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旬阳县铜钱关镇成功举办第三届竹笋节
铜钱关镇位于旬阳县东南端,与平利县和湖北省竹山、竹溪县接壤,境内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88%,青竹面积达到4.5万亩,被誉为“陕南竹乡”,楚长城关隘、百步梯瀑布、铁桶寨原始森林等人文、自然景观令人流连忘返。近年来,借助旬阳县委、县政府“倾力扶持边远镇村、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机遇,铜钱关镇围绕“基础设施大改善,农村面貌大变样,社会事业大进步,农民收入大提升”目标,在基础设施、农村产业、旅游开发、社会事业、党的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今日的铜钱关,正如同一颗耀眼的明珠,在秦巴深处冉冉升腾。
山欢水笑迎宾客,竹乡五月处处新。5月17日,旬阳县铜钱关镇第三届竹笋节暨全县边远镇村建设现场会隆重举行,县上领导邹俊杰、陈德智、张益民、王惠,周广清、李萍、王成书出席活动,湖北省竹山县竹坪乡、大庙乡负责人应邀参加活动。
五月的铜钱关,满目青翠,叠石流泉,翠竹幽篁,生机勃发,新落成的竹文化广场依山傍水,石栏列峙,象征着铜钱关镇蓬勃发展,人民群众生活节节攀高的标志性雕塑屹立广场中央,竹文化长廊蜿蜒缦回,景观步道上镌刻着历代赞颂竹子的诗词、楹联,让人感受到厚重的人文气息和竹文化的源远流长。
上午10时,铜钱关镇第三届竹笋节拉开帷幕,活动由铜钱关镇镇长王芳主持,镇党委书记胡朝余致欢迎词,旬阳县副县长李萍致辞,她希望铜钱关镇全体干部群众发扬“竹笋精神”,坚忍不拔,开拓进取,做大青竹产业,打响竹乡品牌,实现突破发展,希望各级各部门一如既往地支持边远镇村发展,加大项目和资金倾斜力度,进一步帮助扶持铜钱关镇各项事业取得新突破,将铜钱关打造成山清水秀、民富镇强、包容开放、和谐稳定的“边关明珠”。
随后举行盛大的文艺演出在一曲清音袅袅、韵味悠长的歌伴舞《请到我们竹乡来》拉开演出序幕,热情地歌颂了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铜钱关镇经济社会取得的巨大发展变化;对口快板《竹乡竹宝》歌颂了该镇立足竹资源,大力发展竹产业,带动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女生独唱《美丽的凤尾竹》、《家乡美》、《越走路越宽》,民间小调《十绣铜钱关》、表演唱《我接爹妈看竹乡》等节目充分展现了该镇在生态建设、经济建设、人文建设等方面的发展成就;来自湖北省的国家三级演员张熊热情放歌,一曲《山歌唱出好兆头》和《左邻右舍》在山间久久回荡,赢得观众阵阵掌声;汉剧歌舞《旬阳颂》,旬阳民歌《包胡椒》,歌伴舞《欢乐竹乡》充分展现了独具魅力的旬阳地域特色和丰富的汉水文化,将整场演出推向高潮。演出结束后,与会人员还兴致勃勃地参观了特色农产品展销台和竹文化广场。
在随后召开的全县边远镇村建设座谈会上,铜钱关镇介绍了全镇五年来边远镇村建设取得的成效、经验和下步工作打算。县委书记邹俊杰对全县五年来边远镇村的发展变化给予充分肯定,他说,边远镇村发展成就可喜可贺,成功经验应当推广,这说明只有办好人民群众最期盼的事情,才能得到人民群众最广泛的支持和参与;只有在工作中紧密地配合协作,才能取得最理想的工作实效;只有真心实意地顺民心、办实事,才能真正得到全社会和人民群众的认可。实践证明,倾力扶持边远镇村发展的决策是正确的,发展成效是显著的,要不懈怠、不折腾、不动摇地坚持下去,一是原订计划不能放弃和半途而废,二是要继续加大对边远镇村发展的扶持力度,三是扶持边远镇村发展要与农民进城、避灾移民安置工作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减少农村人口和聚集农村人口,加快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和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他勉励铜钱关镇要在现有发展基础上实现新突破,为全县边远镇村发展树立标杆,做好示范,他希望全县上下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三问三解”活动,深入了解民意,理清工作思路,密切协作配合,把扶持边远镇村建设工作做得更好。
2008年,旬阳县委、县政府作出了“倾力扶持边远镇村,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工作部署,在县老促会的牵头协调和县直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下,经过近五年的发展,较好地完成了规划目标任务,铜钱关、红军、仁河口等镇取得了显著的变化,主导产业更加明晰,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村容村貌大为改观,人民群众得到实惠,边远镇村呈现出加快发展的勃勃气象。
座谈会上,县老促会会长吉明忠介绍了全县扶持边远镇村建设进展情况,县扶贫开发局、县水利局围绕扶持边远镇村建设做了表态发言。会前,与会人员还深入到该镇凤源林下土鸡养殖专业合作社、大坪村搬迁安置点、猕猴桃种植基地、丰华大鲵养殖基地、楚长城关隘等地参观了产业建设示范点,为边远镇村发展建言献策。(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