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洛人的动机理论 管理经典:人的动机理论
通常,被看作动机理论的出发点的需要就是所谓生理的驱力。有两项新的研究成果使得我们有必要修正惯用的需要概念。首先是关于体内平衡概念的发展,其次是食欲(人们对食物的优先选择)是体内实际需要或缺乏的一种表现。
无疑,在一切需要之中,生理需要是最优先的。这意味着,在某种极端的情况下,即一个人在生活上的一切东西都没有的情况下,很可能主要的动机就是生理的需要,而不是别的,一个缺乏食物、安全、爱和尊重的人,很可能对食物的渴望比别的东西更强烈。
如果所有的需要都不满足的话,那么,有机体就会被生理需要所支配。而其他的需要简直变成不存在了。或者退到隐蔽地位。这时,可以简单地用“饥饿”二字来反映整个有机体的特征,人的意识几乎完全被“饥饿”所优先支配。
全部能量都置于满足食物的需要上,而这些能量的组织,也几乎完全被满足食物这一目标所支配。现在,感受器官和反应器官,智力,记忆,习惯这一切简直都可以称为满足饥饿的工具。那些对于这个目标没有用处的能量,处于暂停状态或退入隐蔽地位。
在这种极端情况下,写诗的愿望,获得一辆汽车的愿望,对美国历史的兴趣,对一双新鞋的需要,则统统被忘记或退居第二位。对于一位处于极端饥饿的人来说,除了食物,没有别的兴趣。就是做梦也梦见食物。想到的只是食物,看见的只是食物,渴望的只是食物。甚至可以说,这时(只有这时)充饥成为是独一无二的一个目标。
人类机体的另一个特征是,当机体受某种需要支配时,对未来的看法也会改变。对于长期处在极端饥饿状态的人说,他的理想的境界可能就是食物十分丰富。在他看来,只要在他的有生之年食物有保证,他便是最幸福的;不企求更多的东西了。生活本身被看成是吃饭,其他任何东西都是次要的。自由、爱情、团体的感情、尊重、哲学观念全都可以置之一旁,都是无用的东西,因为它们不能填饱肚子。可以说,这种人仅仅是为面包而活着。
无可否认,上述情况确实存在,但是,并不是有普遍性。在一个正常的和平的社会里,那种使人长期极度饥饿的非常事件几乎是罕见的。仅仅是在偶然的机会和一生中的某些时刻,才会感到纯属生与死的饥饿。
显然,使人处于极度的、长期的饥或渴之下,只能把“更高”的动机弄得含混不清,由此所得出的有关人的能量和人的本性方面的观点是片面的。不论是谁,想把非常情况当成有代表性的情况,并按处在极度的生理缺乏时期的人的行为来测量其一切目标和愿望,这必然会对许多事情视而不见。
显然当一个人没有面包时,他以为只要有面包就能过活。但是,当一个人有了充足的面包;而且长期以来都填饱了肚子,这时,又会有什么愿望产生呢? 这时,立即会出现另外的、“更高级的”需要。
支配有机体的就是这些更高级的需要而不是生理上的饥饿。当这些需要依次地得到满足之后,又会有新的(仍然是“更高级的”)需要产生,等等。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人类的基本需要是织成有相对优势的层次。
上面所述,主要意味着,在动机理论中,“满足”是象“缺乏”一样的重要概念,因为它使得有机体从生理需要的支配中解脱出来,并出现了别的社会目标。当生理需要及其局部目标长期获得满足,它们就不再作为活动的决定因素或行为的组织者而存在。它们此时仅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