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云辉院士 黄春辉院士和陈战教授来校交流做报告

2018-04-2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2013年9月17日下午,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黄春辉教授.美国密西根大学陈战教授应邀访问华中科技大学材料学院,在先进制造大楼西楼A308

2013年9月17日下午,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黄春辉教授、美国密西根大学陈战教授应邀访问华中科技大学材料学院,在先进制造大楼西楼A308报告厅分别作题为"新型稀土发光材料及其应用"和"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界面结构"的"杰出学者讲坛"学术报告。材料学院院长黄云辉教授致欢迎词并主持报告会。

黄春辉院士是稀土配位化学和分子基功能膜材料领域的专家,长期从事稀土元素的萃取分离、稀土配合物的分子设计、合成、结构及性质研究,特别是稀土功能材料的光致发光及电致发光性质的研究。在分子基功能材料的研究中,将二阶非线性光学材料分子设计的原理引入到光电转化材料的设计中,发现了两者在构效关系上的相关性,开发了一类新的光电转化材料。

黄先生著有《稀土配位化学》(1997)、《光电功能超薄膜》(2001)和《有机电致发光材料与器件导论》(2005)。

此外,还参加编写了《无机化学丛书第七卷 钪及稀土元素》、《稀土》等专著。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J. Am. Chem. Soc., Adv. Mater., Science in China B等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

她先后主持国家重点基础研究973子课题、中国高科技研究发展计划863子课题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2005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03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现兼任《中国稀土学报》常务编委、中国稀土学会常务理事。

陈战教授主要从事开发先进光谱技术,对复杂表面和界面进行原位分析方面的研究。他在复杂分子(如聚合物与生物大分子)界面结构的研究中取得了多项创新性成果。2005年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基金职业生涯奖,此后还获得了Beckman青年学者奖、日本科学振兴会客座研究员奖、道康宁教授职位等。

2005年至今,其领导的课题组在Proc. Natl. Acad. Sci.、J. Am. Chem. Soc.、 Prog. Polym. Sci.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其研究成果在Nature和Chem. Rev.等杂志和媒体上被多次介绍。

整场报告会座无虚席,吸引了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的师生前来聆听。黄先生的报告深刻而前瞻,她讲到,"从几个屋子大的计算机发展到今天的台式机笔记本,从酒瓶大的晶体管到现在针头大的点,像这些解决物体体积小、重量轻、功能多的办法,就是科学家不断追求的目标:器件小型化,材料薄膜化。

材料薄膜化,让电脑、电视随身带,看来不再是梦想"。黄先生一直选择前沿课题,始终站在学科发展的最前列,她说,只有这样,才能随时知道国际舞台上发生的事情。

科学需要积累,需要一步步向前,脚踏实地。这也正是她经常教育学生的话,也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课题质量,黄先生就是这样一步步走来的。陈战教授的报告非常全面生动,讲述了如何开发利用先进技术对复杂分子结构建立原位分析,从而开展原创性科研工作。会后,黄先生和陈教授参观了材料成形与模具技术国家实验室,并与我院科研人员就相关的科研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黄春辉院士的两位老同学华中科技大学徐辉碧教授和北京大学化学学院彭崇慧老师一同出席了报告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