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宝桢杀安德海 杀了"小安子":慈禧宠阉安德海得罪谁了

2017-07-2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同治八年,恭亲王紧密布置,终于杀了慈禧的宠阉安德海.有人认为是恭亲王同慈禧太后权力争端的表现,是对她三年前黜议政王的报复.也有人认为既然安德

同治八年,恭亲王紧密布置,终于杀了慈禧的宠阉安德海。有人认为是恭亲王同慈禧太后权力争端的表现,是对她三年前黜议政王的报复。也有人认为既然安德海犯了清廷家法,安德海就该杀,无关恭王和慈禧的内情关系。而到了文学创作者那里,就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可以描绘出"小安子"如何"柔媚",甚至是个假太监。像武则天宠张易之兄弟那样,"得太后欢",而恭亲王与慈禧有私情,故此杀了安德海。如此描写,就近于情杀了。

宫廷内幕,已让写史的人真假难辨;文学创作的背景和影射,谁又能说得清楚呢。

史实上是同治八年(1869年)七月,为慈禧所宠的太监总管安德海在济南被山东巡抚丁宝桢诛杀,是当时震动朝野的大事。

安德海(亦写为安得海)是直隶省南皮县人。清代的南皮县盛产太监。少年安德海羡慕那些因当太监而成暴发户的人,于是便忍痛割掉自己的生殖器入宫当了太监。

根据记载,安德海聪明伶俐,为人狡狯。还说他"知书能文","能讲读《论》《孟》诸经。并且说安德海人也长得漂亮,又有善解人意,攻于媚术,故"以柔媚得太后欢",使慈禧太后"深器之"。不仅生活起居由他照料,白天夜晚闲暇时也离不开他。《清稗类钞》,第一辑,第446页。

由于慈禧太后的宠信和宠爱,使安德海忘记了朝廷祖制,慢慢干预政事。他也开始"笼络朝士",使奔走他门路的人"势焰骎骎"。慈禧对他的所为渐不管束,甚至"语无不纳",简直又成了慈禧的谋士了。

一次,恭亲王恭亲王请见慈禧,看到太后正同安德海闲聊,安德海为之谈天论地,甚为随便;慈禧也同之亲昵忘形。是玩得太兴奋了,还是别的原因,慈禧竟然没有接见恭亲王。使恭亲王非常恼怒,退下来就对他的亲信说:"非杀安,不足以对祖宗、振朝纲也。"许指严:《十叶野闻》,载《近代稗海》,第11辑,第30页。

根据这些记载,人们认为慈禧与安德海有男女亲近关系,把他们同武则天和张易之作比。但是,张易之是年少貌美的正常男子,安德海却是自己阉割了生殖器的人,又哪能同日而语呢?

这是人们痛恨安德海,不喜欢慈禧太后,从而对他们的想象。总之,安德海为太后所宠幸,不久竟上了总管太监。

当上总管太监就不得了啦,那是清朝太监制度中的正式官职了,是个六品呢郭松义等:《清朝典制》,第70页,吉林文史出版社,1994年。。有了这么高的官街,安德海更肆无忌惮了。况且慈禧宠信他,正要引为心腹,为她打听宫中秘密、传递隐秘、监视内宫等。所以,有人认为慈禧在诛除肃顺以及撤去恭亲王议政王等大事上,安德海也是参与了的。因此他还是慈禧的有功之臣,自然更加宠信他了。

据记载,连幼小的同治皇帝也痛恨安德海。

一次,少年同治帝对安德海不满,便厉声斥责了他。安德海居然也去慈禧那里说同治帝的坏话,慈禧也就把小皇帝训了一顿。同治帝知道是安德海在母后那里告他的状,心里很痛恨。同治虽然是皇帝,但他才是个十余岁的小孩子,时常玩泥人。

一次,他把做好的泥人一刀砍去了脑袋。身旁的太监对皇帝负有责任,对其行为都要注意。这次见他砍去了泥人的脑袋,便问:"皇上这是何意呀?"同治帝毫不掩饰地说:"杀小安子!"说着仍是余怒未消吴语亭:《越缦堂国事日记》,第2册,第655~656页。。

据说慈安太后在诛杀安德海这一事中也是参与了的。慈安太后安淑自守,一般她是不关心世事的。因肃顺过于跋扈,她支持慈禧进行了辛酉政变。而安德海依恃慈禧的宠信,不把她放在眼中,其行为也跋扈而不守朝廷规制,所以也对安德海极为不满。

朝中佞员,看到安德海的势焰,多奔走其门,使之气焰熏天。但大数官员,对其种种行为也都感到不满,至于深恨。

清廷自开国以来,对太监屡申禁令。顺治年间就规定:"各衙门官员虽有高下,寺人不过四品,凡系内员,非奉差遣,不许擅出皇城;职事之外,不许干涉一事,不许招引外人,不许交接外官"等等《清世祖实录》,第176卷,第17页。

。顺治十六年,又命工部铸立十三衙门铁牌,再次强申:"但有犯法干政、窃权纳贿、嘱托内外衙门、交结满汉官员、越分擅奏外事、上言官吏贤劣者,即行凌迟处死,定不姑贷"《清世祖实录》,第92卷,第12页。。这道碑,便成为有清一代禁止宦官干政、世遵勿替的家法了。#p#分页标题#e#

安德海平日干政,已犯清廷家法。而在同治八年七月初六日(1869年8月13日),安德又携带20多辆大车,并带领标兵、女乐、僧人、妻妾等30多人,顺大运河南下。他是在宫里呆腻了,想出去游山玩水,便请示慈禧。

或者因为慈禧这时揽权,朝中已经是由她"乾纲独断",所以就没往深处想,忽略了太监不许出京的禁令。或者她也想过,清朝的禁令说的是"凡系内员,非奉差遣,不许擅出皇城"。那么,就给了他一个差遣,让他到广东去为同治帝置办大婚所用的龙衣。

其实,慈禧并非就忘了清朝家法,要把自己宠信的总管太监往死里送。她让安德海去外地为皇帝置办东西,慈禧也把这事和同治帝说了,同治帝也赞成了。安德海的出京也就是"奉有差遣"了,就是合理合法了。

但安德海干预国政,又直接得罪了恭亲王、慈安和已近成年的同治帝,他们联合起来,决心除掉之。

山东巡抚丁宝桢,他将慈禧宠信太监安德海就地正法,名噪一时。当慈禧向同治帝说,安德海要离京去南方为他制办结婚的龙衣时,同治帝则是"阳赞成之"。那么背地里又做什么呢?从以后的事实说明,他把这个消息秘密告诉了恭亲王和慈安,他们就作出了诛杀安德海的行动计划。由恭亲王设谋,把山东巡抚丁宝桢召进了京中,共同商量此计。

丁宝桢,字稚黄,贵州平远人。咸丰三年进士。同治二年升任山东按察使,第二升又升布政使。他"严刚有威"。时僧格林沁在山东与捻军作战,十分傲慢,见司道诸官从来不给设座。一次,丁宝桢要找僧格林沁,听说他怠慢、看不起地方官员,进谒前,让人转告僧王:"坐则见,否则罢!

"僧格林沁对他的刚强很佩服,乃"为改容加礼"。时山东巡抚阎敬铭者,性格与丁宝桢相比,更加倔强,所以更喜爱丁宝桢。丁宝桢去见僧格林沁那天,阎敬铭也在座,"闻之,大称异,至是日,亲迓于郊"。后来,果见丁宝桢有才干,阎敬铭就向朝廷推荐丁宝桢做了山东巡抚《清史稿》,第41册,第12493页。。

丁宝桢被召入京后,恭亲王又设法让慈安太后和同治皇帝秘密召见了丁宝桢。随后"帝遣人与之密谋诛安德海。"吴语亭:《越缦堂国事日记》,第二册,第655~656页。

丁宝桢领命回到山东济南,等待安德海的到来。

安德海一离京师,恭亲王便派人急告丁宝桢,要他作好准备,设法擒拿,并说这是同治帝的密谕《清宫遗闻》卷一,第77页。。

安德海离开京城,顺运河南下。"旗缯殊异,称有密遣"《清史稿》,第41册,第12492页。。他自称钦差,身穿龙衣,船上挂着三足鸟旗,旁插龙凤旗。两条船上,男女满载,声势煊赫,所过之处,观者如堵。

丁宝桢接到同治帝的密谕后,当即也密嘱德州知州赵新:"传闻安德海将过山东,见有不法事,可一面擒捕,一面禀闻。"《满清稗史》,上。

赵新的官场经验十分丰富,知道此事非同小可。他想:如见到不报,怕误了大事;而如报告,又怕去不掉安德海,自己就得遭殃。他思前想后,便以夹单禀报丁宝桢。夹单不是正规禀文,不能存卷,即使去不掉安德海,他也见不到自己的禀报夹单。于是,当安德海一到德州,他就夹单报告了丁宝桢。

丁宝桢据报,一面具折参奏安德海,一面派东昌府知府程绳武追赶。程绳武尾随两船之后三日,并不敢行动。丁宝桢又命令总兵王正起率兵追赶,王正起直追到泰安,才把安德海抓获,押到了济南。安德海见到丁宝桢大呼:"我奉皇太后命,谁敢犯者,统自速死耳!

"在场的官员都不敢动。丁宝桢认为"朝者未可知,欲先论杀之"。就是说,等谕旨下来还不知会是什么结果,先杀了他再说。泰安知县一见丁宝桢真要杀安德海,认为非同小可,长跪力劝丁宝桢,待谕旨下来定夺。

但丁宝桢却说:"宦竖私出,非制。且大臣未闻有命,必诈无疑。"当即在济南诛杀了安德海和随行的20多人。丁宝桢所以敢杀安德海等,一是奉有密谕(口谕),再是说,即使安德海奉有特殊差遣,他通过山东,也得先告知地方巡抚大员,作出迎送或保护等安排。既"未闻有命",他就可以按"诈"来处理了。但是,即使"诈"骗、招摇,就可以一下子杀这么多人吗?

丁宝桢在处死安德海等20多人前,就已奏报安德海违制出京,行经山东了。奏报送抵朝廷后,有两种说法,一说是慈禧生病或正忙于看戏不在朝堂,是恭亲王禀报给皇帝和慈安太后,他们立即召见军机大臣,经讨论,拟了就地正法的谕旨,一说丁宝桢奏报到达,慈禧在场,见疏后大为惊骇,"莫知所为",只好同慈安、皇帝一起召见军机大臣和内务府大臣,商量处理办法。

大家都异口同声说:"祖制不得出都门,犯者死无赦,当就地正法。"昭梿:《啸亭杂录》,第29页。

事已至此,慈禧不得不同意大家的意见,拟旨杀安德海。这份谕旨载在《清穆宗实录》,第8册,第5621页上,内容是说有安姓太监称奉旨差遣织办龙衣,招摇煽惑,中设龙衣,男女两船,该太监是擅自远出,种种不法。因此令沿途省的总督或巡抚严密查拿,不用审讯,就地正法。#p#分页标题#e#

史籍这么记述确有疑窦:前面说安德海的确是"奉旨差遣"的。即慈禧允他出京去制备同治皇帝的龙衣;慈禧也告诉了同治皇帝,同治也"阳为赞成之"了。这还不是"奉旨差遣"吗?那么,在接到丁宝桢的奏报时,慈禧为什么不加说明呢?同治小皇帝就在他的身边,为什么就不能让小皇帝证明是他同意了的呢?

如果真是慈禧明知皇帝已经同意安德海出京为他制备龙衣,而又不说出,这就可疑了。如果慈禧真的不敢说出,那一定是有她的苦衷,是有口难言的苦衷,这个苦衷到底是什么?是否此事过于严重。太监除非是负有极重要的差遣才可出京,而制办龙衣并非极为重要,是慈禧当时未加深入思考,便同意安德海出京了。

虽然口头告诉了小皇帝,但太监出京这么严重的事,为什么不通过亲王大臣、慈安太后等讨论?所以她是有苦难言,她如果让小皇帝出来证明,小皇帝要说不知道,那可怎么处理,那是要她娘儿俩在众臣和慈安太后面前争吵吗?

她十分明白,这是恭亲王、慈安、小皇帝、丁宝桢等一起定的计谋,表面上是整死安德海,实质上是针对她来的。那么,她还怎么好说是自己派遣的,又是小皇帝同意了的呢?

她可真是有口难辩,有口难言啊。

还用得着讨论、下旨吗?安德海早在上谕到达山东的五天前,就已被丁宝桢杀死了,而且20多人同时被杀。

安德海即使不出京也早该杀了,因为他干预朝政。因此 ,他的死是咎由自取的。你看,光从他乘坐的两条船上就搜出黄金1150两,元宝17个,极大明珠5颗,珍珠鼻烟壶一个,碧霞犀数十块。还有骏马30余匹,其他珍宝、珍玩还有许多。带去这么多东西,尤其那骏马30多匹,带去干什么?制备龙衣带这些东西干什么?那一千多两黄金哪来的?是库藏支出买龙衣的还是安德海私人的?

如果是库藏支出,那支出者、批准人又是谁?安德海是奉命出京制办龙衣的吗?这些问题都是可疑的。

但是,事情又过8天,朝廷又一次连发两道谕旨,反复强调安德海私自出京,违制被杀,罪有应得。并令太监们以此为诫,益加儆惧。

地方大员们闻之都拍案称快。曾国藩说,他的眼睛病了好几个月了,一闻此事,马上就好了,李鸿章闻讯高兴得跳了起来,向大家说:"这下子丁宝桢可出名了!"

果然,丁宝桢因此名声大振。不是这件事,谁又知道有个丁宝桢呢?

大家拍案称快,是高兴安德海的被杀,还是高兴慈禧太后在此事上的失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