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濂简介、生平与文学观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别号玄真子、玄真道士、玄真遁叟,浦江(今属浙江)人,原籍金华孝善里之潜溪(潜溪原为义乌地),与义乌王炜主修《元史》,同为总裁官。官至学士承旨知制诰。明初一代文宗,有《宋学士文集》传世。
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宋濂与刘基、高启并列为明初诗文三大家。
在明一代,宋濂开私家藏书风气。
宋濂生平:
家境贫寒,但自幼好学,12岁时,其父聘请义乌上溪包廷藻到家给他教授经史。
曾受业于浙东大儒吴莱、柳贯。30岁时拜翰林学士、县人黄溍为师,深得器重,且与同学王炜交谊甚深。元末隐居于乡里,一度信奉道教。
元朝末年,元顺帝曾召他为翰林院编修,他以奉养父母为由,辞不应召,修道著书。
至正二十年(1360)为朱元璋所征召,明建立后,就任江南儒学提举,为太子讲经。
明开国后洪武二年(1369)奉命主修《元史》,为《元史》总裁,官至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
明初朝廷“一代礼乐制作,濂所裁定者居多”,被称为“开国文臣之首”(《明史》本传)。后因其孙宋慎受胡惟庸一案牵连,全家谪徙茂州,途中病死于夔州。
洪武十年(1377),以年老辞官还乡。在义乌西覆釜山萧皇岩创建釜山书院,为乡邑培养人材不辞辛劳。
后因长孙宋慎牵连胡惟庸党案,全家流放茂州(现在四川省茂汶羌族自治县),途中病死于夔州(现在重庆奉节县)。
宋濂文学思想
宋濂的文学思想便是沿着理学家的极端观点。
在《文原》一文中,他强调了文“非专指辞翰之文”,而是道的“象”即显现,文与道相始终,道在哪里,文亦在哪里。在其他文章中,宋濂也反复提出“文非道不立,非道不充,非道不行(《白云稿序》);“文外无道,道外无文”(《徐教授文集序》)。 以这种理论批评古代作家,就显出非常偏狭的态度。
“文道合一”论是一种受官方支持立场,这一点可以由《元史》的体例得到证明。自范晔《后汉书》分立《儒林》、《文苑》两传,以区分经学之士与文学之士,后代官修正史多沿袭之。
《元史》却取消了这种区分,单立《儒林传》,认为“经艺文章,不可分而为二”,“文不本于六艺,又乌足谓之文哉!”《元史》是奉朱元璋诏命修撰的,这样做当然迎合了他的意思。在朝廷正式支持下,这种理论必然给文学的发展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宋濂的文集中,大量充斥着美化、歌颂明初统治集团上层人物及表彰贞节妇女的作品,这大概就是他的“道统”文学的集中表现。但历史已经获得的进展,即使用强力去扭转,也还是有困难。所以,就是在宋濂身上,也还是存在两面性。
宋濂在元末与杨维桢交谊甚笃,明初杨氏去世后,他为之作墓志铭,对杨的文学才能和成就推崇备至,甚至以相当宽容的语气描绘其晚年“旷达”和“玩世”的生活情态,这和他的严厉的理论颇不谐调。
他另外还有一些散文,对生活实际比较尊重,因而在宣扬某种道德观念的同时,比较接近真实的人性。如《王冕传》,写出一个元末“狂士”的精神面貌,开头描写王冕少年读书情形的一节,颇有情趣。
宋濂的散文文辞简练典雅,少作铺排渲染。但偶尔有些描写的片断,也能写得相当秀美。各种文体往往各具特点,可以看出变化,不是那么僵板。
总的说来,他的文章风格具有密吻于道德规范的特征,同时也具有较高的语言修养和纯熟的技巧,所以能够成为明初文学风尚的典范。
对于宋濂来说,非常可悲的是朱元璋根本不承认他是什么“大儒”,而带有侮辱性地称之为“文人”(见《明史·桂彦良传》)。因为在朱元璋的政治体制中,已不能够允许有“大儒”——社会的思想指导者存在,皇帝本人就是思想指导者。宋濂最后其实是死于无辜,也反映出明初政治的严酷。 相关作品:<送东阳马生序阅读训练二则 送东阳马生序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