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云辉课题组很牛吗 温州晚报:温州大学这个课题组很“牛” 5年时间走出5名清华博士

2018-04-3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昨天,就读温州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有机化学研三的闵林还在实验室里忙活着,搭建化学反应装置,细心地观察化学反应过程.这样的认真劲,他坚持了3

昨天,就读温州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有机化学研三的闵林还在实验室里忙活着,搭建化学反应装置,细心地观察化学反应过程。这样的认真劲,他坚持了3 年,如今他考上了清华博士。其实,闵林已经是他所在吴华悦教授课题组里第五个考上清华博士的研究生,这个课题组5 年时间已走出5 名清华博士。

从事医药中间体研究

每天超10小时泡实验室

1990 年出生的闵林是四川人,自从考上温大有机化学专业的研究生后,他就有考博的想法。今年在清华大学外招有机化学专业的博士考试中,共有15 人去考试,其中不乏有211、985 等重点大学的研究生,而他考了第一名,顺利被清华大学录取。

这个博士成绩,离不开他三年的努力学习和扎实的基本功。闵林笑着说:"别人泡酒吧,我泡实验室。"每天从早上8点到晚上11 点,每天平均超过10 个小时,几乎没有周末,一周七天泡实验室,暑假只会休息两周,寒假休息三周,这就是闵林泡实验室的节奏。

在实验室里,他每天忙于自己的课题,跟各种实验仪器和化学反应打交道。同一个化学反应过程,他可能要做近百次,观察其中的不同,一步步研制出新化合物。

昨天,闵林还在实验室里跟同学们忙活着,继续他的课题研究。他说,他研制出了一种新型的化合物β—硒代醇,这种化合物目前是一种具有抗癌、抗肿瘤潜质的医药中间体,简单地说,它们就是一个基础的"资料库",等要研制抗癌、抗肿瘤的药物时,可能就会用上它。

他的这个课题研究已经在国际一流的专业期刊上发表了1 篇论文,另外两个成果正在投稿中,同时还在申请相关的国家发明专利,而清华大学也正是看上他这种科研能力和钻研精神。

平均每人发表2至3篇

国际一流专业期刊论文

在这个课题组里,像闵林这样的科研拼劲,是一脉相承的。昨天,记者在该课题组的各个实验室里看到,学生们都在围着各种化学器材搞实验,整个课题组的科研气氛非常浓。在读研期间,他们每人均在国际一流专业期刊上发表2 至3篇论文。而他们考上清华博士的"秘诀"都是一样的:兴趣和钻研。

这个课题组走出的第一名清华博士是2010 级研究生黄达云,他也是以综合成绩第一被清华大学录取,如今已经毕业,现被丽水学院作为人才引进,在该校任职。随后,2014 年王兴永(目前在清华大学读博士第3 年)、2015 年杨渭光(目前在清华大学博士第2 年)和2016 年骆栋平(目前在清华大学博士第1年)都先后考上清华大学的有机化学专业博士生。

回忆起考博的道路,现就读于清华大学的博三研究生王兴永说,刚入学的时候,吴老师就很强调实验动手能力和阅读文献的重要性。读研期间,他常常阅读了解相关文献,每天和导师讨论问题,并不断进行尝试。最终,他在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科研论文3篇和两项国家授权发明专利。

他们的努力成果也离不开学校有先进的专业设备,在清华读博一的骆栋平说,在温大进行课题实验时不得不提的是学院的科研设备,无论实验是否成功,学院拥有多台核磁,还有单晶衍生仪、高分辨质谱等一流的设备。"只有这些硬件基础作为支撑,我们才能反复测试实验成果,才能做出科研成果。"

清华注重学生潜在能力

并认可温大的科研水平

这个走出清华博士的课题组导师,就是温大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的吴华悦教授。他被入选温州市"新世纪551 人才工程"第一层次、温州大学"高级人才工程",获温州大学"教坛名师"称号,主持和参加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省部级多项科研项目,目前正从事药物及中间体的合成研究和有机合成方法学研究,是省、市重大科技项目的评审专家。

说起培养出清华大学博士的秘诀,吴华悦说,清华大学在招收博士生时,非常看中的是学生在读研期间的研究工作,还有就是科研素养、潜在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前,清华大学对温州大学并不了解,但通过两校的交流,温州大学化材学院的研究水平获得了他们的认可。

他说,2013 年,他开始向清华大学推荐研究生参与博士生考试,当年黄达云就考了第一。"当时我就对黄达云说,一定要好好读博,他要开个好头。"果然,黄达云研究非常刻苦,成绩优异,获得清华大学老师的认可,进而也增进了清华大学对温大化学系的好印象,也为以后课题组学生们考博奠定好的基础。

之后,吴华悦每年推荐优秀学生,个个都获得清华的肯定。他说,自己推荐的学生首先一定要人品好,其次是科研能力和水平,他绝不轻易推荐。除此之外,温大化学专业在全国同等院校中也是走在前列的,科研组实验室拥有全国一流的实验设备和信息资源,实验室24 小时向学生开放,这些也是走出清华博士的坚实保障。

据温州大学研究生处统计,该校自2006 年招收第一批研究生以来,只有5 名学生考上清华大学博士生,而他们都出自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吴华悦课题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