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载入吉尼斯的屠杀记录:成吉思汗屠杀

2017-07-3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成吉思汗统一蒙古以后,四处发动战争,所到之处,毁名城杀豪杰.单以四川为例,蒙古入侵前有人口1300万,当战事结束后,只有人口80万.据保守估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以后,四处发动战争,所到之处,毁名城杀豪杰.单以四川为例,蒙古入侵前有人口1300万,当战事结束后,只有人口80万.据保守估计,仅南宋在抗击蒙古的战争中就损失军民6000万!再加上金国,西辽,西夏,花剌子模等国,成吉思汗至少屠杀了1亿人!

为什么成吉思汗会是如此嗜杀的君王呢?屠杀这么多人,是战争的需要,还是成吉思汗本人的性格问题?

自古以来,茫茫大草原,有力者为王.弱肉强食,优胜劣汰是草原上的生存法则.成吉思汗幼年时饱尝过失势的痛苦,父亲被仇人毒死,部署的离散使得这位黄金家族的后裔几乎沦为乞丐.仇人的追杀使得成吉思汗全家不得不躲入深山.年少貌美的新婚妻子也被仇人抢去.

生存是残酷的,历尽磨难的成吉思汗终于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对待敌人不能有丝毫的心软.人民需要强有力的王者来保护他们,只有强悍刚毅勇猛果断的君王,人民才不会离开他!

蒙古族是一个恩仇必报的民族.血族复仇是蒙古人的传统,也是蒙古人发动战争最常用的旗帜.如果一个家族有一人被杀,不论血缘多远,相隔几代,整个家族都会尽全力报仇.成吉思汗灭金的借口就是其叔祖父俺巴孩汗被金国所杀.而战争中蒙古牺牲的士兵,其家属肯定会沿用血族复仇的传统.起结果往往是战后的大屠杀.蒙古人的内战习惯于将高过车轮的所有男子全部杀死,女人和儿童沦为奴隶.对外族的战后屠杀就相当残酷了,男女老幼全不放过.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时,蒙古族只有人口100万.同一时期,金国有人口4000万,南宋8000万以上.蒙古人打击敌人,重在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而不是一城一地的得失.以蒙古大军攻打金国为例,每攻下一城,并不留兵把守,而是屠杀抢掠一番便扬长而去.因此,城池得而复失,敌人在蒙古人离去后很快又重新构筑工事,使得蒙古人经常要反复攻打同一个城市.并非成吉思汗不想留兵守城,但是以蒙古有限的兵力去攻打拥员几十倍于己的敌人,最忌化整为零,兵势一分,其兵力差距将更加悬殊.因此,战争的需要迫使成吉思汗除了打击敌人的军队外,还要打击敌人的兵员和田赋来源.因此,成吉思汗把战争的利剑挥向了敌国的平民.

另一方面,为了震慑敌人,成吉思汗对敢于反抗的城池毫不留情,对待主动投降的城池则秋毫无犯.如果哪个城池稍有反抗,城破之后鸡犬不留.因此,蒙古铁骑一到,很多城市就不战而降,客观上减少了蒙古军队不必要的损失.

综上所述,成吉思汗之所以成为一代嗜杀的君王,主要是因为战争的需要,民族的传统,以及少部分的个人原因.但是请大家记住,第三次伽太基战争中罗马对伽太基城的屠城,使得整个北非十室九空.十字军东征时对安条克和耶路撒冷的屠城,已经违背了发动圣战的本意.就连我们中国,不是也有白起坑杀赵国降卒40万,项羽屠杀秦国降卒20万的先例吗?战争的结果是难以预料的,交战双方到最后就像两个负伤苦斗的巨人,都想把对方至于死地,也许他们打架的原因可能只是唇舌之衅。

四川被屠杀后,人口减少上千万人,占95%以上,是确定无疑的,但具体多少有一定分歧,只有困难是宋代人口按户来统计,一户有多少人估计不一样。

绍兴三十二年四川的户数为264万,如果按照均每户为5人计算,则南宋初四川人口大约为 1,320万人(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四川元丰绍 兴淳熙户口数》)。但也有人估计是一户7口人,则人口大约2000万。

据《元史。世祖本纪》,元世祖至元十九年, 以四川民仅十二万户,所设官府二百五十余,令四川和省议减之。元至元十九年是1282年,距离元军平定四川的1278年仅晚6年,也 就是人口数只有战乱发生前夕的4%,这就说 明了四川在与蒙古的战争中人口减少得令人震惊。

仅仅成都一城城内被屠杀至少140万人。城外数都数不清,下面是从中国地方志找到的记载。旧〈成都县志〉引明人赵防〈程氏传〉,该传引元人贺清权〈成都录〉曰:

“城中骸骨一百四十万,城外者不计。”又引元人〈三卯录〉曰:“蜀民就死,率五十人为一聚,以刀悉刺之,乃积其尸,至暮,疑不死,复刺之。“

于是赵防感叹曰:“元人入成都,其惨如此!“。明诗人杨升庵的〈杨升庵遗集〉亦谓:“宋宣和中,成都杨景盛(即杨升庵的祖先)一家,同科登进士第十二人,经元师之惨,民縻孑遗,以百八十年间犹未能复宋世之半也!“

据说,忽必烈自己估计蒙古人,在中国北方直接屠杀了1800万人,而历史学家估计中国北方人口三千死亡万,占人口90%左右。明初,河南、河北、江苏北部、山东西部都是千里无人区。明政府强迫其他省份人民移居那里。据说很多河北山东人是从山西大槐 树移民的后代。这在很多人家谱里可以验证。

说南方地区人口下降少还可以,但说基本保存是不对的。传说里,元军统帅伯颜在平江南时不杀一人,但是,《续资 治通鉴。宋纪一百八十二》却记载了德佑元年 (1275 AD)十一月伯颜在江苏常州的大屠杀:

”甲申,元伯颜至常州,会兵围城。知州姚誉、 通判陈昭、都统王安节(王坚之子)、刘师勇,力战固守,伯颜遣人招之,譬喻百端,终不听,伯颜怒,命降人王良臣,役城外居民运土为垒,土至并人以筑之,且杀之煎油伦炮,。。。攻二日,城破,誉死之,昭与安节犹巷战,。。。日中兵至,(昭)死焉。伯颜命尽屠其民。执安节至军前, 不屈,亦死。“

从这段记录里,我们看见“不杀一人”的伯颜, 凶残到逼迫城外居民运土,运完土后就把他们抓来填进垒里,还把人来油煎,最后尽屠了常州一 城居民。“不杀一人“的伯颜尚且如此,可以想到,在北方和四川60年战争中蒙古军队所为了。

我自己不知道蒙古人在全世界总共杀多少人,但是,被蒙古人破坏以前,中国和亚洲文明古国都相当发达,大城市人口都在100万以上。仅仅在伊朗地区,被屠杀上百万人口的城市就有

这仅仅是大城市的统计,蒙古人在农村的屠杀人数是无法每次都统计出来的。但所以被入侵国家都记载蒙古人在农村一样采取种族灭绝政策。当时俄国人口不多,所以屠杀人口总数不大,莫斯科只被屠杀了20多万人,但是据俄国历史学家估计,俄国被屠杀人口超 过了中国的50%。被直接屠杀地区人口下降超过90%

如果当时世界其他发达地区人口密度和中国相似,那么被屠杀人口应该不亚于中国的5000万。也就是说被蒙古屠杀人口应该不少于1亿。至於说被屠杀 2亿也不是不可能的,第2次世界大战造成欧洲人口下降了10-15%,(中国被日本入侵也大约是这个数)。蒙古人造成中国全国人口下降50%,北方和四川占90%,造成的损失比德国纳粹和日本鬼子要大多了。成吉思汗统一蒙古以后,四处发动战争,所到之处,毁名城杀豪杰.单以四川为例,蒙古入侵前有人口1300万,当战事结束后,只有人口80万.据保守估计,仅南宋在抗击蒙古的战争中就损失军民6000万!再加上金国,西辽,西夏,花剌子模等国,成吉思汗至少屠杀了1亿人!

为什么成吉思汗会是如此嗜杀的君王呢?屠杀这么多人,是战争的需要,还是成吉思汗本人的性格问题?

自古以来,茫茫大草原,有力者为王.弱肉强食,优胜劣汰是草原上的生存法则.成吉思汗幼年时饱尝过失势的痛苦,父亲被仇人毒死,部署的离散使得这位黄金家族的后裔几乎沦为乞丐.仇人的追杀使得成吉思汗全家不得不躲入深山.年少貌美的新婚妻子也被仇人抢去.

生存是残酷的,历尽磨难的成吉思汗终于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对待敌人不能有丝毫的心软.人民需要强有力的王者来保护他们,只有强悍刚毅勇猛果断的君王,人民才不会离开他!

蒙古族是一个恩仇必报的民族.血族复仇是蒙古人的传统,也是蒙古人发动战争最常用的旗帜.如果一个家族有一人被杀,不论血缘多远,相隔几代,整个家族都会尽全力报仇.成吉思汗灭金的借口就是其叔祖父俺巴孩汗被金国所杀.而战争中蒙古牺牲的士兵,其家属肯定会沿用血族复仇的传统.起结果往往是战后的大屠杀.蒙古人的内战习惯于将高过车轮的所有男子全部杀死,女人和儿童沦为奴隶.对外族的战后屠杀就相当残酷了,男女老幼全不放过.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时,蒙古族只有人口100万.同一时期,金国有人口4000万,南宋8000万以上.蒙古人打击敌人,重在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而不是一城一地的得失.以蒙古大军攻打金国为例,每攻下一城,并不留兵把守,而是屠杀抢掠一番便扬长而去.因此,城池得而复失,敌人在蒙古人离去后很快又重新构筑工事,使得蒙古人经常要反复攻打同一个城市.并非成吉思汗不想留兵守城,但是以蒙古有限的兵力去攻打拥员几十倍于己的敌人,最忌化整为零,兵势一分,其兵力差距将更加悬殊.因此,战争的需要迫使成吉思汗除了打击敌人的军队外,还要打击敌人的兵员和田赋来源.因此,成吉思汗把战争的利剑挥向了敌国的平民.

另一方面,为了震慑敌人,成吉思汗对敢于反抗的城池毫不留情,对待主动投降的城池则秋毫无犯.如果哪个城池稍有反抗,城破之后鸡犬不留.因此,蒙古铁骑一到,很多城市就不战而降,客观上减少了蒙古军队不必要的损失.

综上所述,成吉思汗之所以成为一代嗜杀的君王,主要是因为战争的需要,民族的传统,以及少部分的个人原因.但是请大家记住,第三次伽太基战争中罗马对伽太基城的屠城,使得整个北非十室九空.十字军东征时对安条克和耶路撒冷的屠城,已经违背了发动圣战的本意.就连我们中国,不是也有白起坑杀赵国降卒40万,项羽屠杀秦国降卒20万的先例吗?战争的结果是难以预料的,交战双方到最后就像两个负伤苦斗的巨人,都想把对方至于死地,也许他们打架的原因可能只是唇舌之衅。

四川被屠杀后,人口减少上千万人,占95%以上,是确定无疑的,但具体多少有一定分歧,只有困难是宋代人口按户来统计,一户有多少人估计不一样。

绍兴三十二年四川的户数为264万,如果按照均每户为5人计算,则南宋初四川人口大约为 1,320万人(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四川元丰绍 兴淳熙户口数》)。但也有人估计是一户7口人,则人口大约2000万。

据《元史。世祖本纪》,元世祖至元十九年, 以四川民仅十二万户,所设官府二百五十余,令四川和省议减之。元至元十九年是1282年,距离元军平定四川的1278年仅晚6年,也 就是人口数只有战乱发生前夕的4%,这就说 明了四川在与蒙古的战争中人口减少得令人震惊。

仅仅成都一城城内被屠杀至少140万人。城外数都数不清,下面是从中国地方志找到的记载。旧〈成都县志〉引明人赵防〈程氏传〉,该传引元人贺清权〈成都录〉曰:

“城中骸骨一百四十万,城外者不计。”又引元人〈三卯录〉曰:“蜀民就死,率五十人为一聚,以刀悉刺之,乃积其尸,至暮,疑不死,复刺之。“

于是赵防感叹曰:“元人入成都,其惨如此!“。明诗人杨升庵的〈杨升庵遗集〉亦谓:“宋宣和中,成都杨景盛(即杨升庵的祖先)一家,同科登进士第十二人,经元师之惨,民縻孑遗,以百八十年间犹未能复宋世之半也!“

据说,忽必烈自己估计蒙古人,在中国北方直接屠杀了1800万人,而历史学家估计中国北方人口三千死亡万,占人口90%左右。明初,河南、河北、江苏北部、山东西部都是千里无人区。明政府强迫其他省份人民移居那里。据说很多河北山东人是从山西大槐 树移民的后代。这在很多人家谱里可以验证。

说南方地区人口下降少还可以,但说基本保存是不对的。传说里,元军统帅伯颜在平江南时不杀一人,但是,《续资 治通鉴。宋纪一百八十二》却记载了德佑元年 (1275 AD)十一月伯颜在江苏常州的大屠杀:

”甲申,元伯颜至常州,会兵围城。知州姚誉、 通判陈昭、都统王安节(王坚之子)、刘师勇,力战固守,伯颜遣人招之,譬喻百端,终不听,伯颜怒,命降人王良臣,役城外居民运土为垒,土至并人以筑之,且杀之煎油伦炮,。。。攻二日,城破,誉死之,昭与安节犹巷战,。。。日中兵至,(昭)死焉。伯颜命尽屠其民。执安节至军前, 不屈,亦死。“

从这段记录里,我们看见“不杀一人”的伯颜, 凶残到逼迫城外居民运土,运完土后就把他们抓来填进垒里,还把人来油煎,最后尽屠了常州一 城居民。“不杀一人“的伯颜尚且如此,可以想到,在北方和四川60年战争中蒙古军队所为了。

我自己不知道蒙古人在全世界总共杀多少人,但是,被蒙古人破坏以前,中国和亚洲文明古国都相当发达,大城市人口都在100万以上。仅仅在伊朗地区,被屠杀上百万人口的城市就有

这仅仅是大城市的统计,蒙古人在农村的屠杀人数是无法每次都统计出来的。但所以被入侵国家都记载蒙古人在农村一样采取种族灭绝政策。当时俄国人口不多,所以屠杀人口总数不大,莫斯科只被屠杀了20多万人,但是据俄国历史学家估计,俄国被屠杀人口超 过了中国的50%。被直接屠杀地区人口下降超过90%

如果当时世界其他发达地区人口密度和中国相似,那么被屠杀人口应该不亚于中国的5000万。也就是说被蒙古屠杀人口应该不少于1亿。至於说被屠杀 2亿也不是不可能的,第2次世界大战造成欧洲人口下降了10-15%,(中国被日本入侵也大约是这个数)。蒙古人造成中国全国人口下降50%,北方和四川占90%,造成的损失比德国纳粹和日本鬼子要大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