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汇川耐心 任汇川《耐心》:写给二十一世纪朋友的信

2018-04-2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中国人聪慧勤奋,三十年发展天翻地覆,只争朝夕,改变是巨大的,幸福是突然的.但我们也"捉急"惯了,股市被低估,改革超预期,那么八个月就可以把股

中国人聪慧勤奋,三十年发展天翻地覆,只争朝夕,改变是巨大的,幸福是突然的。但我们也“捉急”惯了,股市被低估,改革超预期,那么八个月就可以把股指从2300顶到5100。欧美很多十年完成的事情,我们两三年就做到了。

“捉急”也就会捡简单的事情先做,经济上投资建设、加工制造、土地开发,能仿制的不研发,能上量的先不升级;金融上贷款相对简单安全,VC,PE,股权债权,夹层,ABS……相对复杂,简单的先来吧。最后简单的事情都快做完了,有些领域还做过了头,投入两三元钱才产出1元GDP,留下不少艰难的企业和银行的担心。

这个当口,专家们不分风格体系,空前一致地表示出对经济的不乐观。是再次捉急地刺激,还是咬牙挺住?后者意味着要看到不少难看的事情:债务违约、企业亏损甚至倒闭、财政收入降低。

金融是服务经济的,但是现在金融因为一个怪圈而做的还不够好,现在的“个人—金融机构—企业”的循环关系变成了一个困境:金融机构做一些“直接融资”产品的改革尝试,但因刚兑而流产,或者从开始就是心知肚明有隐形刚兑的假创新;个人投资者并不觉得金融机构有多专业,服务多有附加价值,虽然签了字,有损失我就去拉横幅;企业、政府面对金融机构变来变去,最后拿到的资金实质上还是一堆很贵的“贷款”。

喊了多少年的泛资产管理,间接融资向直接融资转变,貌合神离,举步维艰。

      2105年金融还有一个现象,在金融机构自身稳健但沉重的创新改革之外,有两股力量在冲击着金融机构的围墙:好的一个是走正道的互联网金融的冲击,它即便抢不走多少金融蛋糕,但必将推动金融机构自身的改革;坏的一个是遍布全国O2O的野金融、假金融,上演着庞氏骗局,让老百姓拉横幅都找不到人。

要真正脱媒,金融机构是责无旁贷的,也需要咬牙挺住,勇敢做真正的创新,让怪圈倒转。

一切的经济、财政、民生、金融,根基在企业盈利,在中国做企业是很不容易的,现在已经到了必须放水养鱼,用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彻底地)的转折点。想象一个理想的状态:企业不再担心重金研发的成果被山寨,发现耐心也能挣钱,而且挣更大的钱。

税负降低,好企业得到资金资本非常便利;金融机构能识别好企业——哪怕它还很小,用综合金融的手段,把个人的财富变成生产要素合理配置到好企业;个人对自己的投资了解,担当,合理配置。平安用了28年才修成为为9000多万老百姓提供综合金融服务的平台,陆金所即便站在巨人肩膀上,即便有互联网的手段,也用了近五年时间,才达到1800万用户和1.

6万亿交易量。李宗盛说:“决定容易,等待太难”,要走到理想状态,没有立杆见影的办法,需要政府、企业、金融机构忍住短期诱惑的吸引,保持长久的耐心。

不过,在经济学家纷纷悲观的时候,老百姓倒还没什么明显的感觉,小长假的景点、周末的影院,临潼的夜市、新宿的免税药妆店,依然人声鼎沸,舞照跳马照跑。经济下滑本应导致的就业和收入降低问题,似乎并没有传导到个人?这就是中国老百姓的欢乐之处,也是我们经济和金融的希望。

熬是一定要耐心熬的,只要人们的预期没有方向性改变,只要大家一起熬,基尼系数没有大的变化。如果能忘记恼人的房子,那么健康、旅游、学习、艺术、社交、思想、干净的空气、公平公正诚信的环境……这才是我们老百姓更加想要的,我们愿意为之消费的,毕竟,钱是冰冷的,人才是有温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