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名先生生平及代表作介绍 被忘却的文学大师

2017-08-2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废名的文名不如沈从文这已是既定的事实,但是废名的文章却也是值得好好读读的.他的文章充满浓厚的哲学意味,对沈从文的影响不小.他淡泊自守,骨子里

废名的文名不如沈从文这已是既定的事实,但是废名的文章却也是值得好好读读的。他的文章充满浓厚的哲学意味,对沈从文的影响不小。他淡泊自守,骨子里有一股孤傲自信,不从大流,倒也活得独立而悠然。

废名(1901-1967),原名冯文炳,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最有影响力的文学家之一,曾为语丝社成员,师从周作人,在文学史上被视为“京派文学”的鼻祖。

1925年出版的《竹林的故事》是他的第一本小说集,其后,相继创作有长篇小说《莫须有先生传》(1932年) 、《桥》(1926-1937年)、《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1947年)(后两部都未完成)以及短篇小说、散文、诗歌若干,且后三者皆有极高的造诣。

废名的小说以“散文化”闻名,将六朝文、唐诗、宋词以及现代派等观念熔于一炉,并加以实践,文辞简约幽深,兼具平淡朴讷和生辣奇僻之美。

1901年11月9日生在湖北黄梅,家境殷实自幼多病,童年受传统私塾教育,13岁入学黄梅八角亭初级师范学校。

1917年考入国立湖北第一师范学校,接触新文学,被新诗迷住,立志“想把毕生的精力放在文学事业上面”。毕业后留在武昌一所小学任教,期间开始与周作人交往。

1922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英文班,开始发表诗和小说。在北大读书期间,广泛接触新文学人物,参加“浅草社”,投稿《语丝》。

1925年10月,废名出版第一本短篇小说集《竹林的故事》。

1927年,张作霖下令解散北大,改组京师大学堂,废名愤而退学,卜居西山,后任教成达中学。

1929年,废名在重新改组的北平大学北大学院英国文学系毕业,受聘于国立北京大学中国文学系任讲师。次年和冯至等创办《骆驼草》文学周刊并主持编务,共出刊26期。此后教书,写作,研究学问,抗日战争期间回黄梅县教小学,写就《阿赖耶识论》。

1946年由俞平伯推荐受聘北大国文系副教授。

1949年任北大国文系教授。

1952年调往长春东北人民大学(后更名为吉林大学)中文系任教授。

1956年任中文系主任,先后被选为吉林省文联副主席,吉林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吉林省政协常委。

1967年10月7日,因癌症病逝于长春。

1926年6月10日,一个叫冯文炳的年轻人在日记中写道: “从昨天起,我不要我那名字,起一名字,就叫做废名。我在这四年以内真是蜕了不少的壳,最近一年尤其蜕堗古怪,就把昨天当个纪念日子罢。”

这段话看似平常,却包含着一个很大很深的心灵世界。冯文炳为什么突然要变成“废名”呢?看他话的意思,并不是随意地取个笔名,而是用废名彻底取代了冯文炳。果然,废名留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冯文炳”则如阳光照射下的影子,葡伏于地,悄悄跟在作家废名的身前身后,不为人所注意。

名字只是一个符号。但在25岁、正是个人日渐成熟的时候,如此郑重其事地改名,那必定不是将名字仅仅当作一个符号来用,而是在这个名字中寄寓着自己的人生感受与内心追求。

从废名这天的日记中可以看出若干端倪,从1922到1926年四年间,尤其最近那一年,他“蜕了不少壳”。那这四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让他像蛇一样蜕变了呢?没有什么大事,但在他身边积累的许多小事,不断冲击着废名极度敏感的内心。一是乡愁,包括创作,很多时候都是乡愁的结晶;二是他最敬佩的两位老师失和,他必须进行选择;三是母亲皈依佛门,使本来好佛的他更加虚幻。

小说

《桥》

《桃园》

《追悼会》

《初恋》

《半年》

《去乡》

《阿妹》

《柚子》

《鹧鸪》

《浣衣母》

《浪子的笔记》

《火神庙的和尚》

《小五放牛》

《毛儿的爸爸》

《四火》

《文公庙》

《竹林的故事》

《河上柳》

《菱荡》

《枣》

《墓》

废名中篇小说《桥》被誉为“破天荒”的作品。《桥》描写小林、琴子、细竹三人所见所历的乡间风物、景致、人情,不求情节而但求一种心境、一种禅意。似淡似酽,似欢乐似忧愁,如梦如画如诗,在废名笔下,《桥》的所在,是一处未落凡尘的世外仙境。

《桥》虽然是小说,但是各个篇章如独立的散文一般,美丽,纯净。小说分上下两卷,下卷未完成。《桥》以意境之美、语言之美,将京派文学推向新的高度。

《竹林的故事》 写于1924年10月,1925年发表。它以竹林为背景,用第一人称手法,描述农家女阿三从童年到结婚几个生活片断,塑造出一个贤惠乖巧的女性形象。是新文学初期最富有诗情画意和青春气息的作品之一。

作者以诗化的语言,写竹林、菜园、茅舍、少女,把自然景物灵化,把世间人物雅化,以真挚、友好的感情,塑造了一个生长在宁静的宗法制农村的纯洁、天真、优雅、生气勃勃的乡村劳动少女——三姑娘的形象。

散文

《茶铺》

《感谢和喜悦》

《知堂先生》

《五祖寺》

《教训》

《打锣的故事》

《放猖》

《工作》

《我怎样读论语》

《关睢》

《行露》

《钢有苦叶》

《杜甫与陶渊明》

……

1932年,废名在完成长篇小说《桥》和《莫须有先生传》以后,转入散文创作和新诗研究,并身体力行地创作了一百多首新诗。1934年废名曾以“新诗问答”的形式散布了他的新诗观点。

1936年,在一本英译的《中国现代诗选》(Harold·Acton、陈世骧编译)中,即已收入废名的诗,并将《论现代诗》一文(即“新诗问答”)用作附录,作为此书宣扬中国现代派诗的理论文章。

《星》是废名创作的新诗。

满天的星,

颗颗说是永远的春花。

东墙上海棠花影,

簇簇说是永远的秋月。

清晨醒来是冬夜梦中的事了。

昨夜夜半的星,

清洁真如明丽的网,

疏而不失,

春花秋月也都是的,

子非鱼安知鱼?

冯文炳(笔名是废名)曾研读佛学,喜好庄周,因而在师承传统上,也特别对陶渊明、王维等诗发生兴趣,颇得其淡远飘逸之致,尤好化释道典故于诗中。因此,他又是一个浸润着禅味的诗人。学释道隐逸孤寂的虽一面,则是对丑陋的不满与讥讽。这首诗便呈示了诗人的这种风格。

满天星星争奇斗妍,簇簇花影争风吃醋。然而当太阳升起,万物沐浴在金闪闪的光芒之下的时候,星星隐去了它的身影,东墙上也空荡如洗了。此时,争奇斗妍、争风吃醋的动作也随着稍纵即逝的浮光掠影一并消退了。诗人借此讥讽星星与花影的虚荣,并暗寓人世间的虚荣与繁荣只是如同冬梦一般的昙花一现!从“昨夜夜半的星”开始,是一种反诘,是在证明星星确也有值得称道之处。这样,诗里便存在两种意见的交锋。而“子非鱼安知鱼”的典故又把这种交锋推到戏剧性的高潮。“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是惠子对庄子“倏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的反诘,庄子却诡辩说,你问“汝安知鱼乐”,这是在已经承认你知道鱼快乐的前提下提出问题的。春花秋月也真是的,你们又不是星星花影,又怎么知道星星花影的心思?又怎么知道它们的虚荣心?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冯文炳善于化典故于诗,不过由于他的典故多出自于释道,不免使他的诗蒙上一层消极的玄虚色彩,哪怕是这样一首讥讽诗,也显得在讥讽中带着一种漫不经心近乎玩笑的幽默。这首诗在技巧方面借鉴了禅宗辩论的机智,在诗体方面来提高新诗的质素。这首诗也显示了诗人在这方面的努力的成绩。

废名先生在小说、散文、诗歌方面都颇有造诣,他的作品别具一格,语言丰富杂糅,叙事简洁,又富有哲学意味,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