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剧情让故事更真实 盘点十部有内涵的战争电影
现如今的电影业界有些人看习惯了科幻电影的特效,也有人看习惯了爱情电影的暧昧。那么对于在这些电影背后的战争电影都有着什么样的看法呢?下面小编就来介绍那些将一个好故事融入剧情当中的战争电影吧。
《孤独的幸存者》这部电影不仅真事改编,就连拍摄方法上也追求真实至上,特别是中间那长达几十分钟的林子战,晃动的主观镜头,重度消弱配乐,留下的是心跳声、呼吸声、垂死前的喘息声。本以为故事依旧主旋律,却一反常态,没有美化自我丑化他人,没有个人英雄主义。结尾意料之外,更是双方对外战争关系上的一次进步或转折!
《天空之眼》是Moonlighting Films South Africa,Raindog Films和eOne Productions公司联合制作的战争剧情片。该片于2016年3月11日在美国上映。该片讲述了一名军事情报官为抓捕一名恐怖分子而指挥无人机轰炸任务过程中发生的故事。
这部电影相比《全民公敌》《鹰眼》更写实展示了军事监控的无孔不入,通过军事攻击在最大限度减少对民众的伤害,从军事和法律两方面举棋不定,来探讨其中的矛盾。这里的监控视角更成为一种上帝视角,命运掌握在坐在椅子里的各级领导手中,无论他们担当与否,都相当讽刺。与当年《卡桑德拉大桥》探讨的其实一样的。
《小男孩》 15版是2015年一部由阿加多·蒙特沃德导演的,由艾米丽·沃森和大卫·亨瑞主演的剧情电影。2015年4月24日在美国和墨西哥上映。一个8岁的美国小孩要用他父亲詹姆斯曾经教导他所要拥有的信念与意志,去完成一个不可能的任务,就是把他爸爸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场中带回来。
有时就喜欢这种比较俗的东西,观影过程像在看《少年斯派维奇异旅行》,春风化雨、淡入心灵。穿插的魔术师、西部、武士元素,都很讨喜,让整个电影像个童话。“He is my friend” 偏见的消除有时候只需一句话,一个“小男孩”真的结束了二战。“绝望使人容易产生信仰,但相信需要勇气。”
《黑皮书》是由保罗·范霍文执导的惊悚片。影片于2006年9月14日在荷兰上映,2009年2月3日在中国大陆上映。该片讲述了一位犹太女歌手在大屠杀中幸存后,加入抵抗组织并成为女间谍,利用性感和美貌色诱德军上校并获得了机密情报来营救被俘的抵抗组织战士的故事。
德国的电影仿佛有许多和二战有关联。这个本来就以为是简单的西施式了。后来的悬疑与阴谋给整个片子加了不少亮色。尤其是女人的坚强柔韧不舍地一边逃离一边洗清罪名。本性的善与恶,个人与群体,所谓的利益与冲突。有很好的讨论。
电影《逃离德黑兰》是本·阿弗莱克执导的传记剧情片。影片讲述美国驻伊朗大使馆被刚刚取得伊斯兰革命胜利的伊朗人民团团包围,6名美国外交官和平民被扣留为人质长达444天。期间,一位精通伪装技巧的的中情局特工托尼·门德兹策划了一个营救方案,成功地将困在加拿大驻伊朗使馆的6名美国外交官带离伊朗。本片获得第85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奖。
远远超出预期。小本的执导能力有很大的长进,拍得远比《城中大盗》优秀。一个精彩的故事,不乏娱乐性的细节,再加上正面表扬好莱坞在外交以及政界作出的贡献,每次看到片尾那些原型的照片出现的时候,我就对这个牛逼的世界肃然起敬!
《地雷区》是2015年上映的一部历史剧情类影片,该片由马汀.桑德瓦利特执导,该片主要讲述了1945年5月德国纳粹投降之后,一群年轻的德军俘虏被交给丹麦当局,他们被送往西海岸在丹麦军官卡尔·莱奥博德·拉斯穆森的率领下,开始了极其危险的排雷工作。
反战题材。战争的受害者也好,始作俑者也好,都会饱受战争带来的痛。这些少年们用血肉之躯赤手挖掘200万枚残余地雷,在二战后期,德国参战的基本上都是年轻人,他们本该不用承受这些苦难,看着海滩上被炸飞的少年真是心惊肉跳。纳粹造的业障,始终还是要日耳曼民族偿还,很钦佩德国人的态度和坚毅。
《模仿游戏》是由莫腾·泰杜姆执导的传记电影。影片改编自安德鲁·霍奇斯编著的传记《艾伦·图灵传》,讲述了“计算机科学之父”艾伦·图灵的传奇人生,故事主要聚焦于图灵协助盟军破译德国密码系统“英格玛”,从而扭转二战战局的经历。该片获得第87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改编剧本奖,以及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女配角在内的7项提名。于2015年7月21日在中国大陆上映。
借用一个木心的句式:别再提图灵了吧,他的死,使我们感到大家都是对不起他的。天才总天真、坦荡、毫不设防地迎向这个庸人占领的世界,一腔热诚付与世界。世界待他们,往往却是一盆脏水兜头浇下。有人说:人类社会进步得还是太慢了。嗯,或许吧。人类社会大约是进步了,但人性从未进步过。
《帝国的毁灭》是德国导演奥利弗·西斯贝格执导的一部纪实性电影,2004年9月在德国上映。影片讲述了希特勒人生中最后的12天,其中包括苏联红军攻克柏林,希特勒同新婚妻子爱娃·布劳恩自杀于地下掩体的情景。半个多世纪以来,纳粹头目阿道夫·希特勒的形象一直都是一个歇斯底里的战争狂人,然而,这部影片却打破了德国关于这个历史人物的禁忌。片中的希特勒不再是那个咆哮的煽动者,而被塑造成了轻声细语的“做梦人”。
战争没有正义邪恶,只有胜与败。苏联人赢了,同样赢得像个恶魔,希特勒输了,即使他爱着动物,爱着爱娃,他还是恶魔。不是说谁赢了就是正义,战争本身就是不正义。但是按照人类的本性和历史的发展,战争不可避免,在我们无法预知的一天,会有又一个帝国冒出头来,被一群打着正义旗帜的人打败,这样的兴衰成败,历史会不断上演,直到我们都毁灭的那一天。
《卢旺达饭店》是一部由英国、南非、加拿大和意大利四国于2004年共同拍摄的战争片。于2004年9月11日在加拿大多伦多电影节首映。该片取材于发生在1994年的卢旺达大屠杀,以此为背景由真人真事所改编,讲述了一位卢旺达胡图族饭店经理保罗·路斯沙巴吉那在种族仇杀中设法挽救1268位图西族及胡图族难民的故事。
很早以前看黑镜头就知道这段历史了,片中还是侧重于胡图族对图西族的屠杀,但实际上,在图西族控制的地区,对胡图族也发生着同样的杀戮,这是一场无法说清的事实,事实没有真相,只有荒谬的让人不可理解,人们用最原始的武器棍棒刀叉去和自己的邻居搏命,只因为他们觉得,不杀死对方,对方就会来杀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