然形状,注重“意”与“实”的相结合,来表达其艺术内涵,使作品更具“贵在自然、妙在传神、独具个性”的艺术特色。
在黄杨木料资源比较丰富的乐清,黄杨根常因疤节过多,难雕精品而被弃之。20世纪70年代以来,黄杨木雕艺人们逐渐利用废弃的根料,精心构思,因材施艺,创作了许多黄杨根雕作品。1987年4月,浙江省工艺美术根艺研究会成立。
6月举办了“浙江省首届根艺大展”,全省参展的作品有600余件,大大促进了温州根雕艺术创作,优秀作品不断涌现,多件作品荣获全国工艺美术百花奖、刘开渠根艺奖金银奖等。主要代表作有:《蓑翁》、《乐》、《我行我路》、《端午惊梦》、《村童》、《罗汉》、《长眉尊者》、《达摩》、《神笔》、《两岸同根》、《苏武》等。
《蓑翁》是高公博1979年创作的黄杨根雕作品,表现的是一位渔猎而归恰逢狂雨的老者,其手握钓竿,头戴斗笠,蓑衣紧裹,面露微笑。
作品充分利用了黄杨根的天然粗犷,仅在人物面目上稍运刀凿之功。1985年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之后又创作了《张旭醉书》、《枣园鼓声》《我行我路》《村童》等几十件根雕作品,其中《我行我路》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优秀创作设计一等奖,《村童》被浙江省博物馆收藏。
虞金顺擅长把握人物的喜怒哀乐之情,巧取树根的特有肌理和自然形态,变化中略带夸张的作品,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创作的根雕《乐》、《神笔》、《达摩》等百余件作品,多次获奖或被收藏。
《神笔》现收藏于北京人民大会堂浙江厅。1989年,虞金顺的《乐》、王笃纯的《两岸同根》分别荣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一等奖和刘开渠根艺银奖。后起之秀吴尧辉的的黄杨根雕《苏武》、《寿千秋》也曾获得“98浙江根艺旅游品展览”金银奖。
在乐清“工艺美术之乡”象阳镇,近十几年以来,从事根雕艺术的中青年逐年增多,作品不断推陈出新,并多次获得各种奖项。1994年10月,浙江省根艺研究会在中国美术学院画廊举办“浙江根雕人物精品展”,郑方杨、黄松阳的根雕作品《钟馗》、《屈原》参展,作品受到好评,两人同时被授予“浙江根雕新星”的称号。
1995年10月,在杭州武林广场举办的“浙江根艺美术活动”,郑方杨、黄松阳、郑亦平的根雕作品《布袋乐》、《钟旭》、《唐风》参展,三件作品同时荣获“开拓奖”。在“‘99浙江中国民间艺术展”上,荣获金奖的根雕作品有:郑亦平的《摇篮曲》、郑乐和的《无为》、郑忠南的《憨态》,郑瑞星的《一苇东渡》获得银奖。
仿古木雕系以黄杨木等为原料,模仿古代工艺品的造型和色泽雕刻而成的工艺美术品。20世纪70年代末,根据国际市场的需要,温州艺术雕刻厂和乐清特艺雕刻厂技术人员利用黄杨木雕选剩的材料,精心研制开发出了新品种——仿古黄杨木雕。
产品一问世,就以其古朴自然的艺术造型和精美雅致的雕技,受到国外客商的欢迎,一年内为国家创造外汇70多万元。至90年代,仿古木雕产品已形成7个大类,200多个品种,远销东南亚、日本、美国、意大利等国家,成为乐清县主要的出口工艺品。
1990年,乐清县特艺雕刻厂生产的仿古黄杨木雕11462件,出***货量11462件,达到100%出口。主要代表作有:《柳枝观音》、《释迦佛》、《默想仕女》、《双娇》、《唐诗如意》等等。
温州石雕系指采用叶腊石等材料雕刻而成的立体造型工艺品。其温润如玉,质地细腻,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早在晋时,温州就有石雕艺人以“镌治”本地华严砚台为业。宋代有石刻《谢康乐像碑》,现收藏于温州市博物馆。
温州叶腊石雕刻来自著名的石雕之乡青田。历史上青田隶属温州,同饮瓯江水,青田石雕大多通过温州水运销往海内外。“质雅易刻”,且色彩丰富的叶腊石早就为温州石雕艺人所喜爱。20世纪20年代,温州市区打锣桥一带曾开设20多家石雕经营商铺,还兼有石雕产品的制作。
当时,温州石雕制作已初具规模,并先后涌现出一批著名的石雕艺人。建国后,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温州石雕不断创新发展,并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主要产区除温州市区外,还有乐清、永嘉、泰顺等地。2006年,温州石雕被温州市人民政府首批认定为优秀传统工艺美术品种和技艺之一。2007年,又被列入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温州石雕是以精工细雕﹑形神兼备﹑兼工带写﹑奔放大气而著称。善于因材施艺,依色取巧,以挖掘每一块石头深藏的自然灵性。又以题材丰富和雕刻手法的多样化见长。从人物山水、花卉瓜果、禽兽鱼虾到寺院亭台、名胜景观等,从实用工艺品到欣赏性艺术品,无所不包。
技法多样且运用灵活,有圆雕、镂雕、浮雕、线刻、镶嵌等,以圆雕、镂雕为最常见,镂雕最具特色。石材选择除早期的青田石外,昌化石、巴林石、朱砂石以及本地石等广采博用,甚至还有鸡血石、巧色石、封门冻石等珍稀石料。
其制作程序:首先是根据作品要求选材,然后精心构思如何布局;第二步是将石头劈削出作品的外轮廓,并用调凿戳出景物较小的分面,俗叫“打坯、戳坯”;再进一步在石料上留下许多大小不同的圆洞,为镂雕创造条件,最后精刻细致传神之处,并刮去不必要的刀痕凿迹,使作品光洁可爱。
作品刻成后再进行配座、装垫和打光、上腊工作。石雕工具为凿子、雕刀、车钻、刺条、锯条等。近代较为著名的石雕艺人有金兼三、朱云明、董绍标、黄华英、赵鹏、沈福兴等。
新中国建立后,温州石雕行业枯木逢春,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1951年,石雕艺人尹竹青、潘雨辰、叶遇武等10多人,成立了第一个石刻小组。1954年11月,又有林岩褔、叶鹤鸣、黄振南、张阿宝、季金奎、赵永福、陈仁寿等10来人,成立石刻生产小组,之后并入温州市艺术雕刻生产合作社。
1956年,合作社专设石雕车间,还从青田聘请石雕名艺人杨招娒为老师,培养新生力量,当时石雕车间有40多人。1958年,温州艺术雕刻厂成立,当时石雕产品主要有人物、花鸟、山水、石章等。由温州市手工业生产合作联社供销经理部和北京美术服务部收购经销。此后,生产体制虽几经变迁,石雕艺人们仍以热情饱满的精神,创作出许多经典作品。
20世纪50至60年代中叶,温州石雕在继承传统题材的基础上,创作了一批紧扣时代脉搏的优秀作品。其中,以潘雨辰的现代题材石雕艺术品最为突出。1950年,潘雨辰怀着极大的感恩热情,用青田石雕刻了《毛***》和《***总司令》胸像,1951年,又创作了《让和平鸽飞遍全球》,表达了饱经战争之苦的中国人民对全世界和平的响往与期盼,作品曾被《新观察》杂志刊登于封面。
1953年潘雨辰被调到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民间美术创作室”进行石雕艺术的创作,先后创作了大量现实题材的优秀石雕作品。
1953年,林岩福创作的《山水》被中国人民解放军赴朝慰问团选为礼品。1954年,林锦星的《金鱼》参加在前苏联莫斯科举办的“世界青年联欢节”之儿童作品展并获奖。
1957年,林岩福作为艺人代表出席了全国艺人代表大会。1959年,他的《谷龙上天》在前苏联莫斯科举办的“社会主义国家造型艺术展”上荣获展览纪念章。《***王射潮》、《雁荡山》、《和平百花球》、《新山水》等精品,先后被浙江省博物馆收藏。1960年,赵永福被市政府授于“石雕艺术专家”荣誉称号。
这一时期,温州石雕发展迅速,在个人技艺及风格上不断创新,出现了一批技艺精湛、独具特色的代表艺人和代表作:陈鹤林的《九炉鼎》、杨照娒的《花篮》,以构图大气,古朴典雅,镂刻精雕,艺术感染力强,被选定作为温州石雕艺术品代表作陈列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浙江厅。
陈仁寿不仅擅长武将人物雕刻,还将广州象牙雕花球技艺与石雕镂雕技艺巧妙结合,创造了石雕花球灯。其灯设多层,图案各异,均能滚动,当球内灯亮时,晶莹剔透,无限生辉。
代表作为《世界和平》、《工农联盟》等。吴克众的《竹林七贤》,充分发挥镂雕的高难技术,精心雕刻了魏晋间七位名士的高雅清高和超尘拔俗。林锦星的《金鱼》作品还得到郭沫若先生的称赞。此外,赵永福的《钟馗》与仕女像、裘桂英的《花果篮》、熊岩春的《山水》、季金魁的《江心寺》、李育成的《观音》、阮文林的《松鹤》、黄增南的《海螺》、林锦炎的《水帘洞》、李建成的《梅》等等,都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曾多次参加国内外工艺美术展览。
60年代,在革新能手陈阿洪的主持下,创造了石章雕刻机,温州艺雕厂实现了石章机械化生产,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由于,温州石雕技术力量比较雄厚,整体水平高而声名远播,浙江省各地政府均派人来学习取经,并要求温州石雕技师前去传授技术,帮助办厂。
温州艺雕厂先后派出陈仁寿、王永森赴仙居,陈鹤林赴昌化,邓增元、赖宣华赴杭州,陈顺德赴宁海,林连忠、潘玉龙赴泰顺等地帮助建厂并传艺,对全省的石雕艺术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此后,林岩福、林锦星先后调入浙江省工艺美术研究院,赵永福、吴克众被抽调到温州市工艺美术研究所。
为了扩大生产,解决原材料不足的困难,厂里组织采矿石小组,跑遍全国各地,采集优质石料,特别还探明了境内泰顺、平阳等地的上好石材。使原料不再局限于青田石,而广泛采用平阳南雁石、泰顺龟湖石、永嘉千石;以及仙居石、宁海石、田垟石、杭州肖山石、楼塔石、云和石、常山石、昌化石、内蒙巴林石以及福建、广东的叶腊石等。由于突破了石料局限的瓶颈,大大拓宽了温州石雕个性化发展的空间。
“***”期间,石雕业务清淡,车间开发航海仪器产品,部分艺人转向象牙雕等生产。70年代后,乐清、永嘉、泰顺等县石雕企业有所发展,加工点逐渐增多。1976年,温州市艺术石雕厂成立,生产又有发展。期间,石雕艺人最高时达到1000多人(含内外)。
除温州石雕厂120人之外,城区还有外加工220人,分布在松台、洪殿、九柏园头等加工点;泰顺龟湖,永嘉渠口、千石,瑞安白门、陶山等260人;乐清城关、四板桥、慎江、白象等460人。
产品除供应国内城市宾馆、旅游景区外,还远销海内外,成为温州外贸出口的主要产品。进入80年代,由于受到国内外经济形势和原材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产品出口下降,销售受到冲击,导致石雕生产又不断萎缩,许多企业相继停产。而部份乡镇、村办、个体石雕企业却有新的发展,坚守着石雕工艺的传承。
改革开放以来,温州石雕又显生机。1990年,乐清石雕企业以年产值在15万元以上的有6家,总产值417万元,从业人员542人。其中象阳镇四板桥艺雕厂是60年代后期创办的村办集体老厂,1990年有职工221人,年产值183万元,是县内石雕企业的佼佼者。
[1]题材大多以人物山水、动物花卉、笔筒笔架、图章灯座的小件艺术品,还开发了大型石屏《西游记》、《水浒》等,产品远销新加坡、日本、韩国、香港、澳门、台湾等地。
1989年至2007年,泰顺县职业技术学校石雕班先后培养了5届毕业生,这批毕业生现在成为温州石雕的优秀人才。2000年前后,泰顺石雕艺人发展至200余人。1999年创办的泰顺石雕研究所,到2007年发展人数达50人。
进入21世纪,一批有志于石雕艺术的年青艺人还到外地拓展市场。以泰顺为主,并有乐清、鹿城等地,由郑宝成、潘成松、许文敏、黄余呈、南鲁魏、陈学农、周细旭等人自发组织,到著名的中国石雕之乡青田山口开拓市场,雕刻、经营石雕工艺品。由最初的10多人发展到近200余人,还在不断继续扩大。许文敏等人还把温州石雕推进上海,设立窗口,取得成功。
随着企业体制改革的深化,民营、个体企业、个人工作室、研究所成了生产的主体。温州石雕艺术趋向个性化、多样化发展。石雕艺术家们纷纷走出国门,开展艺术交流。1989年,林锦星应邀在新加坡举办“林锦星石雕艺术展”。
此后,刘亦驹、叶茂进等人也分别在日本、澳大利亚、西班牙等国家举办个人石雕艺术展,或在世博会上进行才艺表演。1992年9月,石雕艺人陈顺德创作的鸡血石雕作品《桃花源记》赴台参加“中国首届对台名人名作展览”。
同月,石雕艺人陈钢创作的大型鸡血石雕作品《生机勃勃》引起中央电视台及地方多家媒体的广泛关注,作为艺术精品加以报道。然而,由于全球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市场经济的影响,90年代后,在商品经济的大潮中,传统的价值观受到挑战,石雕行业的发展又面临多重困难。
1997年,自***《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颁布以来,温州石雕重整旗鼓,老一辈名艺人宝刀不老,新一代艺术家大胆创新,涌现出一批富有创造精神的艺术人材。林锦星、潘锡存、陈顺德、潘成松先后获得“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还相继创办了大师工作室和石雕艺术研究所。
21世纪以来,温州石雕创作出现了较为繁荣的局面,许多佳作在全国省市举办的各种精品展览会上荣获大奖,还被中国工艺美术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等收藏。
其中,潘锡存的《补天有术》、《精卫填海》、潘成松的《自有乐地》、林锦星的《畅游》、付国辉的《守望》、陈顺德的《云中雁荡》等荣获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展金奖。林锦星的《秋》、陈顺德的《雏鸡破壳》、南鲁魏的《三十六行》、夏江志的《永不言败》、林何超的《普渡》、泮存平的《体育运动系列》、泮成松的《崛起》、桌乃枢的《乐享太平》等荣获银奖。
2007年1月20至28日,为了抢救和保护石雕这门传统的工艺美术品种,温州市委宣传部、市经贸委、市文联等联合主办了“首届温州石雕艺术展”,展览汇集了90多位石雕艺术家的300多件作品,既有老一辈石雕大师潘雨辰、林岩福、赵永福、吴克众等的经典作品,又有潘锡存、南汉斌、陈顺德、吴旭亮等近年来在全国屡屡获奖的艺术家作品,题材多样,风格各异,堪称是温州石雕精英半个多世纪来的集体大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