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可桢浙大 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23位学霸 每人带100元在嘉兴生存两周
只有50元,在北京生存15天。你肯定觉得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个暑假,不少高校学生都在开展这样的城市生存实践活动。
昨天,中国青年报报道了“大学生暑期就业体验”,说的是今年暑假,27名浙师大学生每人带着50元在北京生存15天。为了挣钱,同学们去发传单、做服务员、做群众演员,有的一日三餐都啃馒头,有的在高温天步行几个小时去工作……大学生这样的暑假生存实践,网络上大多数人表示赞同,觉得学生提前了解社会,吃点苦头是好事情。
也有人质疑,这样的活动,特别是对女生,安全隐患很大,像不像作秀?
50元在一个城市生存15天,这是浙师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传统项目,15年来,浙师大的学生已经去了国内很多城市做过这种城市生存实践。
今年7月,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23位学生,每人带着100元钱,在嘉兴生存两周。这些学霸又有哪些经历?
有的同学走了六七个小时
被拒绝三四十次
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23位大一学生分成四组,按小组活动。每位同学领到100元启动经费。根据活动规则,学生要靠这些钱生存两周。活动最后,还要比哪个组能赚到最多的钱。出于安全考虑,住宿是统一安排的,不过,每人每天都扣45元房费。
小裴,广东人,9月新学期就是竺可桢学院大二学生。她参加了这次社会实践活动,并帮着大家一起统计每天账目,整理日常资料,对每个小组的情况都比较了解。她说起那14天的经历,还是非常兴奋:“最开始,大家都没什么经验,在大街上,沿着商铺一家家问过去,问老板要不要临时工。
因为我们只能干两周时间,而且也过了招聘暑期工的高峰,大家不断被拒绝,有的同学在街上走了六七个小时,被拒绝了三四十次。每个人都是春风满面地出去找工作,垂头丧气地回到宾馆。”
总结14天里同学们做过的工作,有发传单、做电话销售,最多的做家教。
王若成,江西人,保送进浙大,他分在第一组。他说,最开始,大家一起去扫街,从早到晚,一家一家问店铺的老板,需不需要临时工。“我们从早上问到晚上,记不清楚中间被拒绝多少次了,三天时间,每天近10个小时,我们把酒店附近的店铺都问遍了,最后找到了两个发传单和两个做电话销售的工作。”
曾子轩是广东人,第三组成员。他说,一开始大家也在街上一家家找工作,问要不要临时工人。最后,小组成员在一家教育培训机构找到一个打招生电话的工作,推销他们的补习课程,按约定,一天每人可以得到55元左右,不包吃饭。
“为了省钱,大家都吃得比较简单,平时就吃点馒头对付过去。后来,我们与当地一个商场联系,策划在这个商场搞一个亲子手绘T恤衫的活动。一个赞助单位提供给我们颜料和T恤衫,我们以39元一人的收费价格,邀请商场的顾客体验手绘T恤衫活动。赞助单位原来说好了赚的钱一家一半,但到最后突然变卦,只能给我们两三百块钱。
“我们很多同学都蒙掉了,我们在这家赞助单位,从傍晚六点软磨硬泡到晚上九点多,才拿到了五六百块钱。当时大家都觉得社会挺复杂的,而且还有一种讨薪的感觉,特别心累。”曾子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