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益慰闪耀在手术刀 华益慰:闪耀在手术刀上的道德光芒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 华益慰:闪耀在手术刀上的道德光芒 北京军区总医院9层8号病房,躺着一位憔悴的老人。 73岁的原外一科主任华益慰,晚期胃癌,生命垂危。 惊雷滚滚,泪飞顿作倾盆雨,人们的心碎了—— 他手术那天,医院野战医疗队正在郊外演习。
整整一上午,许多人拿着手机,焦急地等待着病理报告,山谷中一片肃静。 癌症患者刘菊荣老人,挤了一个多小时的公共汽车,来看望华益慰。
她说,就是爬,也要再看给我做手术的华医生一眼。 老红军罗文书来到病床边,华益慰睡着了。老人搬来一把椅子,老泪纵横地守候着他。 病房门前,从天南海北赶来探望的人们络绎不绝地送来鲜花。百合花、马蹄莲、沾着乡间泥土的野花……成片地盛开,成片地凋谢。
一名普通军医的病情,为何让那么多人如此牵肠挂肚? 高考资源网 从医56年来,华益慰用一把寻常的手术刀,划出一条璀璨的人生轨迹。 一名人民军医的道德光芒,在刀锋上熠熠闪耀!
“贪财图利,乘人之危,根本不配当医生” 冉桂芳的丈夫张秋海,给记者讲述了一个关于“红包”的故事:“我老伴9年前得了小肠癌,华主任给她做的手术。我打心眼里感谢他,就包了1000元钱送给他。
华主任不要,我撂下红包就跑了。后来,华主任好几次找我退那个红包,我还是老办法,拔腿就跑。” “后来,我们搬家了。我寻思,这回华主任可找不到我了。万万想不到,今年6月18日,华主任的老伴张燕容找到我家,把一个存折交给我。
打开存折一看,是存了9年的1000元钱。户主,是我的名字。” “张燕容说,当时你把钱撂下就走了。总也退不掉,老华就把这个钱以你的名义存起来。现在老华不行了,这个存折成了他的一个心病,他嘱咐我一定要找到你,亲手把存折交给你。
” 一个红包,华益慰退了9年,垂危之际依然念念不忘! “贪财图利,乘人之危,根本不配当医生。”这是华益慰常说的一句话。他一辈子不收一个红包,用一生不渝的执着,坚守着道德操守的高地。
“不光要救病人一条命,也要帮病人一家人” 正是麦收时节,一位朴实的农民,听说华主任快不行了,说:“我要去看他,麦子不收了!” 那年,他只带了3000元钱来北京手术。可是,一个肠吻合器就要四五千元。
华益慰说:“算了,我用手来缝。” 手术那天,年逾古稀的华益慰趴在无影灯下,多干了半个小时,缝合的刀口光滑又平整,一点不比用吻合器差。 最后算账,还剩180元,这位农民乐滋滋地说:“回家的路费有了!
” 他哪里知道,一个复杂的肠道手术,吻合器少则用一个,多则要用三四个。尽管使用吻合器可以节省手术时间,但为了给经济困难的患者省钱,华益慰常常不用一个吻合器,完全靠手工缝合。这样,他就要在手术台上多站一两个小时。
后来,这位农民来医院复查,和护士一聊天,才知道自己为啥花钱这样少…… 56年从医,华益慰常常见到一些贫困的外地患者,把一张张皱巴巴的人民币数了又数。他常说:“这些病人贫病交加,不是万般无奈不会到北京来住院求医。
我们将心比心,为他们精打细算,不光是救患者的一条命,也是帮他们一家人!” “高超的医术能治病,暖心的笑容也治病” 华益慰的微笑是一个“品牌”,他的同事们称之为“华氏微笑”。
在病人床边,经典的“华氏微笑”,常常伴着华益慰一生重复无数遍的嘱咐:“明天我们就要给您手术了,放心,别紧张。手术后伤口有点疼,别怕疼,有痰咳出来,多翻身……” 微笑的背后,是一种职业的操守。
操守的背后,是一颗慈爱的心灵。他常说:“高超的医术能治病,暖心的笑容也治病!” 每次查房,他第一个动作是把门轻轻关上。每次给患者检查,他总是先把听诊器在掌心捂热,再接触病人。冬天,他先把双手搓热,再给患者触诊。
给病人体检,不该暴露的地方,他一定给病人遮盖着…… 看似无意却有情。一名人民军医,用毕生不渝的操守和崇高的职业道德,为56年的行医生涯,画了一个光彩的句号! ——(摘自《解放军报》,有删改) 19.
人物通讯常采用细节描写方法。请从文中找出两处细节描写,并简要分析其作用。 20.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写文章也是如此。请结合本篇通讯的开头部分,谈谈你的看法。 21.对华益慰医生坚守了几十年的职业操守和崇高的职业道德,在敬佩之余,有人认为这样做不值得。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此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