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旅游首选之地 中国最美十大古城
中国的历史悠久,遗留下来的古城也是较多的,在这些古城中,我们能够真正的去了解他们的历史,中秋国庆将至,喜欢旅游的朋友们,可以去这些古城旅游一番,感受一下当地的历。在众多的古城中,小编我为大家介绍一下那些比较有古城特色的城市给大家吧。
歙县古城坐落于黄山脚下,在古代为徽州府治,是徽州文化及国粹京剧的发源地,也是文房四宝之徽墨、歙砚的主要产地。于1986年被授予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称号。歙县历史悠久,秦代即置歙县,自隋至近代,歙县作为徽州首县,就一直是徽州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徽州是一处真正堪称“物华天宝,地杰人灵”的地方。这里的传统文化——徽州文化,以其深厚的人文底蕴和包含建筑、雕刻、绘画、篆刻、盆景、编织、书版、理学、医学等多种表现形式而著称于世。现歙县县城徽城镇就是原来的徽州城
阆中古城的自然景观奇秀多姿,独具特色,“石黛碧玉相因依”的嘉陵江环绕阆中古城,四周青山拥抱,一幅“三面江光抱城郭,四围山势锁烟霞”的水墨丹青,浑然天成。古城三面环水,一面傍山,人杰地灵,素有“阆苑仙境”的美誉。从风水学的角度上看,阆中无疑是一座风水宝地。
阆中的城市历史源远流长。这里相传为中国远古帝王伏羲诞生的地方。商周时代,阆中是巴国北部重镇。战国中期(公元前330年),巴国由重庆迁都阆中。秦统一后,于公元前314年置阆中县,迄今为止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从古到今,阆中县制未动,县名不改,是全国少有的至今保持原名的县城。阆中历来是川北的政治、经济、军事和宗教中心,历代封建王朝都在阆中设置郡、州、府、道治所,清政府还曾在阆中设四川省会达17年之久。
古城阆中的建筑风格体现了我国古代的居住风水观,由于地理环境的封闭性,古城风貌得到了天然保护,城内的古街道交错纵横,91条街巷中有20多条街巷仍保持着唐宋时的建筑风格。这些街巷的平面布局,空间处理,建筑物的外观造型,构造方法,细部装饰和材料选用等方面,都具有独特风格。阆中古城内的民居属于明清风格,有的具有明代疏朗淡雅味,有的则具有清朝精美繁复的特点,并且多以典雅精致的雕绘艺术为特色。建筑布局,大部分是四合院,有些院内回廊曲径,古朴典雅,具有南方园林特色。在街道交汇处,往往有楼台拔地而起。
位于山西的平遥古城,是一座具有27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是中国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四座古城之一,也是目前我国唯一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古县城。平遥古城始建于公元前827年~前782年间的周宣王时期,为西周大将尹吉甫驻军于此而建。自公元前221年,秦朝政府实行“郡县制”以来,平遥城一直是县治所在地,延续至今。平遥古城历尽沧桑、几经变迁,成为国内现存最完整的一座明清时期中国古代县城的原型。
平遥旧称“古陶”,明朝初年,为防御外族南扰,始建城墙,洪武三年(公元一三七零年)在旧墙垣基础上重筑扩修,并全面包砖。平遥城墙总周长6163米,墙高约12米,把面积约2.25平方公里的平遥县城一隔为两个风格迥异的世界。城墙以内街道、铺面、市楼保留明清形制;城墙以外称新城。这是一座古代与现代建筑各成一体、交相辉映、令人遐思不已的佳地。鸟瞰平遥古城,更令人称奇道绝。这个呈平面方形的城墙,形如龟状,城门六座,南北各一,东西各二。城池南门为龟头,门外两眼水井象征龟的双目。北城门为龟尾,是全城的最低处,城内所有积水都要经此流出。城池东西四座瓮城,双双相对,上西门、下西门、上东门的瓮城城门均向南开,形似龟爪前伸,唯下东门瓮城的外城门径直向东开。它凝示着希冀借龟神之力,使平遥古城坚如磐石,金汤永固,安然无恙,永世长存的深刻含义。城墙上还有72个观敌楼,墙顶外侧有垛口3千个,传说它是孔子3千弟子、72贤人的象征。
古城丽江地处金沙江上游,历史悠久,风光秀美,自然环境雄伟,是古代羌人的后裔、纳西族的故乡。丽江古城海拔2400米,是丽江纳西族自治县的中心城市,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山川流水环抱中的丽江县城,相传因形似一方大砚而得名“大研镇”。探寻它的过去,人们发现这片曾被遗忘的“古纳西王国”,远古以来已有人类生息繁衍。这里地处滇、川、藏交通要道,古时候频繁的商旅活动,促使当地人丁兴旺,很快成为远近闻名的集市和重镇。
走进丽江彩石铺成的古老街道,漫游镇北商业中心四方街,便见河渠流水淙淙,河畔垂柳拂水,市肆民居或门前架桥,或屋后有溪,街头巷尾无数涓涓细流,穿墙绕户蜿蜒而去。依山就水的丽江大研镇,既无高大围城,也无轩敞大道,但它古朴如画,处处透出自然和谐。镇内屋宇因地势和流水错落起伏,人们以木石与泥土构筑起美观适用的住宅,融入了汉、白、藏民居的传统,形成独特风格。当地常见的是“三坊一照壁”式民宅,即主房、厢房与壁围成的三合院。房屋多在两面山墙伸出的檐下,装饰一块鱼形或叶状木片,名曰“悬鱼”,以祈“吉庆有余”。许多庭院门楼雕饰精巧,院内以卵石、瓦片、花砖铺地面,正面堂屋一般有六扇格子门窗,窗心的雕刻大多是四季花卉或吉祥鸟兽。堂前廊檐大多比较宽,是一处温馨惬意的活动空间。
古城大理是1982年国务院批准的我国第一批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全国44个重点风景区之一,位于南诏和大理国都城遗址的东部,始建于明朝洪武15年(公元1382年),历代屡经修建。大理素有“文献名邦”之称。悠久的历史留下了许多重要文物古迹,归纳起来可称为“三古”即古城、古塔、古碑。
大理居民都爱花。这里有“三家一眼井,一户几盆花”之说。多数民居院内都有花坛,种植山茶花等多种花木。每年农历二月十四日朝花节,家家户户把自己的盆栽花木摆在门口,搭成“花山”,招引四方来人欣赏。由于爱花,人们还以花来给女孩子命名。“金花”是白族姑娘的美称,大理也被誉为“金花的故乡”。
凤凰古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曾被新西兰著名作家路易艾黎称赞为中国最美丽的小城。这里与吉首的德夯苗寨,永顺的猛洞河,贵州的梵净山相毗邻,是怀化、吉首、贵州铜仁三地之间的必经之路。凤凰山城,位于沱江之畔,群山环抱,关隘雄奇。碧绿的沱江依着城墙缓缓流淌,叠翠的南华山麓倒映江中。江中渔舟游船数点,山间暮鼓晨钟兼鸣,悬崖上的吊脚楼轻烟袅袅,码头边的浣纱姑笑声朗朗,两岸已有数百年历史的吊脚楼更是别有一番风味。一种远离尘世的感觉悠然而生。凤凰,犹如“一幅浓墨浅彩的中国山水画”。
这里不仅风景优美,且人杰地灵,名贤辈出。为了维护民族尊严怒斩外国不法传教士,一品钦差大臣贵州提督田兴恕;定海浴血抗英,万古流芳的民族英雄郑国鸿;民国第一任民选内阁总理“湖南神童”熊希龄;文学巨匠沈从文;国画大师黄永玉……
古城荆州地处长江中游和汉水下游的江汉平原腹地,又称江陵,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荆州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楚文化的发祥地和三国文化集中地之一。相传禹划九州,始有荆州。周朝封楚国先君于丹阳,国号为荆。春秋初期,楚成王改荆为楚。
荆州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三国时期,魏、蜀、吴为夺取荆州,留下了许多动人的故事和大量的三国遗址。三国时荆州乃刘表的封地,后归西蜀,为关云长所镇守。楚纪南故城,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春秋战国时楚国的都城。历时400多年,有20代国王在此建都。为当时南方第一大都会。当时的土筑城墙,至今仍存。
荆州古城墙盘旋于湖光山水之中,依地势而起伏,顺湖池而迂回,蜿蜒伸展,状若游龙。巍巍古城已有2000多年历史。现在,保存完好的古城墙为清顺治三年所建。东门城楼(宾阳楼)仍屹立于城墙之上。护城河修砌一新,九龙桥卧于碧波之上,东门广场上有凤鸟腾飞大型不锈钢塑像,东门内有江陵碑园。各种碑文记述了古城的历史和变迁。
商丘古城位于商丘市南。自商契建都为始,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了。由于年代久远,兵祸天灾,古城曾多次被毁,又多次重建,但范围都在南北十里之内。城内地势呈龟背形,共93条街道。俯瞰全城,如棋盘状。建筑根据五行相克相生的理论,多为走马门楼和四合院建筑群。明嘉靖以后至清初,城内出过两位大学士(宰相)、五位尚书以及十几位侍郎、巡抚、御使、总兵、著名文人,因此,官府、官宅建筑颇多。
原有的水井、厕所为梅花形,布局合理。南门两侧建有两个水门,将水排进护城河。宽阔的护城河碧波荡漾,环绕全城,水下叠压着汉朝与唐朝的睢阳故城、宋朝的南京城、元朝的归德府城旧址,河中小岛上有10几座各具特色的楼台亭阁。现存古城为明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所建。城池内方外圆,形似古钱。砖城周长7.25华里。城门为拱券式,至今保存完好。原城门外,还各有一瓮城,瓮城成半圆形,城门于正门不相冲,北门向西,东门和西门向南,南门向东,所以商丘古城古有“四门八开”之说。
在烟波浩渺的渤海湾,镶嵌着一颗美丽的明珠-兴城古城。兴城市位于辽宁省西南部,地处辽西走廊中段,东南临渤海,东北倚热河丘陵,毗邻连山区,西南与绥中隔河相望,西北同建昌接壤。
兴城自古以来,就与中原文化和中央政权紧密联系在一起,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远在原始社会末期,就有人类在这里生息繁衍。明代,设宁远卫,修筑宁远卫城,即现在的兴城古城。这座始建于明宣德五年的古城是国内保存最完整的一座明代古城。明末蓟辽总督袁崇焕与清太祖努尔哈赤曾在此拼死作战,结果以据城坚守的明军获胜而告终,史称宁远大捷。兴城古城内四街十字相交,正中有古楼一座,登楼鸟瞰全城,古朴典雅的明代一条街、乾隆帝赋诗评价过的祖氏石坊尽收眼底。城设四门,门上皆筑门楼,四角各设角台,东南角台上有魁星楼一座。
兴城历史悠久,风光秀丽,依山傍海,四季分明,气候宜人,物产丰富,交通便利,四通八达,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兴城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是沿海开放城市。兴城古城墙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兴城海滨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首山为国家级森林公园。古城、温泉、首山、海滨、菊花岛五大景观,珠联璧合,得天独厚,形成了北方沿海风景旅游区的独特风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