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谁记得11年前轰动上海的杨玉霞毁容案和作家戴厚英被杀案?(转载)

2017-05-2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众人携手帮助潘平走出困境 事发后,媒体就"潘平案"连续1个月对事件始末及新闻延伸上予以探讨,当时的嘉宾包括郭教授本人外,还有律师.来自妇联和

众人携手帮助潘平走出困境 事发后,媒体就“潘平案”连续1个月对事件始末及新闻延伸上予以探讨,当时的嘉宾包括郭教授本人外,还有律师、来自妇联和社会学的专家。“媒体的关注,凝聚了社会的关注和对潘平的关爱,对潘平来说也是一种鼓励和安慰。

” 此后,郭教授还多次驱车前往潘平青浦的家中,前前后后给予了4次当面的心理辅导。“可以说,潘平当时除去外在的伤害外,心理创伤更是受到了极大的打击。她是一个善良的姑娘,我当时的愿望就是通过面对面的沟通,使她尽快摆脱不敢跟人、跟社会再度接触的阴影,从而更快地重新接受新的自己,适应社会。

” 郭教授回忆起当时自己的初衷,“毁容严重打击了潘平的心理,打破了她原先对自我的心理认定,种种不利于康复的心态如焦虑、紧张不安,甚至抑郁、自伤自杀行为随时可能出现。

治疗过程会不断遭遇切除、植皮、再切除、再植皮,其痛苦非常人可以想象,因此将来情绪出现反复是完全可能的。”郭教授当时就完全能想象该事件对潘平的深切影响。

“从心理学角度讲,潘平有个从心理上真正认可新自我的漫长过程,她只有认可了这个自我,并重新回到社会中发现自己的价值,她的整个心理才会健康起来,就像是经历了重生。当时的一次沟通交流中,潘平在谈到自己最疼爱的8个月的外甥女看到自己面容时吓得哇哇大哭时,仍是泪水不断,她说自己感到“极度伤心”。

郭教授通过一次次对潘平诸如“人要学会心理调适、和认识自我,最后才不会发展成不健康性格”的疏导,甚至给予整容前心理预期的平衡把握予其中肯建议,帮助她尽快摆脱逆境。

青年报社《青年社交》的老记者王慧平女士,在报道此案后持续关注着潘平的“新生”:为其联系国外资助者,帮助其获得先后十几次整容的经费。

在此后长达15年的交往中,王慧平更坚持与潘平交往,最后成为一辈子的好友。 法律还潘平公道 1993年2月16日,李兴华故意伤害案这起上海解放40多年来最严重的毁容案,在市中级法庭正式开庭审理。由市检察院分院提起公诉。

被告席上的李兴华耷拉着头,不断表白自己是深爱潘平的。当录像播出潘平毁容后的画面和自述时,他装出无限痛苦的模样。公诉人和人民陪审员不断向李兴华提出问题,而焦点是他的毁容行为是否有预谋有计划? 本报的资深记者黄汉民对这起案件的焦点记忆犹深。

“李兴华自1986年由上海化工专科学校分配到石化一厂,工作岗位一直接触硫酸。进厂后就接受过厂部,车间、岗位的安全教育,可以说对硫酸的化学属性一清二楚,对硫酸腐蚀人体的应急救治也是很了解的。

检察机关通过严密的侦察,发现李兴华的自首是一种“假自首”行为。检察机关工作人员来回反复计算事发地点和派出所之间的距离,发现在这一时间内,深谙化学知识的李兴华先将受害者隔离水源,让其无法自救,当确定受害者潘平已经被硫酸完全灼伤后,才到派出所报案。

他的‘自首’实际是规避法律。 庭审现场围绕‘自首能否作为从轻量刑的依据’展开激辩。公诉人认为,自首是争取赎罪的表现,李当时最好的赎罪方法就是抢救潘平,而他不但不救,反而打着“自首”的幌子,把门锁上,既贻误了抢救时间,又为自己今后减轻惩罚找到借口。

因为,当时的‘自首’具实际意义的行动是不断用水帮被害人冲洗,将伤害程度减到最低点,这才是悔过的表现,但罪犯没有这样做;很清楚,抓住李兴华在犯罪后是否帮助(而不是阻止)潘平不断用水冲洗伤口,这个“行为”成为了衡量罪犯是“自首悔过”还是“真爱潘平”的试金石和分水岭了。

” 最后,犯罪人李兴华被判死刑而伏法。 图为潘平美国第一次整容回沪,本报记者黄汉民(后排右二)、王慧萍(前排右一)及有关人员在机场合影,后排左四系资助人比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