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永春国家天文台 大国航天——中科院国家天文台郑永春副研究员在我院做科普讲座
大国航天——中科院国家天文台郑永春副研究员在我院做科普讲座
发布时间:2016/7/15
7月4日晚,"走近科学"系列讲座之七"大国航天"在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开讲,演讲嘉宾郑永春博士是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副研究员。郑永春博士主要从事月球与行星地质的研究,获中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圆满成功有功人员奖、探月工程嫦娥二号任务突出贡献者奖、中国科学新闻人物提名奖等。
应邀在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科技日报、人民网、腾讯、新浪等国内主流媒体上传播太空探测进展和行星科学新发现。2016年5月,美国天文学会行星科学分会授予郑永春博士"卡尔•萨根奖"。
郑永春博士首先为大家介绍了我国新型火箭长征2-H与长征-7的尺寸,使大家对火箭的规模有了直观量化的认识。旧型号火箭使用的燃料体系为偏二甲肼和四氧化二氮,燃烧时会释放有毒的黄烟,而新型火箭使用液氧-煤油燃料,重量占据近600吨火箭总重的90%。
郑研究员提及了网络新媒体时效性对传统媒体的挑战,回顾了挑战者号世界瞩目的失败,客观地指出了航天事业的高风险性。使用成熟的技术发生事故概率较低,但技术路线过于保守;采用新技术有不确定性,但也可能降低风险,需要在两者间求得平衡。
郑研究员为大家展示了大量精美的航天摄影照片,激发了对航天探索的兴趣。数字化设计引入火箭研制后大大提高了设计的精度与产品的可靠性,是相关领域的重大进步。
新型火箭实现了"三垂"——垂直组装、垂直测试、垂直转运,相对于其他国家的水平组装再树立起来,有利于缩短对发射工位的占用时间,适应发射场高密度发射的安排,也有利于提高可靠性。
大型火箭结合太空摆渡车能够实现一次发射多颗卫星与在轨加注卫星燃料,延长了卫星的使用寿命。作为运载能力为13.5吨的中型火箭,长征7号足以胜任未来我国70%的发射任务,而小型火箭长征6号运载能力为1吨。火箭先进与否,自重与载重的比例是重要指标,先进材料使得火箭壳体轻薄而高强度。
结合听众的经济金融背景,郑研究员也探讨了航天的商业前景。彗星中含有核酸等复杂有机物,可能与地球生命起源相关,而太空探索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物质起源、生命起源与人类起源等。为探索这些问题,在研发火星车等航天设备的过程中衍生的高科技具有向民用转化的潜力,经济价值显著。
亚马逊旗下公司"蓝色起源"、马斯克的Space X等商业企业开创了颠覆性的技术与商业模式,拓展了人类对太空的利用能力,郑研究员也对我国在这一方面的创新问题提出了思考,并回答了听众的相关问题。讲座在掌声中圆满结束。(文、图/罗航)