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小凡的老婆 回复:《崇祯那些年》错谬百出 晚明专家傅小凡就这么点水平读的什
看了一下阁下的回信,我个人和阁下也没什么私怨,所以如果话说的重了,还请多多包涵。我认为,阁下为了说明袁崇焕能够五年复辽,忽视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和财政问题,一味的列举孤证来论证自己的观点,既不从纯军事角度上考虑,又不从政治,经济上考虑。
只是单纯的认为,有兵,有钱,有人,有谋略就能收复辽东。我认为,不切实际。说说自己的观点,也请阁下批评执政。 我查了一些材料,可能不全,但是却能反映一些问题。崇祯帝即位之初,接管的是一个千疮百孔,风雨飘摇的大厦,甚至可以说是一条到处漏水的破船。
首先是财政问题,当时的财政赤字相当厉害,时任兵部尚书毕自严给朝廷的奏折中明确指出:朝廷每年的税收,去掉拖欠的,减免的,打折的,实收上来的银两,也就200万两左右。
而当时明朝每年光用于边疆的开支就327万两。也就是说,光维持边疆的军饷就赤字。朝廷还有其它的开支需要用钱,比如赈灾,治河,基础经济建设等,而且内地维持治安的驻军你也得给钱啊。
中国古代没有警察,士兵还得担任警察的任务,你不给钱行吗?如果按照你说的,辽西军队马步兵14万人,粮饷充足。我想请阁下给我拿出实际的数字来,具体算算到底怎么个够法?14万人,不光是人,连人带马,连吃带喂,粮食,草料,豆子都要钱,士兵还得造武器,得要钱,穿衣服得要钱,药品你得花钱买吧?运输你雇民夫不给钱吗?就算不雇佣民夫,士兵运粮,造独轮车,两轮车还得花钱。
可以说是处处要钱。当年袁崇焕平定宁远兵变,兵变的原因之一就是士兵欠饷。
光宁远一处就欠饷,那其它地方可想而知。袁崇焕如何一年内能够筹集到如此多的粮饷?因此我认为,关宁军的粮食或许可以种,可以囤积,但是银子,你不能私自铸造,想空手拿银子,很难。
再说人数,14万人,这么多的人,当年救北京时带了多少人去?9000骑兵。如果马匹充足,为何只带了9000骑兵?你凭坚城,用大炮,根本不野战。救北京那时十万火急,应该调集至少三分之二的骑兵,难道三分之二的骑兵人数才9000人吗? 另外,明朝的内忧外患,阁下认为是笑话,我倒怀疑阁下是否从当时的历史角度来看的。
明朝饥荒,旱灾,造反,抢劫,杀人,放火,各种奇葩遍地都是。社会矛盾极度尖锐,袁崇焕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要求崇祯帝给他支持?怎么支持?要钱,财政赤字,要粮食,还得自己想办法额外搞点,要兵,老百姓饿死的饿死,造反的造反,就算招来当兵,你不给钱,他不还得反?再说,明朝现有的军队都缺钱发,哪还有钱招新兵?后期杨嗣昌为了剿灭农民军,加了280万剿饷。
难道袁崇焕也要搞加饷来对抗后金吗? 还有,袁崇焕五年复辽的前提是集中全国的力量来收复,而不是仅仅依靠关宁锦防线。除非清军将领都是脑残,诸王贝勒都是缺氧,才有可能复辽。
否则的话,你怎么个复法?老努打仗牛吧?从1587年开始对抗明朝,到他死,多少年?也才仅仅夺了个辽东。就算从萨尔浒大战开始算,1619年到宁远大捷1626年,多少年?7年!连宁远都没夺下来。如今后金势力日盛,明朝走下坡路,怎么可能5年就能复辽?给个合理的解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