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建民情人 郝建民的中海成绩单:整合中建中信 人事震荡不断

2017-11-2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中国网·地产中国·原创报道]中海持续一年的人事震荡达到了高潮,这一次是掌门人郝建民.11月15日晚间,中国海外发展有限公司(00688.h

【中国网·地产中国·原创报道】中海持续一年的人事震荡达到了高潮,这一次是掌门人郝建民。

11月15日晚间,中国海外发展有限公司(00688.hk)及中国海外宏洋集团有限公司(00081.hk)发布公告宣布,郝建民因工作调整辞任公司执行董事、主席兼行政总裁,肖肖获选为主席并被委任为公司行政总裁,当天生效。

继2013年接棒中海大权外,郝建民主导了中建系、中信地产业务等一系列整合并购,并最大可能地将地产销售业绩带进2000亿销售阵营,其突然辞任令人大感意外。同时,也正是在他的治下,中海上演离职潮。在此前的一年里,陈谊、郭勇、阚洪波、曲咏海、范逸汀等多位高管离职或离任。

郝建民交出指挥大棒、年近60岁的肖肖接任,中海是否会结束这场消耗巨大的内战并实现业绩的跨越式增长呢?

郝建民的中海成绩单

回看郝建民执掌中海的这三年,最突出的一个关键词是整合--完成中建系整合,并吞并中信地产,这两起整合规模之大、内容之复杂,都堪称业内经典。

1987年,郝建民加入中海地产的母公司中建集团,1989年被派驻到中海,2001年前后,在他的带领下,中海北京地区地产业务取得了显著的拓展, 2002年郝建民任常务董事副总经理,2003年任常务董事,2013年任中国海外集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

随着2013年8月6日孔庆平卸任集团董事长,郝建民正式执掌中海地产,成为第三代掌门人。

孔庆平留给郝建民的不仅是公司已经进入千亿阵营的良好开端,还有一个庞大的资产重组蛋糕,同时也是一个"包袱"。在2013年中期业绩会上,中海宣布,其控股股东中建集团将中国建筑房地产事业部、中国中建地产有限公司,以及中建国际建设有限公司运营的房地产发展业务注入中海。

直到2015年3月,持续两年的中建系整合才正式落定。中海地产发布公告表示,其控股股东中建股份拟将其持有的30个相关物业项目正式注入中海地产。

但,这并不意味着结束,作为央企带头大哥,中海的整合并购大幕才刚刚进入主题。

今年3月,中海和中信同时宣布,中海以310亿元收购中信旗下大部分住宅项目,并向中信发行10.96亿新股作为对价,同时,中海拟将旗下部分物业组合作价61.49亿元转让给中信。

这是继整合母公司中建后,在郝建民的主导下,中海再次开启的一场规模庞大的央企重组案例。

左手中建、右手中信,市场普遍认为,完成整合后的中海很有可能超过"地产一哥"万科。但,事实又是如何呢?

2013年,孔庆平首次将中海带进千亿阵营,在郝建民的带领下,2014、2015年中海分别完成了1127.6亿和1530亿的销售额。2016年,截至10月底,中海实现1712.48亿销售额,提前完成年度销售目标。

距离2017年还有两个月,如果按照之前的销售速度,中海进入2000亿销售阵营的可能性很大。如果成行,这一笔肯定要被划入郝建民的功劳簿。

但是,楼市调控政新政以及公司自身的人事变动是否能让中海顺利跨入2000亿房企阵营,现在还难以估量。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万科,从2013到2016年的三年时间,实现从千亿到两千亿再到三千亿的三级跳跨越式增长;今年,恒大、碧桂园又实现逆袭式增长,一个信心满满冲刺新的"地产一哥",一个朝着3000亿目标大步迈进。

再看中海,坐拥如此庞大的资产,却显得有点落寞。

强势管控下的人事地震

三年时间,主导业内两起重大的资产重组,对象还是央企,难度之大,可想而知。一般人估计很难能够做得来,但郝建民不是一般人。

在公众的印象中,郝建民话不多说、儒雅内敛。但是在中海内部,特别是面对业务重组和管理架构的调整,与前任孔庆平的"无为而治"相比,郝建民的凌厉之风和铁腕模式尽显。

据公开资料显示,郝建民掌权后舍弃了中海实行多年的区域化制度,改为大部制纵向一体化管理,成立战略管控委员会,亲自担任该委员会的主任,将中海所有权力收回到这个部门。几乎所有的项目策划、项目定位、设计方案、利润指标和工期,都必须通过战略委员会发号施令,也就是说,地方的自主权被大大消弱,运营压力倍增。

也正因为如此,中海频频发生人事变动。2015年9月底,主管营销的曲咏海率先出走。此后,副总裁朱明辉、助理总裁范逸汀相继离职,中海宏洋总经理陈斌离职,郭勇及阚洪波辞任中海执行董事职位。

2016年1月19日,中海再次发生人事强震,公司执行董事兼总裁陈谊请辞,原因是 "需要投放更多时间于其他事业发展及个人事务"。第二天,原中海地产掌门人孔庆平宣布退休,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随之卸任的还有曾肇河、陈国才两位副总经理。

尽管中海在业内有着"黄埔军校"的美誉,为各大房企输送了很多职业经理人和专业人才,但是短短一年时间,中海近10位高管或离职或调整工作,郝建民治下的管理模式也值得深思。

分析人士指出,在业务整合中,郝建民尽显铁腕强势作风,这也是央企复杂的整合与改革所必须的,但是过度的权力集中,以及剧烈的人事变动、管理架构改革为都对公司的发展都产生了强烈的影响。中海不仅距离万科越来越远,也迅速被恒大、碧桂园超越,这与其庞大的资产规模并不相符。

如果说管理模式等原因使高管频繁离职在意料之中,那么郝建民的此次辞任便显很是意外。然而在中海的公告中,并未披露郝建民的未来工作去向。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某种程度上说,郝建民卸任颇令人意外,今年中海业务总体平稳,似乎并没有太多理由去做此类管理层的调整。对于中海来说,一直比较尴尬的是,虽然盈利能力强,但企业规模并没有做大。尤其是恒大、碧桂园等企业后来者居上,这对央企中海来说是一定的考验。此次管理层变动,或许是为了后续在销售规模等方面继续做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