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相伯观后感 《与太阳的对话》读后感——马相伯

2017-08-1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马相伯先生生于中华大地硝烟弥漫的时代,浏览马老先生的一生,你会发现马老先生一直处于学习的状态,哪怕已经是白发苍苍,通法.拉丁.英.意.希腊.日.朝等七种语言.静

马相伯先生生于中华大地硝烟弥漫的时代,浏览马老先生的一生,你会发现马老先生一直处于学习的状态,哪怕已经是白发苍苍,通法、拉丁、英、意、希腊、日、朝等七种语言。静下来看看自己的状态,看看我们当代人的状态,谁又能真正做到“活到老,学到来”?我们正青春的时候在享受,对比马相伯先生,8岁正式入私塾读书,12岁便身到上海求学,14岁便在学校担任助教。

然后这些都是微乎其微的。真正震骇我心灵的是马相伯先生办学历程,救国不忘读书,读书不忘救国。

马相伯先生用家族遗留给自己的天地3000亩捐给作为学生助学金,后来又租用徐家汇老天文台余屋创办了震旦学院。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和多大的毅力,然后这一次的办学未能顺利,种种原因使得马相伯先生不得不离开。

现实的打击并没有令马相伯先生放弃,几个月的时间复旦公学创办成立。也许你会认为马相伯先生办学仅仅是复旦公学(即后来的复旦大学),那么你就大错特错了。马相伯先生步伐没有停止,到老都没有停止,创办函夏考文苑” 、“辅仁社”(即后来的辅仁大学)和培根女校。

说到马相伯先生,不得不提一下马相伯先生的父母。马相伯先生后来的成就离不开他的父母谆谆教导。我看到“与太阳对话的少年”那段,看到了马相伯先生的父母对其的严厉。马相伯母亲意识到“马相伯相当聪颖,并不是一个愚笨的人,特别是记忆力很强。

”在私塾里调皮,“应该是他没有耐心,生性好动,且年龄尚小,学业上难免不是太自觉。”于是在今后的日子里对马相伯先生的教育更加严格了,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只要稍有差池,母亲就会严厉的指出来,直到他规范为止。

看到这里我的心音译作痛了一下,现在的很多父母也许都在疲于奔波,疏忽自己的孩子,作为一名幼师,我看到了太多太多孩子没有父母的陪伴,好一段时间都见不到自己的父母,更不要说是对自己的孩子的教育。简简单单的呼喊一下,请多看看我们的孩子,他们需要你们的爱,实实在在的爱。

在那个战火不断的动荡年代,马相伯先生一生都贯穿着“救国”二字,读书是为了救国、办学也是为了救国,一生从来就没有为了自己考虑过一丝。91岁高龄,仍在为救民族于危亡奔走呐喊,四处演讲。弥留之际,始终过年祖国的战事,口中还一直含糊地念着“消息!消息!”此时此刻,看到一个百岁老人如此挂念祖国,我是何其惭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