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郑晓龙老婆王小平照片及资料简介【图】
导演郑晓龙老婆王小平照片
电视连续剧《甄嬛传》在全国掀起收视狂潮。这不奇怪,因为它的导演叫郑晓龙。
郑晓龙,中国电视制片协会副主席,他执导的每部作品,都成为业界仰视的高度。《渴望》、《编辑部的故事》、《金婚》、《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北京人在纽约》……
这些经典是怎么炼成的?日前,笔者连线郑晓龙与其妻王小平小说家、剧作家,《刮痧》、《甄嬛传》的编剧。
名导遇名编
美好故事开始了
1985年4月,全国第三届中短篇小说颁奖会在南京举行。在那里,郑晓龙结识了王小平,郑晓龙那时在北京电视制片厂(后更名为北京电视台艺术中心)工作,王小平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她婀娜、恬静,郑晓龙被她骨子里透出的优雅吸引住了。
因为工作关系,郑晓龙和王小平的接触越来越多。郑晓龙坦荡的性格和聪慧机敏,打动着王小平。她发现,这个骑着摩托满街飞驰的大男孩儿,不仅是个不错的编剧,还是北京电视制片厂负责生产的副厂长、文学编辑部主任,对文学和影视作品有着超常的见解和品味。
王小平是海岩的小说《便衣警察》的编辑,她发现海岩的作品非常适合改编成影视剧,便推荐给郑晓龙。1985年底,郑晓龙去海南拍摄《大林莽》,邀正好要到广东组稿的王小平同去。
相识不久,却已成一生知己。
1986年4月下旬,尤小刚任导演,郑晓龙为监制的电视连续剧《凯旋在子夜》要深入边陲拍摄,这一去,要冒着生命危险。想到要与王小平相隔万里,郑晓龙心中陡生悲伤。于是,郑晓龙用朴实的语言表达了最深切的渴盼:“小平,我要去3个月,或者更久。也许,会有生命危险。要是……我回来了,你愿意我们今生永远在一起吗……”
望着他深情的眼睛,王小平微笑着点了点头。
秋天里,郑晓龙披着南国的阳光,凯旋北京城。这个季节,他收获了爱情。
1990年,王小平决定出国深造。此时,郑晓龙正为事业拼搏,不能与她同行,一时愁肠百结。王小平看出了他的心思,临走前给了他一个盒子。盒子里放着当年他到老山前线后,她写给他的几十封未寄出的信。从信中他看到,一个个寂静的夜晚,王小平坐在窗前,遥望南国边陲默默思念祈福。
1992年夏,郑晓龙与王小平在美国完婚。
婚后,王小平依然在美国读书工作,而郑晓龙在北京有一大堆工作要做,几通电话已不能承载心头的种种情思。怎么办?郑晓龙刚好找到一个极好的题材,可以去纽约拍戏。这部戏,就是《北京人在纽约》。
郑晓龙是这部戏的制片人、编剧和导演,王小平成为这个戏的英文翻译和编辑。《北京人在纽约》是贷款拍摄的,郑晓龙压力不小。王小平她陪着郑晓龙面试演员,跑拍摄场地,协调剧组和当地的关系,尽其所能提供自己所知的美国生活细节。剧中有大量英文对白,她不厌其烦地向美国演职员解释剧情和人物关系,并把台词译成英文,以便拍摄时使用。
在爱妻的帮助下,郑晓龙的拍摄工作顺风顺水。《北京人在纽约》播出时,掀起收视热潮,横扫全部电视剧奖项。郑晓龙悄悄告诉王小平:我拍这个戏呀,是有点儿私心的,就是为了每天能见到你。
恩爱也拌嘴 斗嘴之后有收获
1994年11月,两人有了儿子。
孩子早产了1个半月。当时郑晓龙因工作无法脱身,直到孩子快满月时,他才赶到美国。看到摇篮中那个小小的婴儿,他突然觉得肩上责任重大……
郑晓龙的这种感觉,被王小平写进电影《刮痧》中。剧中,许大同深情地说:他是我的儿子,是我生命的延续。每当我想到他,便会肃然意识到做父亲的责任。我很高兴承担这个责任……
许大同的这段独白,成了全剧的一个泪点。
完成了《北京人在纽约》后,郑晓龙又拍摄了《永不放弃》、《生死十日》,《金婚》、《春草》等剧,拿下无数奖项。王小平笔耕不辍,《刮痧》之后,又写了长篇小说《白色圣诞》和多部中篇小说。
郑晓龙夫妇很恩爱,但也会拌嘴。
王小平非常反对抽烟,只要郑晓龙一抽烟,她的眉头就锁起来,开窗开门开抽风机。
夏天也就罢了,大冬天的,紧锁的眉头和四敞的门窗,让郑晓龙心寒。他掐灭烟头去关窗:至于吗?你就不怕全家感冒?王小平回答:全家感冒是小病,全家要是都得了肺癌那才全完了。郑晓龙打起哈哈:你看看,你看看,本来挺好看的脸蛋儿,皱着眉头跟板凳狗似的,丑死啦。王小平瞪他:丑死了比气死了好!
当然,还有比这更戏剧化的情境。
2006年的一天,郑晓龙在宾馆读《金婚》的本子,王小平来看他。在梳妆台上看到一个时髦发卡,她问:这是谁的呀?郑晓龙想起刚才剧组的女场记给自己送剧本时,正赶上下雨,头发被淋湿,进门时顺手把发卡扔在了梳妆台上。
郑晓龙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便使出夫妻斗法宝典:装糊涂。他一脸无辜样:可能是服务员落下的吧?王小平疑惑:服务员怎么会用这样高档的发卡?
郑晓龙那帮哥们,见郑晓龙夫妻无战事,一个劲儿地叫:“嫂子,动用刑具逼供!”
郑晓龙无奈,补了一句:哎哟,想起来了,是场记的吧?
王小平撇嘴:心虚吧?不心虚干嘛说假话?弄得郑晓龙哭笑不得。
郑晓龙与王小平斗嘴,往往有收获。《金婚2》里,耿直与舒曼、小桃花之间的卡子事件,正是这个发卡事件的翻版。
妻子反感,郑晓龙也试图戒烟,但努力了许多年,烟却依旧抽着。直到2009年底,一个越洋电话打来了,王小平一开口就开宗明义:“我先声明哦,我没有逼你戒烟。”
“嗯?”郑晓龙警觉起来:她话里有话!
“我今天遇到一个朋友,他送了我一种药,据说能减少烟瘾,你吃吃试试?”停一下,她又强调,“我真的没有逼你戒烟哦。”
王小平带着药从美国回来。随着药递到郑晓龙手中的,还有许多零食。王小平循循善诱:“想抽烟的时候,就吃这些零食,帮你少抽烟。”
也奇怪,两个月后,在不知不觉间,郑晓龙成功戒烟了。
沟通那么难
王小平获编剧奖
编剧妻子不好管
郑晓龙说,王小平是最不好领导的剧组成员。
拍《北京人在纽约》时,他们吵过;拍《刮痧》时,他们吵过;拍《甄嬛传》他们又起了争执。
王小平看到好题材就会推荐给丈夫。2006年的一天,她在新浪读书频道看到《后宫·甄嬛传》,告诉郑晓龙:“这是个好故事,将来肯定能拍个好戏。”郑晓龙一看,就看上了,买下了改编权。
2009年,郑晓龙对《甄嬛传》立项。此时,王小平已去美国陪儿子读书。郑晓龙电话里开玩笑:你人走了,任务也得带走,当这个戏的编剧吧。王小平对最初的本子修改了三稿。
修改第二三稿时,王小平带儿子回国度假。照理说久别胜新婚,可郑晓龙和王小平见了面,却争吵不断。
一天,郑晓龙看完妻子的第二修改稿,皱起眉头说,他特别反感华妃吃酸黄瓜催吐的情节,一定要去掉。王小平摇头:“我不同意。”于是夫妻俩争吵起来。郑晓龙说华妃的做法像神经病,不可理喻。王小平反驳说,就华妃这个个体而言,吃酸黄瓜与她的人物特性一致,这戏一定要保留。
王小平的不屈不挠,让郑晓龙上火:“咱俩到底谁是导演?”
王小平说:“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作为制片人和导演,郑晓龙向来对剧本有绝对的发言权。当初拍《编辑部的故事》时,王朔等一群高人分头写剧本,写了17集,他看完当场就毙了15集。现在怎么了?郑晓龙的话不顶用了?这一晚,夫妻同床而眠,脸各朝东西。
第二天早晨,郑晓龙一睁眼,发现妻子正目不转睛地盯着自己。他叹口气:“为什么别的编剧都是我指到哪儿他们打到哪儿,只有跟你沟通那么难呢?”
王小平笑笑:“因为我是编剧还是你妻子。作为妻子,我有责任维护你的声誉,我哪怕想弄个剧本害人,也不会害最亲的人。”
话说到这个份儿上了,郑晓龙还说什么呢?
迂回给自信
郑晓龙是最好的
此后的拍摄中,郑晓龙遇事都跟妻子商量。
为了“甄嬛”,王小平真没少操心。这部戏里,有名有姓的角色就有150多人。角色名单就是王小平审定的,每个角色的年龄、性格特征以及角色之间的关系,场次数……她都一一附在后面,供导演挑选演员时把握。
2010年9月18日,《甄嬛传》正式开机。
每拍一部戏,开机前一个月,因为压力,郑晓龙总是很阴郁,王小平深知这一点。陪儿子回美国前,她尽力花时间陪伴丈夫,想尽办法让他放松。
9月初,王小平回了美国。她时刻关注着《甄嬛传》的拍摄。郑晓龙超负荷拍戏,她就经常打电话给他身边工作人员,叮嘱他们给他准备粥,按时监督郑晓龙吃药。
那个冬天,杭州下了百年难遇的大雪。拍完戏,郑晓龙站在雪地里给王小平打电话:“下雪啦。演员拍的都是夏天的戏,嘴里都含冰啊。这戏真难拍呀。”
“凡是你说片子难拍的时候,拍出来一定是个好片子。”
郑晓龙笑了:知我者媳妇也!
2011年1月30日,北京圆明园,《甄嬛传》杀青。
2月,郑晓龙忙于后期制作。而此时,《宫2》、《步步惊心》等宫廷剧陆续上映,让他难免有压力。王小平叫朋友买了碟片送到家里,让郑晓龙看。看过几集后,他心中有底了。他明白,妻子在“迂回作战”,侧面给他自信和支持。妻子总是用行动无言地告诉他,相信自己,你是郑晓龙,你是最好的!
2012年初,《甄嬛传》与广大观众见面,一片叫好声。
面对媒体,郑晓龙说:王小平才是《甄嬛传》里最美的女人。我曾希望自己精彩时遇到一个人,结果,在遇到一个人后更为精彩。所以,我要说一声,谢谢我的爱妻!我计划今后每年拍一部戏,叫座又叫好的那种,以此感谢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