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永春科学家是哪里人 专访郑永春:科学传播是科学家的本分

2017-07-0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新华网南京11月15日电,美国天文学会行星科学分会于2016年5月10日公布5项年度天文大奖,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行星科学家郑永春获得其中的卡尔·萨根奖.行星科

新华网南京11月15日电,美国天文学会行星科学分会于2016年5月10日公布5项年度天文大奖,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行星科学家郑永春获得其中的卡尔·萨根奖。行星科学分会在新闻公报中介绍说,卡尔·萨根奖授予那些在公众科学传播方面有杰出贡献的活跃科学家。今年该奖项授予中国行星科学家郑永春,因其“不知疲倦地向中国大众进行行星科学方面的科普,并向西方世界展示中国科学”。

作为中国嫦娥探月工程研究人员之一,郑永春不仅具备月球地质研究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他还热爱科普创作、醉心于科普工作。在第二十三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期间,郑永春博士接受新华网采访,他就我国的科学传播发表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科普现状还有很大上升空间

就像经济发展一样,科学研究也存在瓶颈效应。在发展初期,如果科研经费投入增加,科研设施就可以升级,科研质量也会提升。但到一定阶段后,即便再增加投入,科研产出也不一定再增加,换句话说科研成果的含金量不一定会增加。

“一个国家要具备强大的科研创新能力,不仅需要一支实力强大的科研队伍,还必须在全社会倡导创新文化,培育创新土壤。厚置基础,才能使国家科研创新体系枝繁叶茂。”“科学传播很重要的使命之一,就是让社会公众热爱科学、崇尚科学,把科学作为公众推崇的生活方式。

”那么,何为创新?郑永春认为,“创新这个词说得多,但真正做起来很难。我个人认为,追求创新,首先就是要追求与众不同。每个人都要追求不同的思考方式、做与众不同的事情” 

郑永春不仅身体力行做科普,而且时刻关注着科普事业的发展。他从客观角度分析了中国科普事业在“人、财、物、作品”等方面差距。他举例说,物理学家霍金来中国开微博,一天吸引了300万粉丝,而我国目前还没有如此影响力的科学家,在各个学科领域,中国都很需要一批具有公众影响力的明星科学家;从《星际穿越》、《地心引力》、再到《火星救援》,这几部科幻大片不仅获得了很高的商业回报,并且在全世界广受欢迎,产生了显著的文化影响力。

而拍摄这些科幻电影不仅需要电影工业的发展,而且需要科学家深度参与才能制作和拍摄,中国的科学界与艺术界还没有密切融合,也还没有能力拍摄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科幻大片; BBC、国家地理等媒体制作了大量高水平的科普节目,包括纪录片、脱口秀、演讲等,都需要科学家深度参与;再比如,再全球广受欢迎的科普著作《时间简史》,发行了5500万册,而我国目前还没有这样的科普作品与之匹敌。

总之,相比欧美发达国家,我国科学传播事业在科学家的公众影响力、科学家对科普活动中的参与度、科普作品的质量和世界影响等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郑永春建议,“在科普事业发展的早期阶段,科普能力建设可以通过引进、消化、吸收、本土化等方式,快速提高我国的科普水平,特别是吸引更多科学家参与科学传播。”

科学传播是科学家的本分

科学传播对推动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但目前,国内很多科研人员还没有建立向公众传播科学的意识,不仅自身没有履行科普义务,而且也不太认同科学家去做科普,甚至认为是爱出风头、不务正业。根据郑永春的观察,科学家做科普不仅对本人的业绩考核没有贡献,而且还会引来同事和同行的负面评价。

郑永春了解到,很多青年科研人员其实并不排斥做科普,也很愿意尝试做一些科普工作。但同时也很担心影响自己在学术圈的形象,这其实是制约科学家做科普最主要的障碍。

虽然有不少志同道合的青年科学家一起做科普,但也有部分科学家迫于舆论压力不敢上前。作为首当其冲的科研人员代表,郑永春认为,社会对科学传播有很强的需求,公众也很认可,科学家做科普的阻力主要来自学术圈内部。媒体和学术圈都应该认识到,“科普是一件光荣的事情,乐于做科普的科学家,是有社会责任感的科学家。

”幸运的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多数青年科研人员都对科学家做科普持开放、包容的态度,这方面的舆论氛围正在逐步改善。

郑永春积极参与各种科普活动,对科学传播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与体会。他提出了三个问题:谁来做科普?怎么做科普?科研与科普的关系? 郑永春认为,“科学本身是一种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科学家是科学传播的重要力量,科学家同时应该成为“科学 ”。

就像“互联网 ”一样,科学 人文,让公众理解科学是温暖的,是有温度的,不是遥不可及的阳春白雪。科学 经济,让大家知道科学是有用的,科学让我们人类的社会生活更加美好。

科学家要积极接触和融入社会,用科学去影响社会。科学传播要从人们身边的事例,寻找科普的切入点。他建议,“无论科学家还是科研机构,它的社会责任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用科学认识社会、认识自然;二是用科技来造福社会、造福人类;三是用科学影响社会、影响人的思想观念。

科普是科学家个人、科学家共同体(学会)、科研机构的共同责任。每一个学科、每一个科研机构,都应该有一些科学家愿意与公众交流。“毕竟,科研经费来自全体纳税人,”郑永春强调。

打破科研圈、科普圈、教育圈之间的壁垒

如今的郑永春,身兼科研与科普工作,但他不仅不觉繁重,反而乐在其中。就像现在社会上缺少跨界人才一样,“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夯实创新驱动基础,需要打通科研圈、科普圈、教育圈之间的壁垒,使三者紧密结合,相互促进。

”郑永春表示,当前我国大多数科普工作是通过科技馆、科普作家、从事科技报道的记者和编辑来开展的,而与科学联系最紧密的科学家却参与不多,科普圈与科研圈之间的桥梁还没有建立。他建议,处于科研一线的科学家、科研人员应该勇于参与科普工作,以自身从事科研的鲜活经历,将最前沿的科学发现介绍给公众,争取社会大众对本学科和研究方向的支持。

郑永春特别强调,“科普最重要的对象是青少年”。他建议大力推进青少年科学教育,推动科学进校园活动。青少年是中国未来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我们有责任予以帮助和引导。”郑永春不仅经常在媒体上发表科普文章,更到全国各地中小学做科普报告,也多次在大学与同学们分享太空探索的进展。

他表示,教育部门要引入一线科学家,参与中小学科学教育教材的编写,科普活动的设计,加大对中小学科学教育师资的培训。中小学校也要充分利用校外资源,通过科技馆(博物馆) 中小学的馆校结合等方式,通过开放、共享,引入校外科学教育资源。

科学传播需要明星科学家

当热点事件出现时,特别需要具有公众影响力的科学家出来发声,引导社会舆论。郑永春认为:“科学家的身份保持中立,可以从科学的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用证据说话,往往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因此,科学家是社会平稳有序运行的重要稳定器。

”他建议,“当舆论热点出现,公众开始恐慌时,明星科学家应该勇敢站出来,用科学消除误解。术业有专攻,专业人士具有专业知识,公众需要这样理性的声音。”郑永春认为,“科学家要有家国情怀和人性关怀。科学的目的,是让生活更加美好。”“科学倡导实事求是,用数据说话。科学倡导独立思考,不盲从,从而让社会更加理性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