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脾虚肥胖 揭示肥胖的最终病因
治疗肥胖,中医认为应以治脾为本。脾虚肥胖怎么办?中医减肥中的针灸减肥方法或许可以帮到你。下面为你解析脾虚导致肥胖的原因,以及讲解针灸减肥如何取穴达到减肥功效。
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肥胖病是由于脂肪细胞数量增多、体积增大引起的。多为进食热量过多,或疾病所致体内热量蓄积,多余的热量便主要转化为脂肪,使得体重增加,超过正常体重的20%者称之为肥胖病。中医将此症归于“痰浊湿重”之类。传统医学认为,脾的主要生理机能是主运化、升清;主肌肉、四肢。机体生命活动的持续和气血津液的生化,都有赖于脾的运化功能。“脾主运化”是指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两方面,二者可分而不可离。《内经》曰“饮人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 、“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 ,即为此生理功能的概括。若脾运化水谷、水液功能减退,则机体消化吸收失常,导致水谷在体内的停滞,不能化生为人体所需的精微物质,而产生湿、痰、饮等病理产物蓄于体内,出现肥胖等病症。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言“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所以脾失健运是痰浊内聚引起肥胖的基本病机。
脾虚肥胖怎么办?中医针灸减肥健脾治肥胖
从现代医学观点来看,中医脾是以消化系统为主的多系统的综合功能单位。脾虚是以消化系统机能障碍为主,涉及多器官系统的全身性功能低下的病理过程。研究表明,肥胖患者血浆皮质醇和醛固酮含量较低,提示患者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一方面易造成细胞外液容积的改变,引起水液代谢紊乱,符合中医关于”肥人多痰湿“理论。另一方面可导致脂质代谢障碍,而从中医的五脏生理功能来看,与人体脂质代谢最为密切的莫过于脾。《内经》中称脾能“化糟粕,转味而出入者也”,及包括了现代医学所言的脂类代谢。经络学说认为,足太阴脾经与足阳阴胃经,相互络属于脾胃,脾和胃相为表里,而共为消化系统的主要脏器,为人体气血生化之源。如《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脾胃者,仓廪之宫,五味出焉”。肥胖者进食过量,一方面是“胃强脾弱”,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胃强则功能亢盛,腐熟太过,出现消谷善饥,食欲大增;另一方面是“脾胃虚弱”,胃气虚亦不能腐熟,使水谷直接下传于小肠而多饮多食,如《脾胃论·脾胃虚实转变论》中说“若胃气之本弱,饮食自倍,则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为其化生精微,使多饮之水谷化为脂肪留于体内而生肥胖病,故肥胖病的根本在于脾虚”。
(1)若胃强脾弱,则湿热内蕴,《灵枢·经脉篇》有“气盛则身以前皆热,其有余于胃,则消谷善饥,溺色黄”,可配公孙(平补评泻)、上巨虚、下巨虚、内庭(均用泻法)等穴合用,加强减肥作用。
(2)若脾胃功能失常,胃气郁结不畅,症见汗出、嗜睡,可配隐白、上巨虚、中脘、厉兑及四末之井穴而效著。
(3)若脾失健运,气虚湿滞,则重用三阴交、阴陵泉(补法)、丰隆(平补平泻),配以水分、天枢、关元、列缺等穴,有明显祛湿减肥之效。
(4)若脾胃虚弱致真元不足、患者汗多、嗜睡、口渴多饮等,临床可配以脾胃脏腑之俞、募穴等以引申元气,配以关元、肾俞、太溪等穴以补真元之气,达减肥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